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多次反叛,为何最终会背叛清朝?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清之际,吴三桂手握雄兵,权衡于各方势力之间,待价而沽。可半生戎马,到头来,却既做了大明的贰臣,又做了大清的反贼。在山海关吴三桂兵力是清军的2倍之多,为何最终选择投靠清朝?

公元1644年,按我国传统历法是甲申年,同时是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西天命三年。这一年,即使不考虑蒙古、西藏地区,不考虑张献忠,我国也存在着三个政权。正是这一年的时间,大明亡、大顺亡、大清兴,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年比这一年更为云谲波诡,而这其中的关键便是吴三桂。吴三桂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贴标签的方式无益于我们了解那一段历史、了解吴三桂这个人,接下来我们便来看一下当年的“孝子良臣”为何会一生三叛?

孝子良臣美名扬

吴三桂是一个帅哥,史书中对其样貌是这样描述的:三桂巨耳隆准,无须,瞻视顾盼,尊严若神。延陵将军美丰姿,善骑射,躯干不甚伟硕而勇力绝人。沈鸷多谋,颇以风流自赏。吴三桂出身辽西将门世家,除了长得帅,还善骑射,年少之时便名动京城,后来写出“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梅村曾评价吴三桂“白皙通侯最少年”。

吴三桂的孝名,源于十六岁时的救父之举。哪一年,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率五百人出锦州巡逻之时被皇太极的四万大军包围,年少的吴三桂在城上看到后心急如焚,然后率几十个家丁出城,并一路杀到了父亲身边,将父亲从还没反应过来的清军中救了出来。在古代,“孝”和为孝而勇常常是一个人毕生的声誉资本,所以吴三桂27岁的时候便官至宁远总兵,31岁成为辽东提督,总领关外军事,并成为年轻将领中忠勇的典范。

祖大寿和洪承畴叛降的影响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在吴三桂之前镇守宁远城,其祖上可以追溯到东晋初年的“祖逖”,吴襄和吴三桂皆是祖大寿所提拔。洪承畴,明末重臣,在西北曾经六破李自成。后来崇祯又令洪承畴总督辽东军事,是吴三桂的顶头上司。可是,公元1640~1642年的松锦之战,大明惨败,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军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从此大明在关外也只剩下孤城宁远。

之后,祖大寿和洪承畴都投降了清朝,这两人都是吴三桂非常敬重的人,尤其是祖大寿,几乎与吴三桂情同父子。事实上他们都曾在被俘后大义凛然的拒绝投降,但最终还是降了,这对吴三桂的触动无疑是非常大的。

北京勤王路上的迟疑——不忠

公元1644年,踌躇满志的李自成从西安渡河东征,一路势如破竹的向北京进发。崇祯慌了,怎么办?召吴三桂入关,则等于撤去了阻挡清兵的最后一道屏障;不召吴三桂,则北京城破在即。于是崇祯召集满朝文武,开始了漫长的廷议。每一个大臣都慷慨陈词,但每一个大臣都不说要不要召吴三桂入关,要不要迁都。一个多月后,崇祯最终决定召吴三桂入关。

从宁远到山海关,正常两天可以到达,而吴三桂用了八天。吴三桂在勤王路上的迟疑和拖延,其实是因为知道大明已经撑不住了,他就是在等待一个结果——北京城陷落。从此时起,吴三桂便选择了生存,选择了如何保命,而不是殉国。“忠军报国”从这一刻开始便离开了吴三桂。

第二次入京未果——不孝

得知北京城陷落、崇祯自尽的消息之时,吴三桂刚走到河北丰润,之后吴三桂没有继续前进,而是马上奔回了山海关。北京城破之后,大明旧臣纷纷投降李自成,均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准备,吴三桂也不例外。当李自成的信使带着封侯的诏书、四万两饷银和吴襄的家书来到山海关之时,吴三桂决定归顺。既然忠臣做不成了,总不能再不孝吧,而且吴三桂一向与父亲感情很好。于是,吴三桂第二次踏上了奔赴北京的道路,只不过上一次是为崇祯,这一次是为李自成。

然而,路上碰到的一个从京城逃出来的家人改变了这一切。从这个人口中,吴三桂知道了北京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李自成在北京的失败,其实并非胜利之后的自满,而是没有迅速转变自身的角色,没有将自己转变为统治阶级。进入北京之后,李自成依然杀贪官,对士大夫们抄家,正是这一点使李自成失去了本来已经打算改朝换代大明旧臣之心,包括吴三桂。

所以,李自成没能成为朱元璋,他自始至终都还只是“流寇”,没有跟士大夫们站在一起。当李自成在山海关败于清军之后,大明旧臣又选择了降清,因为清朝可以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吴三桂,正是这些选择了生存的大明旧臣中的一员,所以吴三桂调转马头又回到了山海关。

并不艰难的抉择——倒向多尔衮

一边是清朝,一边是大顺朝,依靠谁?居中的吴三桂必须做出选择,没有自立的可能。当吴三桂拒绝了李自成的劝降之后,降清其实是迟早之事,因为吴三桂并没有打算做大明的忠臣。这时,李自成亲征山海关,同时还带着吴三桂的父亲——吴襄。

