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百万编制的军队 北宋为什么打不过辽国

对北宋和辽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灿烂的王朝,但宋朝的名声却不太好。因为在宋朝的历史上,与周边政权的较量中,总是败多胜少。

尤其是,北宋有百万编制的军队,可以说实力强大,但是北宋就是打不过辽国!为什么?答案就在以下3个原因:

首先,最大的原因是宋太祖进行了重大军事制度改革。

一是禁军由"三衙"分掌。

在"杯酒释兵权"之后,禁军大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都被废除,禁军改为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三个机构掌管,称为"三衙"。

三衙"的主帅和主要禁军将领都由皇帝任免,都只对皇帝负责。

二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虽然分别统率着禁军,但无调兵权和发兵权。

三是使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保持均衡,称之为"内外相维"。

四是兵将分离。采用了更戍法,将京军与地方军轮番调动,定期更换。借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以消除将军专权,解除军人对皇权的威胁。

二是北方作战,需要骑兵,而宋朝缺少马匹

中国的地理形势,到了黄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长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战,一定得要骑兵。而中国之对付北方塞外敌人,更非骑兵不可。

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谓蓟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一是甘凉河套一带。

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养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

而这两个出马地方,在宋初开国时,正好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西夏拿去,都不在中国手里。与马相关联的尚有铁,精良的铁矿亦都在东北塞外,这也是宋代弱征之一。

三、无法解决的流民问题。

北宋军队数量虽多,但由于实行“守内虚外”等政策和“更戍法”,军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战斗力大大削弱。

为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的开支,再加上“澶渊之盟”之后,宋廷每年都要想辽和西夏缴纳大量“岁币”朝廷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其中尤以军费支出数额巨大,天下“六分之财,兵占其五”。

真宗末年,朝廷财政收支略有结余,仁宗皇佑元年收支相抵,已无节余,英宗治平二年,已经是寅吃卯粮,财政赤字达1570余万缗。

当时北宋军队最多的时候拥有125万的庞大军队,这在只有两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里是十分罕见的数字。

“流民”这个令北宋王朝痛苦不堪的问题是关键,流民就是在家乡没有土地,或者是遭到天灾四处流浪的农民。

总结:

宋代衰弱的原因主要是制度上的原因。这一体系包括文字化的行政、军事制度,以及逐渐形成的所谓宗法制度。

在这个复杂的、低效的、相互制衡的体制下,武将无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还处处受到限制,因而宋朝大部分时间在军事上处于劣势。

宋朝国力衰微的原因,就在于有能力却因自身原因无法发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