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的重要性有哪些?为何清军非得走山海关?

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关口,是我国扼东北、华北咽喉的军事重镇,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从而拉开清朝入主中原的序幕。清军入关为何一定要走山海关而不走其他地方?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大部,创立八旗制度,建立后金,满族人从此结束了分裂,拥有了完善的社会秩序。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讨明檄文,拉开了入关的序幕。至崇祯十七年,清军攻下京城,明清战争持续了整整26年。期间,八旗铁骑在关外把大明打得够呛,大明关外的领土只剩下宁远等少数几个城堡还在明朝控制中。

清军曾经多次穿越长城防线进入中原,但每一次都舍近求远,选择从大安口、喜峰口、独石口等地作为突破点,对联系辽东和中原的咽喉要塞山海关,始终不敢攻击一次。直到吴三桂投降,清军才得以第一次进入山海关。山海关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能让勇猛善战的清军避之唯恐不及?

原来,清军不敢攻击山海关,不是没有理由的,是非常明智之举。明朝末期,惟一能抵抗八旗兵锋的,大概只有长城了。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公里,由连续的城墙、关隘、烽火台和各种障碍组成。虽然历经千年烽火,但长城在防御北方骑兵骚扰上是成效显著的。

上百座雄关隘口和上万个墩台,将明长城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长城都更加坚固完善。山海关虽然处于最东端,但不是孤城,包括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宁海城、老龙头、南水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城堡群落构成,彼此之间通过长城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

“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攻防兼备进退自如,想攻破其中任何一点都难比登天。山海关历来被明朝视为京师屏障,对此地防务重视无以复加。全盛之时,山海关城墙高达十四米,厚度达七米,护城河宽度达五丈,深度将近三丈,常用的攻城手段无论云梯、凿墙都极难奏效。

在后勤粮秣供应上,山海关也有独到之处。为了保证战时有充足粮秣,山海关守军广泛开展屯田制,包括军屯、民屯、商屯等多种方式结合,共屯田6200多顷,保证了山海关守军足兵足食,打个十年八年的都不在乎,绝无断粮之忧。从明初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首次建设山海关开始,历经数百年经营,山海关已是名副其实的固若金汤。

清军若是强攻山海关,必然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不一定能赢的那种。八旗族人不事农桑,平时以渔猎、劫掠为生。靠的是迅疾如风、以战养战,而非持久战和消耗战。而且一开始后金根本没想到能够入主中原,以当时满清十几万人口,偷袭骚扰一下大明边境,抢点物资而已,问鼎中原想都不敢想!

所以,皇太极和多尔衮一直在山海关外的辽东努力,先把辽东扫清,稳定下来。一方面抢明朝,加紧原始积累,削弱明朝力量壮大自己;另一方面加强根据地建设,坐等明朝大乱。只要明朝没有被李自成们乱的四分五裂,清朝不会轻易占领长城以内的城池。强攻山海关,无疑会损失惨重,不攻照样可以来去自由,等果子熟透了再占领岂不是更好!

由于清军曾先后5次经山海关西面的路线突袭,大举进入内地劫掠。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清军不一定非要攻破山海关。绕开山海关,从长城防线的薄弱关口杀进关内,直接打到北京城下不就行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清军要想入主中原,不可能不攻下山海关。要知道,劫掠归劫掠,这和入主中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早期清军骑兵善野战而不善攻城,对于大后方都在关外的清军而言,他们虽然能在关内抢掠钱财和人口,却难以在关内维持粮食和军需。如果长时间逗留,粮道一旦被明朝的长城守军给截断,再来个关门打狗,就分分钟有全军覆没的可能,这实在太危险了。所以,清军往往只要抢够了就会北返,从来不敢在关内久留。

然而,历史总是喜欢给人们开玩笑,最坚固的堡垒也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吴三桂的投降,不仅为清军入关扫除了唯一的障碍,还把明朝经营多年的精锐边军——关宁铁骑,也一并赠送给清军。山海关本来是一座清军无法跨越的障碍,最终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他的历史作用!

