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银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贵金属都是交易的重要媒介,古时候民间多用铜钱进行消费,但是在进行大宗交易的时候,通常使用白银进行交易。毫无疑问,白银的价值要远远高于铜钱,稀缺度也要比铜钱高很多。
由于古代的提纯技术有限,很多不法分子伪造或掺假,在成色较好的白银里掺入铅、锡等金属,不过这种手段比较低劣,但凡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而且古人辨别白银的真假成色,还有很多其它的手段,比如听声、牙咬等方式。
既然白银造假的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存在技术上的问题,那么古代的银票,为什么也很少有人造假呢?按照常理来说,古代印刷术相对比较落后,银票的仿制没有那么困难,实际上你只要看到银行上那行字,你就会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
在正史记载中,我国最早的古币出现在宋朝,而白银的大量流入是在明朝中后期。所以,在此之前民间极少采用白银进行交易。但是宋朝的经济贸易十分发达,对货币的流通需求比较大,铜钱无法满足人们日常交易的需要,但是白银的数量又过于稀缺,智慧的劳动人员就率先进入了纸币时代。
宋朝的交子、元朝的宝钞,就是最开始流行的纸币,无论是携带还是使用都比较方便,但是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定的混乱,首先是人们没有防伪意识,再加上朝廷随意发行纸币,导致其价值很难保障。
一直延续到明朝初期,元朝发行的宝钞依然在使用,就算是朝廷官员的俸禄,也要换算成一定比率的宝钞,其余部分再发放实物。
明朝中后期,白银大量涌入市场,宝钞逐渐被取代,明朝成了银本位国家,至此才出现了真正的银票,因为有了大量的白银保障,银票的价才得到了有效的保证。而且明朝时期对银票有了严格的防伪措施,普通人仿制的难度很大,基本不可能实现。
虽然明朝有了银票,但是使用的人数却不多,就像今天的存折一样,你见过别人赶集买菜带存折去么?银票的大范围使用,应该是从清朝晚期开始,主要有两种银票,一种是官钞,另一种是私钞。
顾名思义,官钞就是朝廷发行的银票,主要分为户部官票和大清银票;私钞则是民间钱庄发行的,种类相对比较繁杂,比如日升昌私营票号。根据用途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铜钱票、铜元票、银两票与银元票。
明清时期,银票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复杂,通常由多种颜料交替印刷而成,若不了解先后顺序,很难进行正确的仿造。在银票的正反面一般都会有一行小字,“假票军法究治”、“伪造者依律治罪”,古代律法严苛,一般抓住就是杀头的罪了,所以很少有人尝试仿造银票。
仿造的工艺很难,而且还是杀头的罪,仿制的人自然就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