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窦婴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汉武帝十六岁登基,七十岁去世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他在位期间遇到过许多难题,例如跟自己的祖母窦氏争夺决策权、与强悍的匈奴划分领土、与儿子产生嫌隙。每个阶段,朝臣的布局都受到特定时代背景影响,或是充当武帝推动政策的马前卒,或是权力制衡的砝码。
这其中,丞相可谓百官之首,重中之重。武帝一共任用过13位丞相,但是得以善终的不过半数。窦婴,贵为窦太后侄子,爵位高至魏其侯,可是晚年凄凉,盟友悉数离去,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这背后原因,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政治难题:
一:窦婴虽然具备才华,可他的客观身份还是将其归为窦氏一党。
汉景帝年间,发生过这样两件事:1,有一次景帝醉酒,对母亲说未来要把皇位传给梁王刘武,刘武是窦太后钟爱的儿子,因此太后非常开心。而一旁的窦婴却急言相劝,这令窦太后对这个侄子产生不满。2,景帝原本的丞相刘舍被罢免了,正愁人选,窦太后便向他极力推荐窦婴。
前后两件事情,看上去是矛盾的,却也揭示出一个道理:窦太后纵然再不喜欢窦婴,也因为他是窦家人而希望其获得更高的职位,这样一来对自己的势力也是帮助。这就更将窦婴推向了“外戚”行列。
建元元年,原本的丞相卫绾因为生病退休了,朝中丞相之位再次空缺。彼时,已经是汉武帝在位,武帝的母亲王氏,有一个异姓兄弟,叫做田蚡,在朝为官,且因为亲戚关系,非常受武帝重用。田蚡本是竞争丞相的热门人选,但最终,还是由于窦氏势力强大,而败给了窦婴。田蚡也只能屈居第二,做了太尉。
都说丞相统领百官,是朝中最忠心,最服众的人。可难免地,在权势扯皮过程里,它成为妥协的产物,哪一方更强大,人脉更充足,哪一方就被推向高地。在这里,窦氏短暂取得胜利。而随着窦太后离世,窦婴立刻被武帝冷落,田蚡成了新的丞相。在我们看来,这是两人之争,实际上是两“朝”的角逐,代表着旧势力的窦太后没落,取而代之是武帝新朝。
二:敌人的赶尽杀绝。
这个敌人,亦或政敌,就是田蚡。武帝的母亲刚刚得宠时,田蚡不过是个小官吏。那时窦婴正如日中天,汉景帝对他也非常倚重,封他做大将军。于是田蚡投机依附于窦婴,经常展现谄媚之态。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到田蚡自己做了丞相,却记恨起窦婴来,处处与之为难。
元光四年,田蚡迎娶燕王之女,文武百官接到太后诏令,全部前去祝贺。宴席之间,窦婴的家臣灌夫出言顶撞,被抓起来拘禁,等候审理。其实,往简单了说,这不过是几个人酒后胡言,当时在场的程不识等人,也有意作罢。但是深究下来,这是窦婴和田蚡矛盾的延续,田蚡并不想草草了事。
果不其然,灌夫被抓以后,迅速连夜审问,同时也有人深挖过去几年他犯下的过错,真的不是一张白纸。几番折腾下来,竟被判了死罪。窦婴非常仗义,极力给自己的家臣辩解,甚至闹到“朝堂辩论”的地步,可是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太后也一直给武帝吹风,灌夫及其家属全部被处以死刑。
《史记》记载,窦婴闻得家臣死讯,患上了中风。“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意思是说,窦婴即便在家卧病,社会上仍有流言蜚语不肯放过他,汉武帝听到以后,下令将他斩首弃市。实际上,武帝未必不能放过他,但是却没有放过的理由了。
我们难免会怜惜一个人的落魄结局,埋怨敌人的心狠手辣。窦婴晚年敌人很多,首先是田蚡,其次是王太后。但是这一切也不完全是“人”造成的,还有时代。窦太后的去世,就注定,曾经的带有立场的重臣再无用武之地,而窦婴就是其中之一。
班固在评价这个人时说过,窦婴和田蚡都因为外戚的身份得以重用,甚至官拜丞相。但是窦婴不承认时代已经变了,同时灌夫没有心计,桀骜不驯,这二人落得身首异处下场,也是情理之中。而田蚡正相反,处处应变,却太过玩弄权术,最后也被自己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