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日本幕府时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对于日本古代的政治体制,哪怕我们不太了解具体的细节,但是想必不少读者朋友还是知道日本古代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二元制统治。简单来说就是,名义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应该是天皇,但实际上我们知道,日本从镰仓幕府建立到江户幕府被倒幕运动推翻(1192——1867)的这么几百年的时间里,其实日本实际上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的人是拥有国家军事权力的征夷大将军。
而所谓的“万世一系”的天皇,在幕府统治的几百年时间里,其作用就像是一只“吉祥物”,名义上征夷大将军的统治要获得天皇的授权,实际上天皇的意见并不重要,哪怕他不同意也得同意。那么,为什么天皇会沦落到这种地步呢?
其实一开始日本的政治制度并不是这般独特,日本在进入幕府时代之前的发展其实和中国的发展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在公元七世纪之前,日本还处于奴隶制社会,就像中国奴隶制社会时一样,他们也是被大贵族们垄断了政权,实行世卿世禄的制度。一直发展到七世纪初,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圣德太子发现隋朝再一次统一了中国,东亚的局势随着隋朝的统一陡然发生了变化。
发现这一变化后的圣德太子就派遣了前往隋朝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使者,也就是所谓的“遣隋使”。日本开始试图学习中国构建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加上之前派往中国的使者回到了日本,经过几十年的斗争,终于在七世纪中叶实现了由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也就是所谓的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之后,日本才真正由大和改名叫做“日本国”,意思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大化改新后到镰仓幕府成立的几百年里,日本主要经历了两个时代,一个是以平城京(今奈良)作为首都的奈良时代,另一个就是以平安京(京都)作为首都的平安时代,我们今天主要讲的就是平安时代时代终结到镰仓幕府崛起这段时间的历史。
事实上,天皇在幕府时代成为吉祥物不假,但是其实天皇早在平安时代中后期便开始大权旁落。由于日本在平安时代的天皇很多都无能而短命,这也就导致皇权很难正常发挥其威力。久而久之,权力就落入了外戚藤原氏的手上,藤原氏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拥有了凌驾于群臣之上的权力。
之后藤原氏就走上了干涉皇权的道路。咸通十三年(872),藤原氏先胁迫清和天皇退位,并将藤原家长藤原基经的外甥扶为天皇,然后藤原基经就以自己舅舅的身份作为摄政进行统治。而在八年后,藤原基经又废黜了自己一手扶植的外甥,将已经五十多岁的光孝天皇扶上位。由于老来登基,光孝天皇十分感激藤原家在这其中的作用,于是将大权彻底交给藤原家摄政。日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摄关政治”便由此得以确立。
“摄关政治”建立后不久,武士阶层也开始崛起。在公元10世纪30年代的“承平、天庆之乱”中,日本关东地区发生叛乱,而朝廷竟无力平息叛乱,不得不借助于地方的武士们的力量,这使得武士的力量开始受到朝廷的重视。在之后不断兴起的叛乱中,武士家族中的源氏和平氏分别崛起,分别控制了日本的关东和关西地区。
此时日本的局势变得非常微妙,皇族与摄关家族之间的矛盾、源氏与平氏之间的矛盾,都交织到了一起,之后“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两次大混战彻底点爆了这几方之间的矛盾。在“保元之乱”中,崇德上皇(曾当过天皇,后被迫退位,所以称上皇)和他的异母弟弟后白河天皇因为皇位的归属问题爆发了内战,藤原家、源氏、平氏三家分成了两派,每家都有一派支持两方中的其中一方。
最后,后白河天皇在关白藤原忠通,以及源氏的源义朝和平氏的平清盛的帮助下夺得了胜利,击败了由源义朝的父亲和平清盛的舅舅以及左大臣藤原赖长支持的崇德上皇。武士的作用和其拥有的力量在这场混战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平清盛也由此得到重用,这导致他和源义朝走向了反目,引发了之后的“平治之乱”。
“平治之乱”的结果是源义朝被平清盛彻底击败并杀死,只留下了源义朝的儿子源赖朝侥幸存活。之后平清盛成功掌握了政权,建立了所谓的六波罗政权,而这一政权形式正是之后幕府政权的源头,算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权。之所以说它是过渡性质的政权,是因为它并没有真正的改变国家的政治体制,它只不过使得武士集团开始掌握政权了罢了,而且它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因为平清盛过于保守,从而导致支持他的武士集团并没有获得他们希望的权力和利益,而被他损害了利益的原贵族们就更是不满他的统治,所以各方对平氏政权的不满与日俱增。最后,源氏一族率先起兵反抗平氏政权,并在初期失利之后不断获得胜利。非常具有戏剧性的是源氏此时最强大的一派,正是当年幸存下来的源赖朝领导的一派。
之后,源赖朝终结了平氏的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击败了平氏的军队,并且还平定了由于后白河天皇的挑拨而出现的源氏内部斗争。自此,源赖朝基本平定了国内所有的反对势力,实现了源氏的掌权。开启了由武士集团统治的镰仓幕府时代,而原本就早已大权旁落的日本天皇,就此彻底沦为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