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知秀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这一次,可谓良将尽出,明朝初年著名的将领,几乎都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北伐”之中,例如汤和、冯胜、傅友德、王弼、杨璟、邓愈、李文忠、陈德、赵庸、华云龙、张兴祖等。
第二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众位将士仍在北方搏杀,在大军不断取胜的同时,出现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在此之前,这些将领各自帮朱元璋开辟一片地盘,每个人的手下都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大家互不统属。如今徐达、常遇春二人带着大家攻打蒙古兵,战线很长,各大将领免不了要相互配合。可大家配合的时候,难免会争夺指挥权,这就产生了矛盾。说白了,两个人级别一样,谁听谁的,需要上级决断。
徐达见状,立即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最终给大家下了一道命令:
“今定左副将军冯宗异居遇春之下,偏将军汤和居宗异之下,偏将军杨璟居和之下……协力同心,剪除余寇。”
这段史料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九》,朱元璋的办法简单粗暴,他把这些将领排个序,谁的名字在前面就听谁的。最高指挥官是大将军徐达,其次是副将军常遇春,排名第三的是冯宗异,第四的是汤和,第五的是杨璟……以此类推,这样就完美地解决了大家的统属问题。
这里,排名第三的冯宗异还有一个名字,叫冯胜。
在朱元璋心中,冯胜一直是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猛将,排名第三。事实上,在明朝初年的诸多将领中,除了徐达、常遇春外,冯胜的功劳也的确最大,只是,冯胜死得也最冤。本文,笔者通过史料分析,来和大家分享明朝开国名将冯胜。
一、兄弟奔滁阳,太祖心大悦
《明史·冯胜传》记载:
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又名宗异,最后名胜……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
冯胜本名叫冯国胜,又名冯宗异。明朝开国之后,因为朱元璋字国瑞,为了避讳“国”字,冯国胜这才改名为冯胜。在朱元璋最初的创业团队中,冯胜的表现远不及他的哥哥冯国用。
当初,朱元璋刚拿下定远,冯国用带着弟弟冯胜前来投奔,朱元璋见冯国用兄弟穿着儒生的衣服,还以为他是个文弱书生。不曾想,冯国用简单露几手,就震慑住了朱元璋。《明史纪事本末》云:
太祖大悦,俾兄弟皆居帷幄,预机密焉。
由此可知,朱元璋初见冯氏兄弟,大喜过望,从此把冯氏兄弟当心腹。
当时,李善长、常遇春、李文忠、邓愈都还没有投奔朱元璋,冯国用能文能武,是不可多得的帅才。朱元璋在野外行军打仗,夜里睡觉的时候不让其他将领靠近,唯独留冯国用在帐内护卫,二人感情很深。可惜,冯国用只跟了朱元璋7年,在绍兴之战时病逝了。朱元璋非常痛惜,明朝开国后,朱元璋率先追封冯国用为郢国公。王世贞曾说:
冯国用不死,其在韩公、岐阳伯仲乎?
意思是说,如果冯国用不死这么早,明朝开国后,他的地位不在李善长、李文忠之下。
天不假年,明朝开国后的富贵,冯国用无福享受,然而,他的弟弟冯胜却继承了兄长意志,一直辅佐朱元璋。《明史》云:
国用之卒,子诚幼,胜先已积功为元帅,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意思是说:冯国用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冯诚尚且年幼,冯胜这个时候已经凭借自己的军功做了元帅。朱元璋便让冯胜继承兄长的职位,掌管自己的亲军。
也就是说,冯胜并不是纯粹继承哥哥的职位,他凭借自己的打拼,也坐到了元帅的位置。
二、义军遣骁将,千年“探花郎”
冯胜在朱元璋称帝前,几乎参加了朱元璋所有大型军事行动。1360年,龙湾之战,陈友谅率领大军攻打南京,朱元璋采用刘伯温的诱敌之策,用康茂才诈降,引诱陈友谅到龙湾。在龙湾,朱元璋设置两层埋伏,第一层负责人是冯胜,第二层负责人是常遇春。待陈友谅入围,冯胜一马当先,直接冲向陈友谅的中军,史载“胜攻其中坚,大破之”,陈友谅大败,冯胜尤不过瘾,他一路沿江逆流追赶,先拿下太平,再攻下陈友谅麾下的安庆,一路追着陈友谅跑了300多里,可谓锐不可当!
