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唐诗人张籍的一生,他有哪些代表作?

张籍,字文昌,和州乌江人,唐朝中期诗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是韩愈的大弟子,他的乐府诗和王建齐名,并称为“张王乐府”。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贞元初年,他和王建一起在魏州学诗,后来回到和州老家。贞元十二年(796年),诗人孟郊来到和州,拜访张籍,二人结成好友。

贞元十四年(798年),张籍离家北游,路过汴州时,在孟郊的介绍下认识了韩愈。韩愈的政治见解和文学主张,都对张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称张籍为韩门大弟子。韩愈担任汴州的进士考官,积极推荐张籍。贞元十五年(799年),张籍在长安考中看进士。

元和元年(806年),张籍调补太常寺太祝,和白居易相识,两人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张籍担任太常寺太祝十年,他家境贫寒,又患了眼病,差点失明,所以后人称他为“穷瞎张太祝”。

元和十一年(816年),张籍转任国子监助教,眼病初愈。后来又调任秘书郎。长庆元年(821年),在韩愈的推荐下,张籍出任国子博士,随后改任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年),他再次回到国子监,担任司业。所以,世称他为“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他的乐府诗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还着意提炼结语,往往能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比如这首《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沉郁,写一个老农在苛捐杂税的重压之下,只能靠拾橡实填饱肚皮,表现了农民在租税剥削下的悲惨生活,并和富商大贾的奢侈生活对比,反映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关心民生疾苦,能够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这继承了以杜甫为代表的唐诗中的现实主义传统。

张籍对杜甫的诗歌非常喜爱,据冯贽在《云仙散录》中记载,张籍曾因为迷恋杜甫诗歌,曾经把杜甫的有名诗作一首一首地烧掉,烧完的纸灰拌上蜂蜜,每天早上吃三匙。有一天,一个朋友来拜访他,看到他正在拌纸灰,很是不解,就问道:“张籍,你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烧掉,又拌上蜂蜜吃了呢?”张籍说:“吃了杜甫的诗,我便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了!”好友听了哈哈大笑。

张籍的诗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比如客居洛阳时所作的这首《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全诗一气贯成,明白如话,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游子浓郁的思乡之情。王安石评价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唐时期,各地藩镇割据,他们为了扩充势力和扩大影响,常常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中炙手可热的一位,他是平卢淄青节度使,还有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势力强大。有一次,他对张籍示好,希望张籍能够投入到他的门下。对此,张籍写了一首著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来回答: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具有双重含义,在表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实际上却是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