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是东汉末年权臣,废少帝立献帝,东汉名存实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都城发生动乱之后,董卓在北芒山立下了救驾大功,开始掌权。董卓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实力大增。废杀汉少帝及何太后,拥立汉献帝刘协即位,出任太师。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受到袁绍、曹操、袁术等关东诸侯的讨伐,退守长安,自封相国,册封郿侯。
对于董卓来说,是历史上著名的权臣。在此基础上,董卓不仅除掉了汉少帝和何太后,还杀害了多位东汉朝廷的大臣,这也是他遭到天下诸侯讨伐的重要原因。那么,问题来了,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后,杀害了哪些大臣?
一、丁原
丁原(?—189年),字建阳,泰山郡南城县(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南武城村)人。东汉末年的著名官吏。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丁原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中平五年(188年),丁原出任并州刺史,屯兵于河内郡。他亲近、善待吕布,又派遣张杨、张辽等人到东汉都城任职。换而言之,对于吕布、张辽等名将,曾经都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丁原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带兵进入洛阳,担任执金吾。谋划诛杀十常侍,事情败露,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死于宫中。不久之后,董卓率军进入都城洛阳,欲兼并丁原的部众,遂诱使丁原所信任的吕布将丁原杀害。因此,非常明显的是,丁原之死,董卓自然是幕后的主使。在吞并丁原的部下后,董卓的实力得到明显的增长。而这,促使其能够和袁绍、袁术、曹操、孙坚等人相较量。
二、张温
张温(?-191年11月5日),字伯慎。东汉末年南阳穰县人。官至司隶校尉、太尉,封互乡侯。对于张温来说,曾经为董卓、孙坚、陶谦等人的上司,奉命讨伐韩遂、边章、北宫伯玉的叛乱,威震天下。中平三年(186年),东汉朝廷于长安拜张温为太尉,这促使张温成为第一位不在朝廷的三公。同年,张温受征召回京师。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中平四年(187年),张温因未能平乱被罢免官职。初平二年(191年),当时张温为卫尉,并不与董卓结交,为董卓所怨恨,所以董卓诬蔑张温与袁术私通,于十月初一在市街上将张温拷打致死。对此,在笔者看来,早在东汉末年,张温作为董卓的上司,曾经有机会除掉董卓。当时,张温的部下孙坚已经看出了董卓的不臣之心,所以建议张温惩处董卓。但是,张温犹豫不决,不仅让董卓逃过一劫,最终自己也被董卓击杀。
三、袁隗
袁隗(?-190年5月10日)字次阳。豫州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省商水县一带)人。袁隗是东汉太傅,安国康侯袁汤之子,袁逢之弟,袁绍、袁术之叔。在东汉末年,袁隗曾担任太尉、太傅等官职,这自然是朝廷重臣了。对此,董卓一开始篡夺大权的时候,并不敢拿袁隗怎么样。但是,后来因为袁绍、袁术等人起兵讨伐董卓,后者一怒之下,就将袁隗杀害了。对此,在笔者看来,袁隗在朝廷拥有众多门生故吏。所以,董卓除掉袁隗之后,无疑会让自己更加众叛亲离。
四、袁基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袁基身长俊朗,温文尔雅,官至太仆。对于袁基来说,父亲安国宣文侯袁逢死后袭安国亭侯。由于袁绍、袁术率领关东诸侯发动董卓讨伐战,因而和袁隗等仍居洛阳的汝南袁氏二十余族人受牵连,遭董卓杀害。从这一角度来看,袁绍和袁术,自然对董卓恨之入骨了。
五、扰龙宗
东汉末年,御史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知道除佩剑,董卓借题发挥,下令将其活活打死。换而言之,扰龙宗并没有明确反对董卓,只是因为后者想要立威,就将其除掉了,这自然让董卓留下了残暴的骂名。
六、何颙
何颙(?—190年),字伯求,南阳郡襄乡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末年名士。东汉末年,何颙担任相国长史。董卓执掌大权后,逼迫何颙为长史,他托疾不接受,与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同谋划诛杀董卓。荀爽去世,何颙因别的事被董卓收捕,忧愤死去。
七、周毖
周毖(?~190年),又名周珌,字仲远,凉州汉阳(治今甘肃甘谷县)人。东汉末年大臣,豫州刺史周慎之子。对于周毖来说,举孝廉出身。董卓执掌大权时,周毖深得信任,担任吏部尚书,推举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人治理州郡。曾任侍中、尚书、督军校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周毖为董卓所杀。
八、伍琼
伍琼(?-190年)字德瑜,汝南郡(今河南驻马店市汝南县)人。东汉末年大臣。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伍琼曾担任城门校尉,为董卓所信任。伍琼曾建议董卓册封袁绍为勃海郡的太守,结果,袁绍遂以勃海郡为基础起兵反董卓。并且,伍琼曾推荐的冀州刺史韩馥,也举兵讨伐董卓。因此,董卓怀疑伍琼出卖了自己,所以将其处死。
对此,在笔者看来,伍琼、周毖很可能没有背叛董卓,这主要是因为董卓遭到了天下诸侯的讨伐,从而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不过,不管怎么样,草菅人命的董卓,已经是人心尽失了。而这,自然为王允、吕布联手除掉董卓奠定了基础。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初平三年(192年5月22日),司徒王允施展反间计,董卓被部下吕布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