在鄱阳湖之战中,冯胜更显其勇,他率队冲锋,舍生忘死。陈友谅灭亡后,冯胜又随徐达攻打张士诚,在平江之战中,冯胜将张士诚打得不敢露头,最后论功行赏,“功次平章常遇春”,即,在灭吴之战中,除了徐达、常遇春,冯胜的功劳最大。
在朱元璋的定位中,徐达是运筹帷幄的帅才,常遇春是攻城拔寨的悍将,而冯胜则是不怕死的骁将。只是,在名将如云的明朝初年,有徐、常二人的存在,冯胜注定是“千年老三”。但反观冯胜之后,邓愈、李文忠、汤和、傅友德、廖永忠都不是泛泛之辈,所以,冯胜虽然是排名第三的“探花”,但也位列“鼎甲”,那些“二甲”、“三甲”的进士,难以望其项背。
三、皇帝“亲骨肉”,将军毛病多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根,明朝刚开国的那几年,朱元璋还是一位“知恩图报”的君主,由于冯胜投奔朱元璋的时间较早,而且冯胜的哥哥冯国用也战死沙场,所以,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冯胜享受了最高的尊荣。
朱元璋当时一共封了6公28侯,其中,冯胜和徐达、常茂(常遇春之子)、李善长、李文忠、邓愈一样,被封为公爵。冯胜被封为宋国公,食禄三千石,赐免死铁券。
当时,朱元璋在诏书上是这么说,《明史·冯胜传》云:
封宋国公,食禄三千石,予世券。诰词谓胜兄弟亲同骨肉,十余年间,除肘腑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混一。
朱元璋说,冯胜兄弟俩就像自己的亲骨肉一样。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拉拢功臣的最佳方式除了封赏以外,就是联姻。朱元璋把冯胜的长女许配给常遇春之子常茂,把次女许配给周王朱橚,把冯胜的侄女(冯国用之女)许配给了沐英。
要知道,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子,而常茂是太子朱标的大舅子,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这三桩联姻,意味着冯胜和朱元璋的利益牢牢绑定在一起,坚不可摧。
可能有人会问,冯胜打仗如此勇猛,又如此得朱元璋信任,朱元璋为何总把冯胜列在第三位,冯胜难道就没有资格和徐达、常遇春比肩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明史》的记载中,徐达、常遇春是没有败绩的,而冯胜不仅毛病多,而且还有几次失败。举两个例子:
其一,《明史·冯胜传》记载:
高邮守将诈降,胜令指挥康泰帅数百人先入城,敌闭门尽杀之。太祖怒,召胜决大杖十,令步诣高邮。
这件事发生在朱元璋征伐张士诚的时候,冯胜奉命攻打高邮,结果误中敌人诈降之计,损失好几名参将。朱元璋大怒,召冯胜回南京,打了冯胜十军棍,并且让冯胜从南京步行回高邮。
冯胜当时也算是德高望重,朱元璋这么做,让冯胜倍感羞愧。
其二,《明史·冯胜传》记载:
九月,帝召大将军还,命胜驻庆阳,节制诸军。胜以关陕既定,辄引兵还。帝怒,切责之。念其功大,赦勿治。而赏赉金币,不能半大将军。
洪武二年,徐达带领众将北伐,朱元璋召徐达回京,徐达把大军交给冯胜,只身回京。徐达临行前交代冯胜,一定要按兵不动,等自己归来。结果徐达刚走,冯胜就自作主张,宣布退兵。朱元璋听完后大怒不已,最后念其功大,没有治他的罪。但给冯胜北伐的赏赐却少很多。
可见,冯胜虽然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家,但他远不如徐达稳重,毛病还不少。这也是朱元璋把冯胜放在徐、常之后的原因。
四、老将皆逝去,两战已封神
冯胜一辈子征战无数,虽然毛病不少,但在明朝开国之后,冯胜还是通过两次大战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第一战是靠和元朝名将王保保(扩廓帖木儿)打出了名声。洪武三年,朱元璋授冯胜为右副将军,跟着大将军徐达一起出师北伐。冯胜带领西路大军,负责进攻陕甘之地,冯胜在定西之战中,大败扩廓帖木儿,俘虏敌人与战马数以万计。
