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商鞅变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人受到历史书简化情节的影响,觉得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就从一个弱国一跃成为强国,此后就是六国合纵也打不过秦国,然后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了。这其实是对历史印象的一个误解。商鞅变法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实际上商鞅变法是秦国加强君主集权的一系列活动中的一环,其作用效果确实明显,而且影响深远,确实是秦国崛起的历史节点。但要说秦国能最终统一天下,全是商鞅变法的功劳,这就是言过其实了。
商鞅变法的第一阶段内容主要是制定连坐制度,轻罪重罚,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二十等爵制度,重农抑商,焚烧儒家经典。由于变法开放了秦国平民的晋升体制,所以取得了重大成功,秦国开始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然后商鞅又开始了第二阶段变法,这一次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推行县制,迁都咸阳,剥夺了贵族的权力,经济实力大幅度发展。虽然商鞅是吸取了李悝、吴起的变法思想,魏国楚国的变法经验,但商鞅变法却是最彻底的,也成功地让秦国成为了战国最强国家。
也就是说,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变成了一个高效率的战争机器,可以把资源、粮食、兵力、文武大臣调动起来,因而可以在对六国的战争中始终处于优势。然而,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忽略的。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而秦灭六国开始于公元前230年,这期间足足有126年的时间。这一百多年的时间,秦国是不可能没有调整过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策略的,把秦灭六国全部归功于商鞅变法,无疑是对历史的误读。
一个最直观的例子,现在是2021年,126年前还是1895年,这一年清朝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那么一百多年前的政策会对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有人说时代变了,科技发展了,生产力大幅度进步了,这么类比是不对的。
那我们把时间调整回秦汉,就看看紧接着战国秦朝,没有任何科技与生产力质变的汉朝,100年后的政策能有多大的变化。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126年后是公元前76年,这时候的皇帝是汉昭帝。汉昭帝已经是汉朝的第八位皇帝了,他是汉武帝的少子,在汉武帝驾崩后登基为帝。那么,这一百年间,汉朝的政策发生过哪些变化呢?
汉朝开国最开始的时候汉承秦制,施行黄老学说与秦法并行,以黄老之无为去抵消秦法之苛刻,施行无为之治,与民休息的休养生息之策。然后到汉武帝时推恩令消灭了诸侯国的威胁,建立内朝抑制丞相权力,设置十三部刺史,禁止郡国铸钱,又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武帝晚年,海内虚耗、民生凋敝,又下轮台罪己诏,重新恢复经济发展。再到汉昭帝时,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屡次减免租赋,招抚流民,重新与匈奴和亲,召开盐铁会议,随后罢榷酤。可以说把汉武帝的前期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基本全部推翻。汉朝立国一百年,其政策推倒重来多次,绝不是奠定了汉朝郡国并存的汉高祖刘邦时候的样子。
一百多年的时间,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策略,这是必然的。商鞅变法也一样,是不可能也没可能直接决定了一百年后秦国的全部制度的。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说商鞅变法是秦国变强崛起的历史节点,这没有问题,但秦国能统一六国,全部归功于商鞅变法,这就是过分夸大其作用了。
把秦朝的强大与最终统一,全部归功于商鞅,这是抹除了秦国连续七代雄主励精图治,富国强民的不懈努力——宣太后芈月在床上摆平了义渠王,让秦国再无后顾之忧;司马错平巴蜀得到后方粮仓;张仪破合纵;范雎远交近攻;战神白起杀敌百万,吕不韦怀柔政策,这些都是秦国能统一天下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商鞅变法是秦国强大基础,虽说没有根基后面就无法展开,但全部归功于基础,这又是过于夸大基础的作用了。想要延续和发展秦国的强大,是离不开后面数代君王的努力的。大概就是商鞅变法是秦国这一大厦的地基,地基确实重要无比,但是说大厦能屹立不倒全是地基的作用,就言过其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