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提起赵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在战国时期,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在战国七雄中,虽然最终是秦国消灭六国,一统天下。但是,大家都知道,胡服骑射后的赵国,是具备挑战秦国的实力。特别是在名将上,赵国拥有不逊色于白起、王翦的李牧、廉颇、赵奢等人。不过,在战国时期,名将众多的赵国,也出现了类似于魏国人才流失的情况。彼时,赵国流失了三位知名的武将,除了廉颇,你还知道哪一个呢?
一、廉颇
公元前245年,曾经历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的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众所周知,在古代历史上,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赵悼襄王即位后,就解除了廉颇的职务,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也即赵悼襄王用自己信任的乐乘来执掌赵国兵权。诚然,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行为。但是,廉颇不是一般的名将,赵国失去廉颇,无疑是自己的一大损失。
在得知赵悼襄王的决定后,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当然,廉颇终究无法留在赵国,于是他选择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就魏国来说,和赵国在疆域上比较邻近,再加上二者和韩国都出自春秋时期的晋国,自然拥有比较亲近的关系。不过,廉颇去魏国都城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君主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悼襄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于是,赵王派遣使者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
因为郭开这位佞臣从中作梗,廉颇这位名将失去了回到赵国的机会。而因为在魏国一直得不到重用,廉颇又接受了楚国的邀请,选择前往楚国。彼时,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廉颇郁郁寡欢。最终,在赵国灭亡之前,廉颇在楚国都城寿春病逝。对此,在笔者看来,廉颇没能重新回到楚国,无疑限制了廉颇在战国名将中的地位,促使其没能继续建功立业,而就赵国来说,也损失了这样一位经验丰厚的老将,所以这是一个双输的结果了。
二、乐毅
在战国时期,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占据中山国(这就是战国初期的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国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这就是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赵国曾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大约在赵武灵王这位君主在位后期,乐毅成为赵国的一位将领。但是,因为沙丘宫变,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这自然影响到了乐毅。所以,赵武灵王去世后,乐毅就离开赵国,来到了魏国。在此期间,燕昭王降低自己的身份,礼贤下士,他先礼尊郭隗借以招揽天下贤士。正在这个时候,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昭王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终于向燕昭王敬献了礼物表示愿意献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因此,乐毅留在了燕国,并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这就是五国伐齐,也被称之为乐毅伐齐。
乐毅伐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在这场战役中,双方激战于济西,结果乐毅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乐毅围城,三年不下。燕昭王死后,刚刚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撤掉乐毅,由骑劫掌军攻城。久攻不下,却中田单的火牛阵,身死兵败。齐国趁势收复所有失地。乐毅伐齐之功尽失。因为遭到了燕惠王这位君主的猜忌,乐毅被迫离开燕国,回到了赵国。但是,因为乐毅这个时候年龄比较大了,所以,即便回到了赵国,乐毅也没能继续领兵作战了。从这一角度来看,乐毅自然可以称之为赵国流失的人才了。
三、剧辛
最后,剧辛(?―公元前243年),上谷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战国时期燕国将领,兵家代表人物,著有《剧子》九篇。在战国时期,剧辛原本是赵国的一位将领,而且和庞煖等人比较熟悉。和乐毅一样,因为沙丘之乱和赵武灵王的趋势,剧辛选择离开赵国。同时,剧辛听说燕昭王思贤若渴,便前往辅佐,一时间,剧辛和郭隗、乐毅、邹衍齐名。在燕国,剧辛实行一定的变法图强,所以后来燕昭王的国力才会如此之强。在五国伐齐开始之前,剧辛作为燕国的使节和邹衍一起游走各国,达成对齐国的包围网。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剧辛不仅具有领兵作战的能力,还和张仪、苏秦等人一样,可以在战国七雄之间纵横斡旋。到了公元前284年,五国联军大败齐军于济西后,剧辛曾经和乐毅争论过是否要进一步攻入齐国腹地的问题。他主张逼迫齐国割地,获得实际利益,是一个比较谨慎小心的人。后来,四十多年过去,剧辛年老,由于燕武成王家族的排挤,没有继续得到重用。当他重新得到燕王喜的赏识时,也已经七十多岁。因此,剧辛这位名将在战国时期的名气,显然比不上廉颇、乐毅等人。总的来说,对于战国时期的赵国,如果没有流失乐毅、廉颇、剧辛这三位名将,或许会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