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和三千宫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要分析朱棣活剐三千宫女这件事是不是真事,这件事在《明史》等一些正史中是没有任何记载的,记录这件事的是《朝鲜王朝实录》,也被称为《李朝实录》,就是朝鲜的史书。也许有人会说,《明史》是为了“避尊者讳”而故意不去记载皇帝的恶事,不代表事情没有发生,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是我认为,即便这件事是真实发生了的,《李朝实录》的记载也一定是对其进行了夸大,所以可信度并不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活剐三千宫女”,三千可不是个小数目,宫廷里有三千宫女吗?恐怕没有那么多。还有记载说,对这些宫女行刑时,朱棣“皆亲临剐之”,这就更令人质疑了,“凌迟处死”是个技术活,不是一般的刽子手能够胜任的,在古代凌迟处死,如果刽子手没有按要求割到规定的刀数,就导致犯人死亡的,是要被惩罚的。而且,明代的《真犯杂犯死罪条例》中,明确规定应该判处凌迟的罪名共计十三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罪名,都适用于凌迟处死。
再说,对三千宫女进行凌迟可是需要一个漫长时间的,朱棣怎么可能一直在场,并亲自动手呢?而且,朱棣真的一次性杀掉这么多宫女,却只有朝鲜的史书有记载,而明朝的正史、野史都没有任何记录,这是不可能的,许多比这更隐晦的宫廷秘闻,野史都有记载,就算大明朝廷再怎么保密,也不可能单单就能将这件事从历史中抹去了。经过分析,我认为,这件事应该是发生了,但并没有《李朝实录》记录得那么疯狂,也不可能杀死那么多人。
再看《李朝实录》对这件事的记录是怎么来的,讲述这件事的是一个在明皇宫里当奶妈的朝鲜女人,据她所说,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姓吕的朝鲜女人,被进献到明朝的皇宫里做宫女,她在宫中认识了一位比她先入宫的朝鲜宫女,巧合的是这个宫女也姓吕,两人既是同姓,又同是朝鲜人,在这远离故土的大内深宫里,好比是“他乡遇故知”,后进宫的吕女,因为家中是做生意的商贾,暂且称她为“贾吕”吧,贾吕就想和先进宫的吕姓宫女攀老乡关系,谁知道,人家看不上她,根本不搭理她,这一下,贾女热脸贴了冷屁股,也对吕姓宫女开始怀恨在心。
朱棣有一个权贤妃,也是朝鲜人,朱棣对她非常宠爱的,永乐八年(1410年)十月,朱棣带着权贤妃北征,打仗还带着她,也可见朱棣多么喜欢她了。谁知道,在朱棣获胜还朝的时候,权贤妃却突然病死在了临城,失去宠爱的妃子,朱棣非常伤心,打了胜仗的喜悦也消失殆尽。这时候,由于贾吕早就想借机报复看不上她的吕姓宫女,就向朱棣诬告说权贤妃是被吕姓宫女下毒害死的。本来这些朝鲜宫女就是侍候权贤妃的,也的确有这个条件,正在悲伤难过的朱棣,愤怒之下,不辨真假,立即将吕姓宫女诛杀,并牵连其他宫女和宦官数百人一同被杀。
据《李朝实录》记载,以上只是朱棣第一次屠杀宫女,更残忍、杀得更多是第二次。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的爱妃王贵妃因病去世,本来朱棣已经打算将王贵妃晋升为皇后的,也说明这个王贵妃在朱棣心中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她的突然去世,再次给朱棣的感情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脾气变得异常暴躁。这个时候,朱棣发现十年前举报吕姓宫女的那个贾吕宫女和一个鱼氏的太监搞“对食”,也就是太监和宫女暗中结成的“假夫妻”。朱棣正在为王贵妃之死伤心,又发现宫女和太监在宫中乱来,就非常震怒,贾吕和鱼氏在恐惧之中自杀身亡。
不甘罢休的朱棣对贾吕和鱼氏身边的一些宫女进行讯问,竟然查出有宫女准备谋杀皇帝的情况,极为愤怒的朱棣为此大开杀戒,下令将牵连此事的近2800名宫女凌迟处死,并且他亲临刑场监刑,甚至亲自动手。据说在行刑时一些宫女大骂朱棣“你自己年老阳衰,宫人与小宦官相好,有什么罪过?”
《李朝实录》里还记载说,在行刑过程中,皇宫的宫殿突然被雷击中,等待行刑的宫女非常高兴,认为朱棣会因为害怕遭到老天的报应,而停止行刑,但朱棣丝毫不为雷击宫殿而改变主意,坚持诛杀了余下的宫女。据《李朝实录》记载,朱棣两次屠杀宫女、宦官之事,共造成3000多人被杀。
对于《李朝实录》记载的这件事,有诸多的疑点,比如两次诛杀事件竟然都是同一个人引起的,就是那个朝鲜宫女贾吕,哪有那么巧?而且这件事也只有朝鲜的史书有记载,再找不到其他任何记录,岂不令人生疑?所以,通过分析《李朝实录》记载的内容,我认为这件事就是夸大其实的虚假事件。也许朱棣有诛杀宫女的事情,但也应该没有如记载的那样夸张,杀了3000多人。
朱棣由于发动了“靖难之役”,通过非法手段从侄子手中夺取了皇位,他这种违背封建礼法的不臣行为,一直是被人所不齿的,无论是在明朝时期还是在近现代,对他的评价都不是多好,有些甚至将他妖魔化,虽然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一度开创了“永乐盛世”,但也始终难以改变他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在晚年的确性格暴躁易怒,而且执政期间以残忍嗜杀闻名,曾制造了“株连十族”、“瓜蔓抄”等残酷的刑法连坐方式,所以,朱棣也给人留下了残酷、冷血的形象。这可能也是《李朝实录》记录,夸大其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