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刘瑾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 刘瑾都做了什么事情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刘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代不存在权臣篡位的问题,但为了制衡朝中文武官员,明代天子不得不加强“宦官”的权力,于是明朝数百年历史中,诞生了一种新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可笑但也很悲哀的现象,那就是:

“宦官乱政”。

刘瑾,身份正是为宦官。

在明孝宗时期,刘瑾被引荐进入皇宫成为太监,可是刘瑾这个人是倒霉的,在明孝宗时期,不知道犯了什么事情,导致被判“死刑”。

也或许是刘瑾用尽了关系人脉去运作,竟然走了“大运”,不仅没有被处死,反而成为了一个重要人物的“贴身内侍”,也就是后来的明武宗,当时的太子朱厚照。

关于刘瑾“转型”的缘由,历史没有给出详细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刘瑾人生轨迹的飞跃,就是从这次“死刑”开始的,刘瑾因祸得福,攀上了太子的关系。

但同样的,朱厚照后来的荒唐,也是被这个时期的刘瑾给“培养”出来的。

明武宗朱厚照,十分聪明的一个人,但可惜,也是一个被父亲明孝宗都“不看好”的太子,只是没办法,明孝宗没有别的孩子可以选择了,只能让朱厚照即位。

明孝宗驾崩前还连连强调,还让太子“收心”,好好当一个合格的皇帝。

可惜的是,朱厚照的人格已经被这些宦官给“带偏了”,朱厚照的“昏庸”,其实就是刘瑾后来死因的最重要因素:导致君王无心管理朝政,荒于玩乐。

在明武宗还是太子期间,明孝宗励精图治,开启大明朝的“中兴”,但是父亲的勤劳没有感染到明武宗,被众人一致认为“天才”的明武宗,却天天跟着宦官玩耍,聪明全都用在了没有用的地方。

太子变得贪玩昏庸,和这些宦官就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是明孝宗做错的一件事情,纵容宦官侍奉太子。

在明武宗的时期,有着著名的宦官“集团”,时人称之为“八虎”。

八虎正是由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他们想尽办法讨得明武宗朱厚照开心,年少的朱厚照什么人生大道理倒是没学到,加上父亲明孝宗专注朝政,致力中兴,疏于管教,朱厚照的“人生教育”全然被这些太监操纵得“报废”,朱厚照只懂得玩乐,不再学习。

对大明朝的“弊病”,值得一说的,正是这矫枉过正的“宦官制度”。

刘瑾等人之所以这么尽心尽力讨朱厚照欢心,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在为自己的“前途”考量。

若是放在明代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包括唐朝,宦官都不至于为了照顾皇帝的情绪那么拼命,但是明朝不同,因为自朱棣时期起,明朝地位宦官就得到了一次飞跃性的重用,除了司礼监以外,宦官还建立起了可以抗衡锦衣卫的组织:东厂。

看似睿智的设计,大明朝避免了君臣矛盾,但实际上,这种矛盾只是暂时转移了,久而久之,又形成了新的矛盾,那便是皇帝和宦官之间的矛盾。

当年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就是因为宦官的缘故造成了明朝的大败,从这个时候开始,宦官的存在并不比“权臣”的存在好到哪里去,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以及“秉笔”太监的权力几乎可以对抗“相权”组织:内阁,所以大明朝的宦官们一个个都是有着人生理想的。

再说回刘瑾,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的。

公元1505年,明孝宗驾崩,在临终前,明孝宗很害怕十五岁的朱厚照没有学好,还不足以掌控这个王朝,没想到明孝宗的顾虑成为了事实,十五岁登基的明武宗,一生执政堪称“荒唐无比”。

同年,刘瑾被赐予掌管当时精锐部队“五千营”的资格,明武宗即位,也是刘瑾人生“飞跃”的一个标志性节点。

为了讨得年轻的皇帝的喜爱,刘瑾等人使出了以往屡试不爽的方式:带着皇帝去玩新的事物。

刘瑾、谷大用、高凤、魏彬等宦官纷纷到全国各地寻找“奇珍异兽”,他们要模仿元代皇族建立“动物房”的奢侈习惯,给明武宗把天上能飞的,地下能跑的都抓了起来,明武宗为人热爱这些生活元素,于是他更加宠信刘瑾等人,同样的,朝政也因此不断荒废。

