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白帝城病逝之后,诸葛亮就成了蜀国真正的当家人。当时不论地盘还是人口,蜀国都和曹魏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果单纯比拼发展和后劲的话,蜀国无论如何也是拼不过曹魏的,而且双方的差距还会越拉越大。诸葛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以攻代守,进行北伐,同时这也是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完成他兴复汉室的遗愿。
不过遗憾的是,诸葛亮的数次北伐都没能成功。其中以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最为可惜。第一次因为错用马谡丢了街亭,导致大好局面被葬送;最后一次好不容易把司马懿父子困在了上方谷,眼看他们就要葬身火海,此时突然天降大雨,司马懿因此得以侥幸逃生。上方谷这把大火,给司马懿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之后不论蜀军如何挑战,他就是坚守不出,最终把诸葛亮耗死在了五丈原。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把诸葛亮换成庞统,北伐能成功吗?二人都是三国中的顶级谋士,但又有明显的不同。诸葛亮一生谨慎,极少冒险,他的长处在于野战,攻城是他最大的短板,一个小小的陈仓20多天都没能打下来就是最好的例证。庞统的风格则和诸葛亮完全不同,他打仗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尤其喜欢冒险。
刘备和刘璋反目之后,庞统提出了平定益州的上中下三策,并建议刘备统帅精兵走小道偷袭成都,这样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平定西川。后来邓艾就是这样成功的,但刘备认为这样做太冒险了,就没有用庞统的这个上策。而是选择了中策,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打。在攻城方面庞统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巧夺涪水关就是明证。
通过这番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庞统比诸葛亮更适合担任北伐的主帅。如果是他统兵北发的话,破掉司马懿的“忍者神功”将是大概率事件。上方谷脱险后,司马懿曾对手下众将说:“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当时武功是魏军的重要补给线,距长安也非常近,所以司马懿才会说出“孔明若出武功,我等皆危矣”这句话。
那么诸葛亮为何没有兵出武功去截断司马懿大军的粮道呢?因为武功并不好打,而攻城又是他天然的短板。所以诸葛亮为了稳妥起见,最终选择了兵出五丈原,也因此丧失了最后一丝胜机。如果换成庞统领兵的话,以他一贯的作战风格来看,肯定会把“兵出武功”作为首选。一旦武功丢失,魏军的粮道就会被彻底切断,没了后勤补给的司马懿就只能和庞统决战了,如果决战失利,曹魏还能不能挡住吴、蜀的联合进攻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