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降将为何只要于禁投降后身败名裂,结局惨淡

你真的了解于禁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大军围攻襄樊两城,当时关羽主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兵锋,他只能一边想尽办法据守城池,一边赶忙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得知消息后,当即派出于禁率领七路大军增援曹仁。然而于禁错误地将大军驻扎在低洼处,关羽得知此事后,当即让将士建造战船,并从荆州调来水师。八月时节,秋雨连绵,汉水暴涨,于禁大军驻扎处被淹没,关羽趁机率领战船攻打于禁,就此迫使于禁投降,庞德因不投降而被斩杀。而于禁在投降之后的处境并不好,在关羽被杀后,于禁辗转到了东吴,后由东吴返回曹魏,但最后却被曹丕活活气死。

事实上,于禁战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天意,而且当时庞德的宁死不屈,和于禁的投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何况于禁投降,也是为了手下将士能够活下来,但即便如此,于禁在投降之后,还是身败名裂,结局惨淡。但实际上,三国时期投降的名将并不少,比如将于禁击败的关羽就曾投降过曹操,并在曹营有过不俗的战绩。除了关羽外,五子良将中的张郃、张辽、徐晃等人都是降将,但他们在投降之后并没有被杀。既然三国时期降将如此多,为何唯有于禁投降后反被原来的势力所杀?

事实上,于禁之所以下场惨淡,主要还是因为他自身的原因。虽然于禁也算是力战被俘,但很遗憾的是,于禁要在这次战败中,负主要的责任,毕竟他是援军的主将,也是因为他选择的地方不好,这才将事情搞砸了,因此于禁的下场一点都不无辜,哪怕曹丕事后没有找于禁的麻烦。

更何况根据《于禁传》的描述,当关羽乘坐战船攻打于禁时,于禁就投降了,他在这个过程中似乎都没有什么抗拒,换句话说就是于禁服软了,无论于禁在此后是为了手下的将士着想而被迫投降,或者是被困投降,都不应该是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于禁虽然战败,但他做了该做的事情,但是在真正考验人的时刻,也就是在面对生死和臣节的选择时,于禁服软了,认怂了,因此他被后世所唾弃,反观其他降将,比如老将严颜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慨然赴死,保全了自己的名节,因此才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笔者认为,于禁的投降与旁人不同,主要在于面对生死与臣节的选择时,于禁选择了认怂,因此他下场凄惨,确实是咎由自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