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一代武圣关云长,忠义无双,义薄云天,却因大意使荆州失守,节节败退,不幸遇难。世人都说关羽败在了一个“傲”字上,但具体又体现在何处?关于这一问题,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第一傲
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孙权曾派诸葛瑾为使者,听说关羽有一个女儿尚未婚嫁,且孙权有一个儿子甚是聪慧,愿两家结为亲好,共同抗拒曹操。这理应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关羽的回答确实让人大跌眼镜: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这句话换谁听了都不好受,孙权好歹也是江东之主,却被一介武夫骂成丧犬。遂使孙权大怒,暗与曹操结盟,共取荆州。其实在诸葛亮进西川的时候,就给关羽留下了八个字: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如此可保荆州不失,可是关羽却是认为诸葛多虑,根本未有放在心上。这便是第一傲。
二、第二傲
爵封五虎将之时,得知黄忠也在五虎将之列,大怒,不肯受印。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长沙一战,关羽虽胜得黄忠一筹,却也深知此人武功了得。黄忠虽年近七旬,但老当益壮,臂能开二石力之弓,有廉颇之勇,如果真当黄忠年轻时候与关羽一战,孰强孰弱未可知,且自关羽斩庞德,擒于禁,更是视天下英雄如草芥,能看上眼的根本没有几个人。这便是第二傲。
三、第三傲
吕蒙曾诈病,让孙权拜陆逊为将,陆逊即可差遣人去拜见关羽,在信里面言辞极为卑谨,称呼关羽为美关公。关羽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说道:仲谋见识短浅,用此人孺子为将。
孙权作为一个君王,又岂能眼拙识一个孺子为将,且江东弟子多是才俊,怎么可能如此平凡无奇。关羽不但不加以戒备,还撤掉了荆州的大半部分兵马去攻取樊城,这才让后话有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为将者,不能识人,沉迷于自身的威名和他人的赞扬之中,在骄傲和自满中成长,又怎能不经历一场大败。此乃第三傲。
四、第四傲
关羽败走麦城,在赵累的建议下,先回西川,整兵再来。在向北通往的西川路有大路和小路,王甫怕小路有埋伏,建议走大路。可关羽的一句话再次体现出了他的“傲”:虽有埋伏,吾何惧哉。短短八字,却有着说不出来的傲。
都在这个节骨眼上了,还是不肯舍下面子,本身自己的身上就有着箭伤,再加上年纪已大,武力本就不如从前。却还要以卵击石,用自身的老弱残军,去硬碰孙权的铁骑劲旅。别人已经下好了圈套等着他来,他这倒好,明明知道是圈套,还一股脑地冲过去。这样下去又怎么可能不是失败。这便是第四傲。
毫不夸张地说这四傲,便是使关羽一步一步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未有一种大局观,看不起别人比自己能力弱的人,且对于自己的失败还抱留有幻想,过于的刚愎自用,认为自己依旧能够所向无敌,纵横天下。想当年吕布如此应届,最后也是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自身的骄傲也让整个国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关羽自从死后,也是蜀国走向下滑的开始。刘备坐拥东西二川,一切原本都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方案发展的,本可平定天下,复兴汉室。但是因为荆州的失守,二弟的遇害,使得作为仁兄和君王的刘备不得不先下江南攻取东吴,完全打乱了该有的计划。要知道,天下的首要对头依旧是曹操,如此一来,有些得不偿失。
一场夷陵之战,亏损掉了蜀中的多半精锐,国家从此一蹶不振。多少良将也皆命丧于此,要知道,在三国的后期,良好的将领都实在太少,以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以这么说,这些事情关羽多少都是要买点单的。而且在诸葛亮七次北伐之时,多少次失败都是因为粮草原因而失败。荆州乃天下之腹,交通路线四通八达,却因为关羽的大意与骄傲丢掉了。
虽说关羽的傲气让人心生惋惜。但是放眼整个三国历史,他确实有着他该骄傲的地方,时势造英雄,从一名无名小卒到名震天下的英雄,有的不仅仅是武艺,还有忠义二字。而忠义二字,在那个混乱的战争时代尤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