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献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商鞅的帮助下,秦孝公完成了秦国的迅速崛起,为大秦帝国的基业奠定基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秦国变法事业的先驱者并非一代明君秦孝公以及商鞅,早在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时,秦国就在他的组织下进行变法改革了。与儿子不同,秦献公的即位以及变法并不顺利,甚至是四处碰壁。然而秦献公雄才大略,为了大秦帝国的未来,近乎一个人撑起了整个秦国的事业,做到了仅凭一人之力扶大厦之将倾,为后继者树立了伟大的榜样。回国之路各种坎坷、祖国的积贫积弱、变法图强面对的阻碍,且随笔者一道,一睹秦献公是如何披荆斩棘,完成这华丽丽的逆转吧。
一、非复强盛,举步维艰
嬴氏部落在商朝时为贵族,世代辅佐商朝,先祖蜚廉与恶来因为愚忠商纣王而导致嬴秦部落受到周王室打压,起步非常低。但在秦非子、秦庄公、秦襄公等明君的带领下,秦暴霜露、斩荆棘,逐步成为一个身居西方的庞然大物。秦穆公时,秦国参与中原争霸,“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在大批贤臣良将的尽心辅佐下,秦遂“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以至步入春秋强国之列。
然而好景不长,在秦献公死后,秦国事业逐步下滑,哪怕后继者秦康公及其子秦共公在位期间继父祖之余烈,继续向晋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与楚靠拢,但秦国的事业却与邻居晋国形成强烈的对比:时晋灵公顽劣成性,晋国由卿族把持,秦国打不过;楚庄王大败晋师于邲,晋国霸业骤衰,秦桓公阴攻晋之肋,被晋国卿族之一魏氏的令狐文子大败;后秦桓公背弃盟约,转而攻晋,被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六卿轮番执政,秦国的事业几近崩溃。若不是因为“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六卿轮番执政导致晋国内讧,很有可能秦国就被晋国灭了,但“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早已不复大国之威,甚至被晋国的压制下举步维艰。
二、哀鸿遍野,明君返国
“三家分晋”后,秦国的威胁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岌岌可危。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完成变法强国,以李悝、吴起为左膀右臂,侵吞秦河西之地,窥视关中。秦简公、秦惠公不愿挨打,屡屡攻魏想要夺回西河,被名将吴起打败,没有一次成功,反而是吴起乘胜攻破函谷关,进逼秦都,魏军势如破竹,秦国上下竟无人能敌。在阴晋一战中,秦惠公举全国之力,率领五十万军队进攻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阴晋,但在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魏武卒面前被一举击溃,战场上哀鸿遍野,秦国上下深以为耻,急切寻求一位能够有所作为,能打败“无敌”的魏武卒的明君。
在秦穆公之后,秦国国君大都没有作为,甚至不是短命、就是被废,国家动荡不安,在正值外患之际,内忧成了几乎压倒秦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父亲早逝,叔祖父嬴悼子夺得君位,年仅十岁的公子嬴师隰不得不过上流亡他国,背井离乡的生活。在魏强秦弱之际,嬴师隰是目睹了秦国被魏国处处挨打的全过程,但他深知仅凭现在的自己是没办法挽救秦国于水火的,在流亡魏国的二十九年内,嬴师隰过着寄人篱下的卑微生活,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积极学习研究魏国的强国经验,一边密切注视秦国国内的局势,静等回国夺位的时机。秦后惠公十三年(前387),秦后惠公嬴仁去世,仅两岁的秦出公嬴昌即位,国政由其母主把持,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秦出公嬴昌母亲重用外戚和宦官,还因为赏赐过多而使得秦国的国库空虚,不得不加重税率以增加国库收入,这引起了近乎全秦人的不满,在上下一片呼声中,嬴师隰觉得时机已到,决定从魏国返秦。
三、大刀阔斧,逆转困境
魏武侯想要借机扶持一个亲魏的傀儡国君,提出护送嬴师隰回国夺位,但被嬴师隰婉拒,因为秦魏已经互为世仇,若是由魏国送他回去,那秦国将可能永远没有翻身之地,因此决定只身返秦。在经过近一年的筹划,嬴师隰终于夺回了本在三十年前就该属于他国君之位,并决定在秦国效仿魏国的变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秦献公元年(前384),秦献公首先废除了导致秦国人才大量流失的活人殉葬制度在即位第二年,秦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城迁到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誓夺河西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摆脱旧贵族奴隶主的限制。此外,秦献公还为户籍相伍,颁布了“连坐”制度,在秦献公执政时期,秦国退出诸侯争斗,专心发展,国力逐渐增强,国人均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洗刷屈辱,国内的旧奴隶主和新地主阶级都渴望得到来自国君的赏赐,秦人对恢复秦穆公嬴任好时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
在压抑了数年,秦献公同样等到了第二个时机:韩、魏两国威胁周天子,于是秦献公迅速发起战争,在洛阳打败韩、魏两军,受到周天子的赏赐。这一战不仅是这么久以来秦国第一次打败魏国,还一举提升了秦国的国际地位,秦人仿佛看到往昔的荣耀。秦献公与亲人尝到了变强和战争的甜头后,国内上下掀起狂热的请战热潮,秦国开始参与中原的事务,“与晋战於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襜霡”,这是秦国取得的前所未有的一场大胜利,秦献公本人也被周天子赐予与秦穆公嬴任好一样“伯”的称号,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2),“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还占领了庞城。但在秦国国运蒸蒸日上时,秦献公却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
说秦献公是秦国昏暗前进道路的引路人一点也没错,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是他忍辱负重,在魏国偷师学艺,造福祖国。他是秦国变法图强的设计师,尽管他的变法并不彻底,国内旧奴隶主势力和新兴地主间矛盾逐步升级,但他及时通过战争转移了国内的矛盾,在他的带领下,秦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大胜利,有了东出的资本。最为重要的是,在他的以身作则和熏陶下,其子秦孝公也是变法的维护者和发展者,也有了这对父子的努力,“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