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棉花之前古人是怎么御寒的 棉花又是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棉花,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吴承恩的《西游记》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讲述的是师徒四人经历了千辛万苦历经磨难取得真经的故事。孙悟空在五指山下被压了将近五百年,经历可严寒酷暑,在被解救之后与唐僧牵手对视的那一刻眼里也是泛其感恩的泪花,随着两人的感情的升温,唐僧也为了孙悟空缝制了虎皮衣裙来驱寒。可他并不知道孙悟空的仙凡之躯并不惧怕寒冷。

说起驱寒保暖,古代在没有棉被棉衣的情况下是怎么来抵御严寒呢?这就要说起到前棉时代了,唐僧是唐朝的僧人,而历代朝廷的排序是唐宋元明清,在明朝之前棉花是极其匮乏的,古人们别说穿棉衣,棉花都很少见。他们都是利用丝、麻、葛还有像唐僧一样缝制动物皮毛老抵御寒冷的冬天。

在原始社会时期,驱寒保暖的利器非动物皮毛莫属。《礼记·札记》中记载:未有丝麻,衣其羽皮。这话的司仪就是在丝麻出现之前,人们是利用动物的皮毛过冬的,而到了先秦时期麻葛类植物才开始出现。虽然这种麻葛的价格很便宜,但是抵御严寒的效果却非常的差。史记《韩非子》中记载:冬日鹿裘,夏日葛衣。足可见动物的毛皮是非常的抢手。不过这些毛皮貂绒价格昂贵,直到现在依旧是价格不菲,大户人家自然是恩恩爱有嘉,对于贫民百姓家也只能选择葛衣了。

难道古人们冬季只穿一件葛衣就能够御寒?其实不然,毕竟单薄的葛衣不能够保暖,他们会往葛衣里面填充丝絮来保暖。这种丝絮叫做“缊”,显然这种物质正是因为不是高档货才能被普通老百姓们接受。我们熟知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就有记载: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真是这种一般的卖相才能被老百姓们接受,毕竟价格贵了谁买得起,一份钱一份货。

想必您一定会有疑虑,不是古代在汉朝时期就有了棉花吗,而且《后汉书》里面就有关于海南岛上贡棉花的记载,为什么他们不选用棉花作为衣服的填充物呢?其实在汉朝时期棉花的种植被抑制在了南方,在宋代的时候随着栽种技术的发展,才使得棉花的产业走向辉煌,而使棉花辉煌的便是黄道婆。黄道婆一生贫寒,无奈之下流亡海南岛,在这里其讲棉纺技术和针织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全新棉纺技术。此种技术纺织出来的棉絮异常柔软,保温效果出众,一直延续到元朝,元朝《农书》中就有记载。

虽说汉朝元朝棉花已经有生产由于其价格高昂始终没有走进平民百姓家,直到到了明朝,名承元朝的制度,朱元璋上任之后大举推举棉纺产业,在农耕地税等政策上大力扶持棉花的种植,逐渐开始棉花和粮食桑蚕并驾齐驱享有同等地位。从洪武年间,棉花正式的走入到了平民百姓家,而此时的古人们才有了一件像样的御寒衣再也不用穿着缊袍大衣了。

而如今棉衣棉服已经是人们冬天必不可少的物件了,这还要感谢当年黄婆的引进,不然棉纺的产业一定不会发展的这么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