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贾宝玉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贾宝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不求上进,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心,但却对万物抱有一片热爱之情,对生活充满美的体悟。
其实若从宝玉的无担当、懦弱、不负责任、不上进、滥情这些来看,他确实挺招人嫌的。无论是对金钏,对晴雯他的所做所为都称不上是一个正面形象的人。
而宝玉他作为一个贵族公子,在那个男权社会能欣赏女孩子的美丽与才华,对自己喜欢的女孩事事上心,对生活充满美的体悟,对真善美这类美好的事物充满一颗真心,也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人们喜欢贾宝玉的原因。
其实,贾宝玉的性格与他的原生家庭息息相关。
有人不喜欢贾宝玉原因之一是享受着家族给他的庇护,从小锦衣玉食却不学无术,将来到了贾府衰败之时无能为力。而恰恰是出生贵族这一点是贾宝玉这个人物存在的物质基础,若是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条件,而是投胎到农民家里整日为生计奔波劳累,也不可能有贾宝玉的这种生活情操。
而贾宝玉的家庭条件又决定了他必然是一位纨绔子弟。其实贾家是有培养人选去考科举做官来维持自家的贵族生活,被选中干这件事情的人是他的哥哥贾珠。从他娶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就可以看出这是在为贾珠日后的做官之路在铺人脉。但不幸的是贾珠不到二十岁就死了,这对贾府,对贾母,对王夫人,对贾政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贾珠的死为后来贾宝玉的无拘无束生活环境和无忧无虑童年时光创造了条件。
宝玉这个衔玉而诞的人自幼便有贾母的宠爱。作为贾母宠爱的孙子就表明在贾府内上上下下都不会得罪宝玉,而他的父母碍于贾母的威严,也不会对宝玉过于严厉。这便是宝玉成为纨绔子弟的土壤。
从家族的角度看,贾珠已死现在最适合科举的人选非宝玉无疑。但是王夫人不会再像从前那样用严管贾珠的方法再管教宝玉。因为若是宝玉出现意外,人到中年的王夫人是禁不起再失去一个儿子的打击的。
宝玉的生死关乎她在贾家的地位,她的婚姻,她未来的生活处境。若是宝玉真有个好歹,其后果不是她能承受的。所以她也不可能再严加管教宝玉,只能从侧面敲打。
再说贾政,若是王夫人不管宝玉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处境。那么贾政对宝玉的不管是一种人到中年回忆自己潇洒青春的一种无奈与理解。
贾政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诗酒放诞之徒,也是个熊孩子,从贾母的一句话中“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可见其顽皮程度。
而贾政对宝玉的放纵,一来是政事繁忙,二来也是因为中年人对于回顾自己十几岁青春的理解。三来也是对命运无情的无奈。
他明白宝玉是怎么想的,明白为官不可能清洁廉明,想要庇护一个大家族,在朝堂之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抛弃原本的价值观,要学会见风使舵,要学会人情世故。这一点可以参考贾雨村。
贾雨村在办第一件人命官司的时候,听了薛蟠的所作所为。不由得大怒,想要捉拿薛蟠拷问,但是一听见门子一番解释之后,权衡利弊之下还是放弃了之前的想法。选择卖薛家一个人情,为日后官场铺路。
贾雨村在进官场之前也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年,但在面对官场的现实之后,利用职位贪污,不会与上司搞好关系,而被上司寻了个空子革职。
这是十几岁的贾宝玉和十几岁的贾政都不曾面对过的现实,年少时肆意张扬,对官场黑暗不屑一顾,视贾雨村之流为“禄蠢”。但人到中年,为了维护家族,不得不进入官场变得浑浊,必须放弃以前的那种高尚的理想,才能在官场混下去以保护家族。
这是贾政作为过来人的一个经验。同时也正因为明白十几岁贾宝玉的这种思想,所以贾政也并没有因贾宝玉喜在内帏厮混而过多批评,更多的是批评他不求上进。因为贾政明白,宝玉并不是淫魔色鬼,而只是单纯的欣赏女子的才华与美貌。
这一点与王夫人刚好形成一个对比,因为不理解宝玉的心态,怕宝玉被这些女孩子们带坏,将来变成一个酒色之徒,因为疼爱宝玉,所以不敢多加制止宝玉本人,而只是在有人告密和出事之后从外部约束,治标不治本。
三来贾政对宝玉的放纵也与他本人早年的经历有关。年轻的时候放浪任性,后来浪子回头,好好读书,本想着考取功名维护家业,却不想自家老爹临终时遗本参上,得了一个主事之衔。十几年的努力,与心中的抱负瞬间化为泡影。
正是由于家庭的管教不严,环境宽松,宝玉毫无意外的长成了一位纨绔子弟。同时也正因为富足的家庭条件滋生出了他对生活,对美丽事物的欣赏与热爱。
自小在贾母宠爱和父母的放纵下的贾宝玉也自然而然的长成为一名纨绔子弟,拥有着纨绔子弟们共同的特点。拥有富裕的生活不愁吃穿,在富足的生活之下对身边美的事物抱有一片真心。所以贾宝玉这个人物有人欣赏有人喜欢有人批判有人厌恶。
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贾宝玉是不一样的,自然产生的情感会有所不同,评价自然也会不同。
富裕的生活与宽松的家庭管教是他成为纨绔子弟的必然。他个人对于生活美好事物的热爱也是这种富足的物质条件提供给他的。同样富足的物质生活也给了他懦弱的性格与纨绔子弟的作风。
他没有责任心,不敢承担责任,也是因为从小锦衣玉食,有贾母的溺爱,他不需要去承担责任,也没有机会去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他最多的体悟就是对美好事物消亡的一种虚无感,无力感,挫败感。这是他对于贾府衰亡的提前感受,而富足的生活是没有办法也没有条件让宝玉明白贫穷的痛苦无奈,所以宝玉在这个年龄阶段对贾府衰败的感受也仅止步于此。
他从未体会过没有钱的生活,他的日常用品极尽奢华和美的艺术,他可以为讨好他心中美丽的女孩将这些艺术品撕碎打烂而毫不在意。他心中对于这些奢侈品毫不珍惜,因为他毫不在乎,他心中在乎的是他珍爱的青春少女心里高兴。
他的家庭条件决定了他不需要担心这些奢侈品的价格,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基本生活,他出生开始那一刻就决定他从来不需要担心这些东西。就算他有所担忧,但他的性格不允许他多想,他会想方设法的逃避这些问题。不考虑,不在意,这是那个十几岁的孩子所做的一道与现实世界的围墙。所以他也不会懂挣钱与管钱是多么的不易,所以他才能说出“无论如何也短不了咱们的”这样的幼稚话语。
可惜书的结局,贾宝玉在经历他必然会面对的贾府的落寞,亲人的冷血,爱人的逝世之后,会对曾经那个十几岁的自己有怎样的看法,会有怎样的成长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那个十几岁的富家子弟贾宝玉。
而那个十几岁的锦衣玉食的贾宝玉,他懦弱,没有担当,毫无责任心,追寻一切美好的事物,热爱生活中一切有灵性的东西。
贾宝玉作为一个十几岁的贵族少年他很可爱,很窝囊,很活泼,很无用,也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