山海关岌岌可危之际,吴三桂向多尔衮写了一封求救信,多尔衮的回复很简单——剃发易服便出兵。还是为了生存,吴三桂已经不忠、不孝了,岂会在乎这头上的几缕头发?于是吴三桂的剃发易服等来了多尔衮的出兵,而剃发易服也击碎了吴三桂曾经想要的“孝子良臣”的价值体系。

6、暮年再反——雄心不在,注定失败

多尔衮和吴三桂联手击败了李自成,之后打着为大明复仇的名义入关,大明旧臣纷纷复叛,又成为了大清的朝臣,这一次他们保住了荣华富贵。清朝的灭南明,吴三桂居功至伟。吴三桂的铁骑从关外一直打到了云南,公元1662年,吴三桂捉住了南明永历帝,并将其缢死于昆明。

杀永历帝,吴三桂自以为是邀功,而对于清朝皇帝来说则是恐惧,而这一点正是康熙帝一定要裁撤三藩的原因所在。其实,吴三桂本不打算反,老死云南,别无所求。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故事一再上演,清朝也不例外,更何况吴三桂只是一个叛臣。

但是,假如不是康熙帝的年轻气盛,裁撤三藩本可以不必操之过急,但历史无法改变,裁撤三藩后,62岁的吴三桂又披挂上阵了。应当说,暮年的吴三桂已经没有年轻时的雄心万丈了,他起兵是想在吓到康熙后“裂土罢兵”,事实证明这是如何的目光短浅,最终三藩平,吴三桂被灭族。

吴三桂,一生三叛,一切其实都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有错吗?对于个人来说,可以理解,但对于民族大义来说,吴三桂无疑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年吴三桂兵力是清军的2倍之多,为何最终选择投靠清朝?

无君

无君在于,崇祯十六年即经祖大寿暗通皇太极,虽未投降,但已经留好后路,话未说死,给了皇太极些许幻想,无异于保命之举。皇太极当时也并没有摸准吴三桂的“脉”,低估了吴三桂的野心,以为他是因为忠君而犹豫,其实吴三桂是在琢磨怎样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皇太极和多尔衮打到山海关也不怕,碍于祖大寿情面,众多汉臣的关注,多尔衮不好直接动刀,情势不由人,你劝我就降,自身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无父

无父在于,虽然吴襄被追赃助饷,受尽折磨,没有受到合作伙伴应有的优待,但好歹一息尚存,更有全家的性命也都攥在闯贼手中,吴三桂不会不知道,一旦他投降大清,李自成的报复手段肯定是灭其满门。事实告诉我们,很明显,吴襄的命他非常不在乎,甚至不想冒哪怕一点点的危险再去谈和尝试一下,最后还给将死的老父扣了好大一顶帽子:“父既不能为忠臣, 儿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 请自今日, 父不早图, 贼虽置父鼎俎傍以诱之, 桂不愿也。”我们不排除吴三桂有效仿刘邦救父的意思,很可惜,吴三桂可以学刘邦,但李自成却不是项羽,亲手把父亲送上断头台的终究是吴三桂。

不可能具备的“爱”

诸多条件中,陈圆圆这一项其实是最无关紧要的。对吴三桂来说无论父亲还是陈圆圆都不比自己的性命和前途重要。冲冠一怒为红颜?冲冠一怒是有的,自己心爱的小妾被人家免费征用好多天,哪能不怒,收费也不行!但是为红颜而降清,绝不至于。吴三桂做为总兵官,军区司令一般的人物,真没见过漂亮女人么。

陈圆圆仅仅是其私利的一部分,同样是可以舍弃的,简单地说,有她更好,没她也行,不影响生存,但是倒向哪一方势力的问题却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无非算是锦上添花陈圆圆,并没有人们传言的那么重要。爱情?您容我扶墙缓一缓。对于崇尚利己主义到极致的吴三桂来说,爱情那东西属于奢侈品,消费不起,因为他只爱自己。一切种感情都不会影响他的判断和决定。

李自成招抚不力?当然有这个原因,其实更多的是误判:不能把李自成和刘宗敏的行为完全归为招抚政策的失误,因为也有误判的因素,他们都完全没有想到吴三桂于无耻方面,根本未设下限,做为大明的守将,把太子拉来没有震慑力,把你父亲的命抵在这儿也没有威胁作用,大老远的跑过来你吴三桂还敢递爪子,打就打吧,最可恨的是打了一天一夜最后好悬被多铎、阿济格废在当场。

吴三桂的野心&多尔衮的狡黠

吴三桂在崇祯十六年并没有接受皇太极的招降,皇太极却并不是太在意,松锦之战后,能入眼的对抗势力基本没有,相比祖大寿、祖大乐、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类军界大佬,吴三桂只是小虾米,无足轻重,所以对劝降并不怎么在意,况且绕入内地多次,山海关形同虚设。