王保保可不是个软柿子,因为在一年前,王保保在河北刚刚把汤和打得找不到北。汤和也算一代名将,冯胜明显略高一筹。
冯胜这一战之所以能得到朱元璋极大地认可,还有一个原因,《明史》云:
“扩廓在和林,数扰边。帝患之,大发兵三道出塞……是役也,大将军达军不利,左副将军文忠杀伤相当,独胜斩获甚众,全师而还。”
也就是说,当时明朝的大军兵分三路,中军有徐达带领,左路由李文忠带领,右路是冯胜,结果由于王保保指挥得当,徐达没能取胜,李文忠也没讨到便宜,只有冯胜这一路大胜。冯胜不仅打了大胜仗,还带着两万俘虏、十几万头牛羊大摇大摆地回来了,看的徐达、李文忠一阵眼馋。
有徐达、李文忠的对比,冯胜这一仗可谓大出风头。所以说,冯胜宋国公的爵位,不是大风吹来的。
如果说上面这一战,冯胜是威震三军的话,接下来的第二战,可就封神了。
洪武二十年,北元任命纳哈出为太尉,召集20万蒙古兵侵犯明朝边境,纳哈出是元朝名将木华黎的后代,打仗很有一把刷子。朱元璋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兵北伐。
要知道,在洪武二年,常遇春在班师回朝的途中病逝;洪武十年,邓愈在征讨吐蕃后病逝;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洪武十八年,大将军徐达病逝。朱元璋放眼望去,当初“开国六公”能打仗的人,也就剩下冯胜了。于是,朱元璋下令,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带领傅友德、蓝玉、常茂,率军20万北征。
这一战的过程比较复杂,但结果很乐观,因为纳哈出被冯胜劝降了。《明史·冯胜传》载:
胜遣观童谕之乃降,得所部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辎重互百余里。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冯胜带着20万大军风风火火地赶到关外,大家都以为,即使冯胜能取胜,那也要“自损八百”。结果冯胜不费一兵一卒,竟然把20万敌军全部招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大将风范。
在徐达等人去世之后,冯胜本就是功劳最大的武将。再加上冯胜的这次大胜,更奠定了冯胜的威望。然而,冯胜不知道,当时朱元璋已经60多岁,年老多疑,朱元璋在认可冯胜的同时,也对冯胜的能力感到恐慌。
五、帝王多猜疑,功过后人评
在中国封建帝王史里,朱元璋的成就虽高,但他也是最多疑嗜杀且刻薄寡恩的一位。
朱元璋在《大明律》中规定“防臣下揽权专擅,交结党援”,这就是朱元璋独具匠心地首创了“奸党罪”,什么是奸党,朱元璋说了算。
明初,因“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被安上这个罪名被杀的人,数不胜数。
想当初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封了6公28侯。六公之中,诸如徐达、常茂、李文忠、邓愈等都是身体不济病死的。而李善长确实是罪有应得,与想要谋反的胡惟庸过从甚密,在知道胡惟庸谋反计划后隐瞒不报,这才被朱元璋杀掉。
然而回过头来会发现,六公之中,只有宋国公冯胜死得最冤枉,最憋屈。冯胜是怎么死的,史书说不清楚,朱元璋也没说冯胜到底有什么过失,总之,在洪武二十八年,冯胜被朱元璋赐死。
《明史·冯胜传》记载:
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言下之意即朱元璋年事已高,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当时冯胜在诸臣之中,功劳最多也最大,也最让朱元璋忌惮。但冯胜丝毫不懂朱元璋的心思,肆意妄行,很多次因为小事情让朱元璋十分不爽。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逝,朱元璋悲痛欲绝,最终决定传位于年幼的朱允炆。如此一来,朱元璋此前的种种设想都被打乱。第一,此前给朱标准备的将领不能用了,例如蓝玉。第二,有一些老将,朱标或许能驾驭,但朱允炆恐怕驾驭不了,这些人也不能留了,例如冯胜、汤和。