公元1644年,清军在摄政王多尔衮的率领下,兵临山海关,和明朝总兵吴三桂合兵一处,大败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从而拉开清朝入主中原的序幕。在此之前,明朝已经衰弱,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即使清朝有强如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般人物,都屡屡止步山海关防线。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对明朝来说,山海关不丢,清朝入主中原的难度将大增。若不是吴三桂将山海关拱手相让,清军即使最终能入关,也不是那么快、那么容易的事。山海关无论对明朝还是对清朝都至关重要,明军守住山海关,就可以御敌于关外;清军若得山海关,京师门户大开,无险可守,整个华北平原都将如无人之境。

可以说明朝时的山海关之于京师,就相当于潼关之于长安,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绝非浪得虚名。后金从崛起至入主中原,始终未能正面攻破山海关,就足以证明。

山海关夹在明朝京师和满清盛京之间,和二者之间的距离都在四百公里左右。明朝之前,山海关被称为榆关,隋文帝时期始置,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东二十里。明洪武时期,朱元璋命徐达重修关城,始将关址东移六十里,因关城依山面海,取名山海关。山海关并不是一座简单的关卡,它由七座城池组成,和延伸至大海的长城一起构成的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

当然,这并非是全在洪武时期修建完成的,修建过程贯穿整个明朝。从最初修建的山海关关城、靖边楼等,到后来的东罗城、南翼城、北翼城等外围城池,终明一朝都在不断地完善这个防御体。一直到崇祯末年,整个固若金汤的山海关防御体系才最终打造完成。这数百年间,无数的人为山海关的建设出过力,如徐达、戚继光、孙承宗等等。

明朝山海关初建时,设有一卫、十千户所,驻军万人,以侯伯统之。随着局势的变化,山海关从一个关城,逐渐升级至路城,明朝后期辽东出事后,又升级为山海镇,地位和九边重镇之辽东镇相当,镇守山海关的均为重臣名将,可见明朝对其重视程度。

满清在辽东崛起后,关宁锦一线的辽西走廊是明清之间角力的主战场。对明朝来说,山海关是这条辽西防线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也是最后的堡垒和支柱。只要山海关在,关外的城池哪怕丢了,都有夺回的机会。山海关若丢,关外的那些城池则彻底无望。对清朝来说,辽西走廊是其入主中原的星光大道,而山海关则是大道尽头的那道门,破不了门,无可入。

辽西走廊东边是大海,西边是燕山、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等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这条狭长的、相对平坦的通道长约二百公里,最宽处不过十余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几公里。在河西走廊的南端,最窄的地方就是山海关,配以坚固城池,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辽西走廊中段最窄的地方在葫芦岛兴城市附近,即明朝时袁崇焕重点镇守的宁远城。

辽西走廊北端的第一道防线就是锦州。有这三道最坚固的城池扼守辽西走廊,有险要可凭,又有足够的纵深,只要守将不是太蠢,明朝内部不出现问题,清军要想攻破整个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确实如此,即使在明朝内部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努尔哈赤面对强关坚堡,无能为力、含恨而终。皇太极也是屡攻不克,只好三番五次绕道辽西山地,袭入京师,劫掠一番而回。

有人可能会说,皇太极既然能从山地绕道,干吗非得一棵树上吊死,死磕山海关呢?没错,古代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道路除了山海关扼守的辽西走廊外,还有另外几条路可走,从东到西对应着京师外围的三个关口:喜峰口、古北口、居庸关。

喜峰口这条道古代叫“卢龙道”,从辽宁朝阳出发,沿着大凌河等河谷翻山越岭向西南行进,直至喜峰口。这条道很著名,三国时曹操远征乌桓,便走的卢龙道,因当时雨季辽西走廊无法通行。若走古北口这条道,从沈阳出发先北上进入科尔沁沙地,沿着西辽河向西,再转入赤峰,然后沿老哈河南下至平泉,越过滦河至滦平,再到古北口。或者前半段走卢龙道,再转至平泉-滦平。若走居庸关这条道,要从沈阳出发,沿着西辽河向西进入内蒙古高原,绕到张家口,再南下至居庸关。走这条路最远,绕行一千多公里。

走这三条路全都要跋山涉水,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其难度可想而知。中原士兵可能还好,但对习惯于马背上策马扬鞭的后金士兵来说,无疑是种折磨。更关键的是战线太长,后勤补给困难。据文献记载,这三条路中只有居庸关可以通饷馈,而卢龙道、古北口道只通人马,不可行车。

也就是说,这三条道不但绕得远,而且路难走,更重要的是粮食运输成为大问题,攻城器械、火炮等均不能带。这就是清军几次绕道入关规模都很小,而且只劫掠而不攻京城的原因。这也是清朝死磕山海关的原因,因为清军要想大规模进攻,攻破明朝都城,山海关这条路是绕不过的坎。

明清易代之后,山海关的战略地位迅速下降,撤总兵、撤镇,至后来只留兵马步三百人,由一千总统领。乾隆二年,山海关最终被裁撤,并入榆林县,直至清朝灭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