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爆发根源是什么?藩镇问题为何没有解决?

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安史之乱的爆发根源是唐王朝的藩镇体制。唐玄宗为了强化边疆的力量以达到其开拓边疆的目的,对兵制进行了改革。唐朝前期的兵制是府兵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府兵制日趋崩坏,为了满足玄宗从朝日益增多的战争需求,玄宗在开元年间实施了对京师禁军和边镇军队的募兵制改革。开元二十五年唐廷:

“令中书门下与诸道节度使,各量军镇闲剧审利害,计兵防健儿等作定额,委节度使放(於)诸色征行人内及客户中招募,取丁壮情愿充健儿长任边军者,每岁加於常例,给田地屋宅。务加优恤,使得存济。每年逐季本使具数报中书门下,至年终一时录奏。“

节度使渐渐有了募兵、征兵之权。

玄宗时期的节度使本就拥有更多职权,募兵制与节度使制度结合起来,藩镇就具有了”独立“的倾向。所谓”节度使“在玄宗之前在辖区、执掌方面并不明确,和以前的都督、大总管并无本质的区别。但在开元年间节度使制度正式被确立下来,这一时期节度使在数量和职权上都有所发展。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张:

“初,节度与采访各置一人,天宝中始一人兼领之。”

采访使是”道“的监察长官,处于监察长官向地方长官过渡的阶段。不久,节度使皆行使采访使之权:

”唐世於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采访处置使,治於所部之大郡。既又改为观察,其有戎旅之地,即置节度使。“

如安禄山叛乱之前除了持节充平卢节度使外,还兼度支、营田、陆运、扦(押)两蕃、渤海、黑水等四府经略、处置、平卢军摄御史大夫、管内采访处置使等,其中“支度使”掌管地方的财政,“营田使” 则掌管地方的营田和屯田。可见,节度使在玄宗时期已经逐步掌握了地方的军政财之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由于中央军力量空虚,唐廷也基本是用”藩镇来消灭藩镇“的方法来平乱。先是安西、北庭系统封常清、高仙芝六万大军在洛阳的战败,又有陇右、河西系统哥舒翰十五万大军的潼关失守,最终郭子仪、李光弼凭借五万朔方军成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中流砥柱。同时,在内地设置大量藩镇,以令其自发阻击安史叛军。

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的问题没有解决,藩镇权力反而更重。对于唐廷而言,只有听命藩镇和拒命藩镇的区别。尤其是为了安史叛军余部而设置的河朔三镇,成为唐代中后期战争的核心问题。

唐代中后期的历史基本就是与藩镇互搏的历史,在体制内部朝廷与藩镇已经形成了一种平衡,不管是削弱不听命的藩镇还是要应付外部的战争,都需要依靠藩镇的力量,不管愿意不愿意,藩镇已经成为唐王朝的支柱之一。而如果要强势削掉所有藩镇,则听命的藩镇也会叛乱。

由安史之乱以及藩镇问题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还有宦官专政。唐代中后期,由于皇帝对领兵的将军缺乏信任,所以就派出宦官作为监军,以为天子耳目。代宗时期的李辅国曾执掌兵权、相权,全面执掌朝政,在代宗除去李辅国后,又重用宦官鱼朝恩。德宗在”奉天之难“之后,对众将失去信任,再度启用宦官执掌禁军。

宪宗为唐代中兴之主,但仍然宠信宦官吐突承璀,使之主导征讨成德镇的军事行动。让宦官掌握军权是安史之乱以来各种体制被破坏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起初对于权宦还能较为轻松的除掉,但是自宪宗之后,宦官既掌握”枢密“,又掌握禁军,左右朝政,甚至可以废立皇帝。

除此之外还有朋党之争。朋党之争一般认为起源于元和三年(808年)的制策案,同样是为了削藩宪宗有意扶持了许多文臣为自己的决策顾问团。之后在对藩镇主张用兵和反对用兵上形成了两党,李党主张用兵,牛党反对用兵,两党相争愈演愈烈。

藩镇与中央最后谁也不是真正的赢家,中央致力于削藩,在削弱藩镇的同时,自身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最后受损的是双方的力量,可以说,“藩镇”导致唐朝的整体力量都在下降。

藩镇并没有因为唐王朝的衰弱而崛起,而是和唐王朝一起走向灭亡。黄巢起义捅破了这层脆弱的窗户纸,尽管黄巢起义平息下去了,但是至此中央失去权威,藩镇被新的力量取代,武将并起,全国割据,中国至此进入唐末五代,所谓皇帝,兵甲称雄者为之。

五代纷争几十年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继承后周的遗产扫灭群雄,统一中原,可宋太祖本身就是武将篡权出身,统一中原之后,慑于武将统兵对皇权的威胁,对武将的权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以限制,重点放在消除内患。可以说,安史之乱所暴露出的“藩镇之祸”甚至影响到了北宋军事体制的制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