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同姓诸侯王这个隐患,刘邦是怎么做的?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知秀网小编带来的刘邦的文章。

西汉建立后,刘邦迫于历史的惯性而不得不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分封并行”的别扭制度,分封了一批异姓诸侯王。刘邦当了皇帝后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在去世前基本消灭了异姓诸侯王。但在消灭异姓诸侯王之后,刘邦又在地方上分封了很多同姓诸侯王。

然而同姓诸侯王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同样是重大威胁,诸侯王问题后来成为西汉的一大社会顽疾,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彻底解决。不过刘邦很清楚同姓诸侯王是个隐患,生前便采取不少措施来防范同姓诸侯王。那么刘邦对付同姓诸侯王的措施是什么呢?

刘邦对付同姓诸侯王的措施大体上有三个:第一,刘邦在地理上将同姓诸侯王安置在黄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也就是东方六国的故地。包括长安、洛阳在内的故秦之地则全部由汉朝中央直辖,单一诸侯王的综合实力都不如汉朝中央,地理上也很难威胁长安。

第二,刘邦没有让同姓诸侯王控制完整的权力,有些非常重要的权力还是掌握在中央手中。比如刘邦规定各诸侯王国的国相(权力仅次于诸侯王)必须由皇帝任命,汉武帝后来在刘邦的制度基础上将诸侯王的实权转移到国相手中,将诸侯王国变成实际上的郡。

第三,刘邦在位期间尽可能将同姓诸侯王的政治影响力限制在诸侯王国的范围内,汉朝中央的重要官职基本上都由功臣或者外戚担任,形成对同姓诸侯王的制衡。因此汉朝中央面对诸侯王国时的整体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汉朝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靠的就是中央官员。

综合来讲,刘邦很清楚同姓诸侯王是汉朝的巨大隐患,只是迫于时局而不得不做出妥协。刘邦生前便留下不少措施来对付同姓诸侯王,很多措施后来都成为解决诸侯王问题的基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