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一瞬间觉得自己特别孤独?其实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就像古代诗人那样,他们总有一种孤独的情绪,被揉进了诗词里。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秦观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岳飞说:“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或许一个真正的诗人,都有着一种极为深沉的孤独感。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北宋词人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便是将这种孤独感写得极真切深刻的一首词。我们都知道苏轼曾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首词就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乐观旷达的苏轼,虽然能渡过生活的艰苦,但内心深处的孤独却是他人难以理解的。
因此苏轼便写下这首词,借助于月夜孤鸿这一意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独处境,以及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黄庭坚曾称赞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显然是对此次艺术技巧的盛赞,但我感受最多的却是苏轼的这首词,把孤独写得淋漓尽致,惹人心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的开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便为自己的孤独心境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即在一个漏壶水尽,夜深人静的夜晚,苏轼走出定慧院,抬头看到了一弯缺月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就像是挂在枝桠间一样。我们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就会明白苏轼看到的是一个宁静幽寂的天地,而在这天地间唯有他一人。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即有时会见到幽居的人在月下孤寂地徘徊,就像那缥缈的孤雁飞过天穹一样。很显然,这里的“幽人”形象,具有孤高的心境,也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所以才会像那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而苏轼之所以这样写,便是因为他自己就等同于那个“幽人”。所以他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独自往来。
但话说回来,苏轼内心的孤独感仍然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因此苏轼在词的下片紧接着便说:“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也就是说苏轼突然从孤独的心境中惊醒过来,回过头想的时候,却心生怨恨,因为无人知情。既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孤独的内心。我们常说知音难寻,相信都能体会到苏轼这种孤独的感觉,尽管每个人孤独的主要原因不一样。
最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即孤鸿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上忍受夜晚的寂寞凄冷。孤鸿不肯栖息,是因为它遭遇到了不幸,心怀幽恨。而苏轼不也如此吗?因为遭遇到了不公平的政治打击,被贬到黄州过着孤独的夜晚。由此可见,这里苏轼以拟人化手法,表现出了自己与孤鸿惺惺相惜的心理活动。
综上所述,这首词主要通过对月夜环境和孤鸿的描写,表达了词人一种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而最容易感染人的,无疑是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难以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因为这种孤独感,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常常出现。总的来说,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一首词,把孤独写得淋漓尽致,惹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