于是,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定远侯王弼等十多位勋贵被牵连。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立即下了两道命令,《明史·冯胜传》和《明史·汤和传》分别记载“蓝玉诛之月,召(冯胜)还京”,“疾小间,复命其子迎(汤和)至都”。
意思是,蓝玉被杀后,朱元璋召冯胜与汤和到京城。不过,冯胜和汤和的情况不太一样。冯胜当时在山西练军,大权在握,而汤和已经久病,告老还乡。朱元璋这个时候召二人回京,很明显是想把这两位猛将放在眼皮子底下,以便监视。
汤和是聪明人,他患了“失语症”,不仅不能说话,而且一张口哈喇子就流一地。《明史·汤和传》云:
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
即,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朱元璋最后召见汤和,用手摸着汤和,与汤和谈及往事,汤和说不出话,只顾不停地给朱元璋磕头。最后,朱元璋见汤和如此,只得厚赏汤和,让他回乡。次年,汤和病逝于老家凤阳,善终。
反观冯胜呢,他被朱元璋召回京城后,虽然没有太过张狂的举动,但他的种种是非却被御史挖掘了出来。《明史》云:
会有言胜多匿良马,使阍者行酒于纳哈出之妻求大珠异宝,王子死二日强娶其女……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是:在冯胜招降纳哈出后,有人弹劾冯胜藏匿了许多蒙古战马。而且,冯胜还派人趁喝醉酒去敲诈纳哈出之妻的珠宝。蒙古王子去世的第二天,冯胜便强行纳其女为妾。
当时朱元璋正要抓冯胜和汤和的把柄,汤和虽然有“装病”之嫌,但他给朱元璋留下了“不堪大用”的印象,最终返乡终老。而冯胜当时虽然年老,但仍身强力壮,指挥三军,毫不费力。当这些罪状送到朱元璋耳朵里的时候,朱元璋没有心思去调查罪状是否属实,因此,冯胜的死期就到了。
所以说,冯胜在打仗方面虽然比汤和要猛得多,但在人生哲学方面,和汤和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另外,促成冯胜之死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冯胜的二女婿朱橚。朱橚作为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棣的同胞弟弟,他最初被封在开封。明朝的藩王,没有皇命是不能离开封地的,但是,朱橚却偷偷离开开封,去了凤阳一趟。而那段时间,冯胜也正好在凤阳。
朱元璋对几位年长的皇子一直心存打压,朱橚不仅违抗圣旨,还有可能和执掌兵权的岳父见了一面,这让朱元璋焉能放心?
洪武二十八年,在汤和病逝之前,朱元璋下旨将冯胜赐死。不仅如此,朱元璋丝毫不念及往日情谊,在诏书上还添了一句“诸子皆不得嗣”。
意思是,冯胜虽然被赐死了,冯胜的儿子都不能继承他的爵位。如此一来,明朝宋国公一脉,从此在勋贵家族中消失。
通过笔者的分析来看,冯胜虽然憋屈,但只要朱元璋已经生了猜忌之心,冯胜之死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汤和的情商。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日者列传》中说:
“道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道德越高尚,则越安全,权势越高,则越危险。其实,冯胜的遭遇,并非偶然。只要封建社会有朱元璋这样的君主,就会不断出现各种“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