著名的“豹房”,正是出现在这个时期。

明武宗在位期间,在京城附近建立了大量的“房”和“坊”。

这些“房”一般都是用来“展览”动物的,刘瑾等人安排下面的人捕捉生禽猛兽,一只只抓回来“房”里豢养,以此来组成明武宗的“动物园”,而明武宗对此毫不疲倦,玩得不亦乐乎。

刘瑾这样做,不是没有目的的,他很快地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回报:明武宗的庇护,还有巨大的权力。

“八虎”的思路很清晰,他们走的正是当年赵高的路线,把皇帝给养“蠢”。

当明武宗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玩得忘我的时候,刘瑾等人开始了自己的动作。

概括来说,刘瑾等人做的事情就是:内斗百官,外敛非法之财。

首先,对于八虎的存在,朝廷一直有人反对。

明孝宗驾崩的遗诏中,其实写得清清楚楚过,要把这些宦官全部都赶出去看城门,言外之意就是,明孝宗也信不过这些太监,明武宗很有可能会被他们继续带坏,而事实还果真如此。

为了打击“八虎”,群臣纷纷攻击,弹劾这八个无法无天的宦官,于是刘瑾等人开始“记仇”了,群臣弹劾八虎和刘瑾都还没有效果,却立马遭到了反击。

因为明代皇权至高无上,控制了明武宗的刘瑾等人,其实就等于把控了半个朝政。

刘瑾等人开始“清理”朝堂,朝中许多大臣因为得罪了刘瑾,因而被冠以各种罪名被处罚,轻则抄家坐牢,重则连坐砍头。

而另一方面,百官的上书几乎失去了用处,因为明武宗就根本不再管这些事情,所以说白一些,整个朝堂是由“官宦”掌控的场所。

这也是明代为了平衡权力,制造出来的另一个大麻烦。

在这个时期,刘瑾还操纵明武宗,开辟了许多的“便利渠道”,例如误导明武宗不光彩地敛财,就连明武宗自己,都对“敛财”上瘾了,于是刘瑾为了自己的享受,造成国库的高度亏空,而大部分的钱,其实就是到了“八虎”的手上。

直至明武宗时期最严重的“宁王之乱”事件,背后都与刘瑾有关,若不是王阳明趁快平定内乱,那么大明必然有会出现新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刘瑾,狐假虎威,仗势欺人,他迟早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而事实上,这条路上的报应,来得很快。

最夸张的时候,刘瑾还“假传”圣旨,这个举动,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明武宗的底线,明武宗虽然贪玩,但是他并不愚蠢,他知道自己当皇帝,底线应该在哪里,于是在众人“义愤填膺”的大规模“举报”后,明武宗开始重视刘瑾这个人。

不查不知道,当明武宗知道刘瑾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大量贪污国库,造成朝堂大多数有着政治能力的官员被打压,面对如此多的罪名,明武宗“生气”了,这种生气,或许更有可能是因为受骗而生气的。

在公元1510年,刘瑾被举报“谋反”,于是明武宗亲自“逮捕”刘瑾,到了刘瑾的家中,明武宗果然看到了“御玺”和皇帝专用的“玉带”。

明武宗对此十分愤怒,他下令处死这个问题居多,而且还想着“谋反”的太监,刘瑾便是因此而死。

其实刘瑾之死,就是明代政治弊病的一个缩影,即便是用了宦官牵制百官,却依旧难以摆脱有人“专政”的危机。

而刘瑾等人,也的的确确罪恶深重,一个“天才”,最后竟然是驾崩于自己享乐的“豹房”之中,也不知道明武宗在挥霍人生的时候,是痛恨刘瑾,还是感谢刘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