吴三桂当时犹豫则是因为他要的好处太大,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自己的分量,要不来太多好处,只能静待时机,吴三桂的梦想----黄河南北分治。直至多尔衮前来救援,吴三桂还是一如既往的条件,最后放弃是因为实在顶不住大顺军,多尔衮落井下石,让吴三桂放弃分治的念头,改为投诚,无奈之下,吴三桂只能同意,还好,多尔衮没骗他,骗他说可以分治,打跑李自成再反手给吴三桂一刀,那吴三桂哭都来不及,狡黠如多尔衮,还有2万人没动呐。

吴三桂的权衡与决断

崇祯举国之力尚且不能应付两线作战,自己孤城无援,坐吃山空,军心涣散无法抗衡任何一股势力,甚至可以想象多尔衮或者李自成城下纳降,关内就有士兵能反,没有根基难以存活。当初吴三桂勤王无果,从关外赶来的他,刚刚行进到唐山附近,就收到了北京城破,崇祯殉国的消息,无奈折返占据山海关。

而李自成部队开进北京收取造反以来最为丰硕的果实,其间并没有忘记招降吴三桂,顺便提一句,本来吴三桂的野心李自成完全可以达成,因为分治是多尔衮给李自成的合作条件,但李自成未与理会。

吴三桂出于几点原因最终同意归顺:投降大清后,地位过低,别说满蒙汉八旗,就是军功在身的孔有德、耿仲明之流都比他强得多,更别提洪承畴和祖大寿了。和大明错误的民族政策一样,对少数民族,心目中的蛮夷还有着不屑。

虽然都是大明劲敌,但是归顺汉族势力相对心里压力较小。从军以来,与大清的战斗不曾停歇,是敌人,是对手,甚至是仇人,心理负担偏重。

即便归顺闯贼,最初的心里还是想着南明王朝,只是因为不可跨越的阻断,让他无法联系而已。直至他自己决定死心塌地归顺大清,才放弃了扶持太子。

李自成所给的条件不可谓不诱人,不仅高官厚禄,还未正式归顺就给了4万两银子,救了吴三桂燃眉之急,否则恐怕不待大清、大顺两线夹击,自己的部队就已兵变四起。

吴襄以及一干眷属,一众同僚的书信,让吴三桂放松了警惕,觉得亲属、同僚们貌似过的很好。而一旦不降,亲属们性命堪忧。

吴三桂对大顺军并不了解,错误的高估了领导层的各方面能力,包括政治统治、资源统筹、人员使用规划、军力等等,以为又是一个升级版的朱明2.0,前景一片广阔。

吴三桂反悔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亲人、财物、小妾,而是透过这些事情,看到了大顺并非正规有序的成熟政权,比内廷规模较小的关外大清都不如,一盘散沙的管理外加一副土匪作派,坐拥天下了还忘不了抢劫。自己这么重要的角色,不好好拉拢,能说李自成没有战略眼光么,不久前还要高官厚禄给封赏,到如今连自己的家人都被清算,这嘴可是不大靠谱。反观多尔衮,沾满汉人鲜血的暴徒,但是对他吴三桂仁至义尽,说话算话,即便不同意吴三桂的条件也讲在明处,如果多尔衮也像李自成这样,那吴三桂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最重要的是,看这态势,自己去了也未必善终,李自成所作所为,让吴三桂感觉到了欺骗。如果李自成够聪明,还可以缓和一下关系,再次拉拢,随便找个人背黑锅就行了。但是由李自成所做作为和知道吴三桂反悔的后续的举动来看,李自成真的非常有可能是在欺骗,本可补救但是却没有丝毫犹豫的果断发兵进攻,完全没把吴三桂放在眼里,根本不在乎吴三桂的重要性,由此可知那些所谓的高官厚禄是真是假。只想骗取山海关的他,对自己的军力太过自信的同时,也让旁观者看清了他那充满虚情假意的欺骗。

为什么说欺骗?李自成是智障么?明明知道要招降吴三桂,偏偏这么纵容下属残忍对其家属下手,摆明了就是假招降,可想李自成心里是有谱的,而吴三桂一旦到了北京,后果将会非常凄惨。旁观者清,吴三桂也很明白。在吴三桂看来,李自成是不能投靠了,如果也不投降多尔衮,那结果就是被两面夹击而死,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就怕不等来打就被饿死,更怕不等饿死,兵变就会爆发,别说吴三桂是个自私到极致的小人,就算他是天朝第一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没机会战死城头以身殉国了。

山海关大战后,吴三桂已经没有了挑选的余地,为了活命,他放清兵入关,也就只能投降满清,献关后的他,作用大幅降低,为了体现价值,所以才呈虎狼之势扫清流寇,扼杀南明。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部队素质良莠不齐,智囊团更是菜瓜一片。再有类似刘宗敏,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抵制李自成登基,竟然心怀抱怨喊出了“同是响马,为何.”。进驻北京后李自成没有及时调整自己一直以来追赃助饷的行政、军费来源方式,没骨头的官员是多,好歹安抚一下为我所用远比抢些银钱意义更为重大,根本没有政权意识。

攻陷京师后还在进行土匪头子的行径,城内不光官员,连带商贾,富户,包括大街上长得胖些的人都被抓起来严刑拷打抢劫金银,这种流寇势力坐不得天下也就不是怪事,同样也没什么可惜的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