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陆逊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建立东吴,他让长子孙登为太子,成为他的继承人,只可惜孙登福薄,在孙权之前去世,孙权因此只能再立第三个儿子孙和为太子,而从公元242年开始,孙和和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激烈的斗争,导致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在两宫争斗之初,陆逊是站在中立立场的,他认为支持两宫势力的子弟必定会各自结成派别,这是帝王最忌讳的事。然而孙和与陆逊的族子陆胤交好,在孙和得知孙权有意让鲁王孙霸成为太子后,他让陆胤请陆逊上疏表谏,陆逊因此站在了孙和这边。正因为陆逊位高权重,却在立嗣的问题上站了队,因此孙权对陆逊十分愤怒,而且孙权还派使者几次前去责问陆逊,导致陆逊最终气愤而死。
让人不解的是,在陆逊被孙权气死后,陆逊的儿子陆抗却没有太多的不满与反应。当时陆抗继承了陆逊的爵位,并出任建武校尉,继续率领陆逊的部下五千人,为孙权镇守武昌。在孙权去世后,陆抗被孙亮拜为柴桑督,去寿春接援魏国叛将诸葛诞。而且在孙皓继位后,陆抗被封为镇军大将军,并在此后一直为东吴坐镇边境,与晋将羊祜对峙,保证了东吴边境的安稳。要知道孙权与陆抗有着杀父之仇,而陆抗一直坐镇边境,他随时有机会叛出东吴,既然如此,为何陆抗没有这样做?
陆抗之所以不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陆抗的实力不足。要知道陆抗如果要造反,要么投靠蜀汉,要么就投靠北方。如果投靠蜀汉,蜀汉应该不会接受陆抗,毕竟当年击败刘备的就是陆抗的父亲陆逊,也是因为刘备被陆逊击败,才造成了蜀汉的羸弱,在这样的情况下,蜀汉不见得会接受陆抗的投降。而若是投靠北方,那无论是投奔司马氏还是投奔曹魏,都有可能被当权者驱虎吞狼,得不偿失。
最为关键的是,当时的道德名声还是比较重要的,步阐作为两朝老陈,官至西陵督,加昭武将军,还被封西亭侯,然而他在投降晋国后,被陆抗击败,最终被杀,因此身败名裂。而陆家的名望极高,这既是优势,也是枷锁,若是时势不对就敢有所妄想,只怕陆抗会将陆家拖入万劫不复之地,正因如此,陆抗做不到逃出东吴,只能继续为东吴打工。
笔者认为,陆抗或许很反感孙氏,但他没有其他的出路,因此他只能为孙氏卖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