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桥有哪些故事?与固伦淑慧公主有什么关系?

封建王朝一直以来就有通过联姻来稳固边疆的方法,联姻还能够加强民族融合团结,虽然牺牲了公主们的幸福,却换来了江山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固伦淑慧公主,爱新觉罗氏,原名阿图,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女,母孝庄文皇后,生于天聪六年二月庚辰(公历1632年4月1日)。崇德六年正月,许配给喀尔喀蒙古额驸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尔哈,崇德八年,12岁时出嫁。额驸索尔哈于崇德元年袭其兄额尔克代青之三等甲喇章京,即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卒于顺治初年。顺治五年,公主由孝庄皇后做主,改适蒙古巴林部辅国公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人称巴林公主。顺治十四年二月,封固伦长公主,顺治十六年二月改封固伦和顺长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因深得孝庄皇后喜爱,多次回京探望皇后病情。康熙三十一年,特赦护卫长史,视贝勒例。康熙三十九年正月初十卒于北京,享年69岁。

固伦淑慧公主在巴林草原生活了半个世纪左右,为巴林部的繁荣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公主下嫁时陪嫁的三百户工匠,几乎涵盖了各个行业,他们烧砖、建房、做工、种田,使巴林草原出现了较大的聚落,极大地推动了草原物质文明的发展。而淑慧公主本人性情温良,爱护百姓,更是做了无数的惠民善事,包括修建公主桥、建虎王庙、西大庙、收留流浪临部等,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公主桥。

西拉沐伦河横贯巴林,孕育肥美牧场的同时也带来了水患。公主每每见到遭受洪灾的百姓,心中总是放不下,于是决定在西拉沐伦河上修建一座桥。建桥的任务由陪嫁匠人主管,从全旗筹措劳力和和财物,历经多年终于建成了一座双孔石桥。枯水期水行南孔,雨季两孔均行水,洪水特大时会漫过桥面,但是石桥却安然无恙,因此被人们赞誉为“铜帮铁底”。据说为了修建这座公主桥,劳工的供餐里整整用掉了70石的食盐,可见这项工程的浩大。

关于这座公主桥,还有两个美丽的传说:

其一:淑慧公主与额驸色布腾为选定建桥地址,沿河畔骑马行进了三四十里。公主选定了一处河床较窄、离去京驿路较近的一个地点,但河流两岸黄沙漫漫,不太适合建桥。公主与额驸回家休息,次日梅林来报,说公主选定的建桥地点的河中央长出一座小石岛,两面和岸也遍布石砬。公主与额驸惊喜之余,前去查看,果真如此,于是选定吉日开工。

其二:石桥落成后,公主满心喜悦,当即坐上轿子,来到桥上查看。这座桥修得坚固又美观,为了修建它,工匠们工餐里的食盐都用掉了整整七十石。公主把桥的质量和外观仔细查看一遍以后,左手捧着法典,右手拿着黑鞭,站到西拉沐沦河岸上,一边高声诵读天书,一边举起黑鞭使劲抽打河水。她这是在鞭打河神。黑鞭一落,水面顷刻间泛起了巨浪,这巨浪象一条白蛇,翘头在空中翻卷着,然后掉头顺着公主的指引,向东绕弯流进了桥孔,哗哗地从桥底下流了过去。西拉沐沦河水从此改道从空地修建的桥底下流开了。公主挥舞着鞭子说:“以后不管来多大的洪水,也不能往桥外流。”但是西拉沐沦河的河神是一位女神,她见到手持天书鞭打自己的也是一位女人,心里很不服气,硬是对着公主,把一条小支流引向了桥西头。桥西总有一条泥泞不断的小溪,但主流还是从桥底下流过的,过往的行人们从此摆脱了水患,在过桥时总念起公主,感激她的恩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