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关于人物文章的有哪几篇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知秀网小编告诉你。
如果说《红楼梦》里人物的文章,第一第二是林黛玉之《葬花吟》、贾宝玉之《芙蓉女儿诔》,或许不会有争议,那么第三篇是什么呢?
我以为当推贾探春写给贾宝玉的一封信。第三十七回,探春欲发起诗社,郑重其事地给宝玉写了信,差翠墨送去。信不长,照录于下。
“娣探谨奉二兄文几:
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瘝痌惠爱之深哉!
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探春似乎并不在诗赋上见长,但这一篇写得真好。不过二百余字,骈散错落,辞彩可观,内蕴深厚,值得反复品读。
(一)先叙兄妹之情
首先交代生病的原因,是前天晚上雪后初晴,月光雪色一片晶莹澄澈,自己贪看美景,不小心着了凉。只此一句,一个热爱生活、情趣高雅的少女形象已跃然纸上。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采薪之患”。意思是担心打不了柴,是说自己生病的一种婉辞。语出《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接着感谢贾宝玉的关心:又是探望,又遣人问候,还送来“鲜荔并真卿墨迹”。鲜荔枝乃南方水果,不易保鲜,物流成本极大,不是寻常吃得着的东西,所以杜牧曾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宝玉得着好东西想到送给妹妹,可见真心;而探春特意在信里点出,可知领情:兄妹情谊,于此可见。
“真卿墨迹”这个礼物就更有意趣了,谁见过探病有送书法作品的?宝玉之不俗、探春之风流就在这里了。
探春是贾府的书法家,她的屋子里“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女子善书者,本也不稀奇;但是颜体端庄大气,古朴雅重,与一般闺阁体大异其趣,所以女子专研颜体的,还真是不多。
可知探春与颜真卿在精神气质上,必有相互呼应之处。颜真卿是有唐一代铁骨铮铮的名臣,动乱之中节操凛然,可钦可敬。而贾探春也是贾家少有的大气之人,虽然庶出,却有志气有理想;她目光深远,看到了贾家的弊病与宿命,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去闯荡天下建功立业。我们常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探春在书法上的审美追求,体现出她的气魄;而宝玉能欣赏探春的追求,亦可见宝玉的胸怀。
(二)再写病中所思
探春在卧病之中,都想些什么呢?不是顾影自怜,而是逸兴横飞,追想古人种种风雅的聚会。古人即便处于名利场中,也要设置“些山滴水”(微小的山水园区),招引同好,既悠游山水,亦寄情翰墨,留下多少佳话!
“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这一句,令人不由想起梁孝王睢园诗会、石崇金谷盛筵、王羲之兰亭雅集、谢安东山雅会、李白桃花园春宴……说不尽的文采风流、翰墨英华。
身处闺阁之内、病榻之间,而探春的精神世界却实现了极大自由,思接千载,神追古人,没有丝毫小儿女的气息,却以逍遥游般的精神境界,自由翱翔,欲与古人比肩。
所以,大观园的女丈夫贾探春要发起诗社:“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
这一段最是“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充满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与未许古人专美的自信。诗情盎然,神采飞扬,堪比李白之《春夜宴桃花园序》。
这里用了几个典故。
“帘杏溪桃”,“帘杏”是个新典,扣时事,指大观园题匾时的“杏帘在望”(即后来的“稻香村”),也是旧典,出自明代唐寅《题杏林春燕》中“红杏梢头挂酒旗”;而“溪桃”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沿溪行,忘路之远近”。两个典故合用,畅想烂漫春光,亦体现出寄情田园之趣味。
“醉飞吟盏”,出自李白《春夜宴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令人联想到诗仙豪迈奔放、浪漫飘逸的风采。
“莲社”,东晋高僧慧远,于庐山结社念佛,中有白莲池,因号莲社,亦曰白莲社,乃净土宗的源头。这里不是谈宗教信仰,而是突出“雄才”,充满自信。
“东山之雅会”,指东晋时期,谢安在东山隐居,常有文人雅士来访,共同饮酒赋诗。 谢安号称“江左风流宰相”,其实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功勋卓著,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以弱胜强,大破前秦,正是出自谢安之运筹帷幄。探春以谢安的东山雅会比拟自己发起的诗社,其英雄气概、豪情壮志可见一斑。
“棹雪而来”,是用《世说新语》中王子猷故事,说在一个大雪夜,王子猷忽然想朋友戴安道了,于是连夜乘船冒雪前往,过了一宿才到,却掉头就回去了。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魏晋人物之潇洒任诞、不拘形迹,于此可见一斑。探春用这个典故来描述离经叛道的贾宝玉,真是心有灵犀。
“扫花以待”,出自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说自己生性疏懒,待客不周。探春反用其意,表达自己殷勤待客的诚意。
这封信短短二百多字,既有豪情,亦有雅趣;既充满浪漫气息,亦饱含真心真意。连用八个典故,可见人物文化积累之深厚;而且运用得自然融浑,如盐入水,了无痕迹,更见才情。最可贵者,字里行间洋溢着自信洒脱的精神,真是令人称羡,令人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