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必皇后的才华出众,她设计了哪些服装与饰品?

对察必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自宋以来,历代帝王、后妃、文臣、武将喜欢令宫廷画师将自己的肖像绘制出来,以流传百世。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朝代,这个时期肖像画具有强烈的写实特征,由于统治阶级的倡导,宫廷肖像画逐渐繁荣,在整个绘画发展史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宫廷画家,主要负责画帝王皇妃们的肖像,《元代帝后画像册》中的《察必皇后像》是一幅最具个性特征的人物画像,堪称是我国古代肖像画史上的传神写实典范。

察必皇后神态雍容华贵、温和笃定,面容丰满、白皙红润、丰颊高颧、眼睛细小、目光和善、朱唇薄绵、微抿而似笑非笑,平直的一字眉,都是典型的蒙古族女性的形象。

电影《蒙古王》中,成吉思汗在挑选妻子的时候很重视,脸要圆,就像宽敞的湖泊一样;还有眼睛要小,传说眼睛大的女孩,邪恶会进入的其中,那样的话,她就会被谎言蒙蔽,见到不存在的东西。显然,这个时候的蒙古族对女性的审美就是以细小的眼睛,宽大圆润的面颊为美,具有典型的民族审美特征,这样的审美在《元代帝后像册》中也可以得到证实。

察必皇后不仅有勇有谋,更是才华出众。据史料记载,元朝的蒙古帽本无前檐,元世祖打猎常感到阳光耀眼,有一次就将此事告诉察必,察必就在帽前缝了一个檐,元世祖戴上后大喜,以后就成为蒙古帽的定式。她还为元世祖改制一件长袍,没有衣襟,没有袖领,前短后长,两边各缀一排扣袢,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比甲”,便于骑马射箭,当时人人争相效仿,成为时装。

在元代帝后像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此时的蒙古族对朱色十分喜爱,高级大官服多用红彩鲜明织金锦,且沿袭金代制度,从花朵大小定品级高低,下级办事人只需用檀褐色罗绢。平民一般禁止用龙凤纹样,禁止用金,禁止用彩。由此可以看出,在元代蒙古族服饰尊卑、等级分明,庶民在衣着的款式与颜色上都不能僭越。此时的元代,红色不单单是颜色,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察必皇后头戴高耸细长的冠世在当时称为“罟罟冠”,意为“已婚妇女所戴的冠帽” ,还有姑姑,古固等译名。罟罟冠,高两三尺,用纸筒、竹筒或桦树皮筒制成,筒外报着色彩鲜艳的丝绸、纱布或丝绒,缀有花朵,珠子等饰件,并插上孔雀毛或野鸡毛。

《南重殿再像考·引永乐大典·析津志》记载:“罟罟,胎用凉竹,外以大红罗幔之。上等大、次等中、再次等小。用大珠穿结龙凤楼台之类,饰其前后,再用珠缀长条缘饰,方弦掩络其缝,又用小花朵插戴,有金十字用以安领筒,插以鸡尾。冠后插染有五色翎毛,如飞扇样。又以大珠环盏之,以掩其两耳。环是做大塔型的葫芦式,然后再用大长帛御罗帕重系于额。”这样细致的描绘更清晰的向我们展示出元代帝后的御制冠帽是如此的繁杂,从侧面也反映出服饰在此时的装饰性被放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