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的西厂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西厂是明代特有的官署名字,全名“西缉事厂”。西厂是干什么的?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宪宗时为提升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以外加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统称厂卫,用宦官汪直为提督,其权利超出东厂,活动的范围自在明遍布全国各地。

西厂的组员和东厂一样全是由锦衣卫中选拨出来的,宪宗钦定西厂所领缇骑(即锦衣卫校尉)的总数要比东厂多一倍,又把东厂与锦衣卫的权力独揽起來,它的权力比东厂和锦衣卫更高。而西厂的职位是侦察民臣的言谈举止,并能够对案犯开展拘押、用刑,西厂又把牢房及其法庭混为一体,并且可随便拘捕朝中臣子,并不向皇上奏请。西厂做为一个寿命短的特务组织,前后左右仅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谷大用。

明初开设的内阁制,从仁宗时刚开始权利慢慢扩张,内阁首辅如同丞相,能够拟诏谕,帮助皇上解决国家方针大计,因此在阁臣相互之间进行了猛烈地角逐首辅岗位的斗争。阁臣互相倾轧,吏治日趋腐坏,政界受贿成风。英宗、景帝、宪宗等皇上一个个昏聩无能,长时间不视朝政,宦官乘机窃夺权势,因此诸臣和宦官相互之间为争夺势力也在尔虞我诈,统治集团矛盾激化斗争日趋猛烈。为了更好地维护保养皇权的高于一切和对臣宦推行合理的操纵,皇上便刚开始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控制方法,即开设特务组织,根据亲信心腹宦官密秘监督诸臣的言谈举止,因此西厂便应时而生。

成立契机

西厂的创立是十分偶尔的,成化十二年(1476年),起先京都内出現了“妖狐夜出”的神密案子,然后又有一个妖道李子龙以旁门左道蛊惑人心。那时候李子龙以“左道”驰名一时,在朝中有极多的心腹。在心腹的协助下,李子龙还有机会深入内宫,到万岁山等地观察。虽未明其真实之意,但相传李子龙欲意弑君,而且被锦衣卫校尉发觉,李子龙遂伏法。

那时候二十余岁的成化帝朱见深获知这事后,觉得四处都布满危险,因此大幅焦虑不安、敏感多疑,为了更好地防止差不多的事再次出现,朱见深十分想掌握宫外的民臣动向,因此令宦官汪直从锦衣卫中选拔人才乔装成普通民众,出宫伺察。汪直把握住了这一机遇,四处捕风捉影,收罗了许多所谓的“密秘信息”汇报给了宪宗。宪宗觉得这种信息很有价值,对汪直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要他持续做下来。

这一乔装成老百姓的侦察是不成气候的,因此宪宗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安排了新的内廷组织——西厂,西厂以汪直为提督,厂址建在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的军官主要是从锦衣卫中选拨,这种人再自主选置属下,短短的好多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其增加,其阵营乃至超出了老一辈东厂。

短命撤销

西厂创立,原本仅仅为了更好地替皇上打探信息,但汪直为了更好地升官发财,拼了命的构置大案、要案,其审理案件总数之多、速度之快、牵涉人员之众都遥远超出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在全国各地设下侦缉网,主要是打击目标是京內外高官,一旦猜疑某人,就马上多方面拘捕,事前无须经过皇上愿意,以后自然便是严刑逼供,争得把案子弄得越大越好。对一般老百姓,其一言一行要是稍有不甚,便会被西厂以妖言罪着重处置。

西厂只是创立五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成化十三年(1477年)五月,内阁大学士商辂及义兄万安、刘珝、刘吉上疏,历数汪直的十大罪行,觉得宪宗宠信汪直,导致“人心汹汹,各怀疑虑”;他们还特别强调,去年七月有妖怪伤人,如今的汪直用事,更是妖怪出現的灵验,要求宪宗摒弃西厂,废黜汪直,这般才可以安天意、回人心。宪宗接到奏折后为之吃惊,因此撤消西厂,解散了西厂的人员。

但沒有西厂的日子总让宪宗感觉缺乏安全感,一个佞臣戴缙在获知皇上思绪后,积极奏疏,大张旗鼓吹嘘汪直。宪宗大喜,马上恢复西厂,废与开之间,只间隔一个月。汪直复出后,更为严苛地审理案件,戴缙也得到晋升。

在自此的五年里,汪直领导西厂又办下了成千上万“要案”,将抵制自己的诸臣如商辂、项忠等一一剪除,他的势力也做到了极点。但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汪直极其膨胀的权利不得不造成皇上的警惕,在之后的权利争夺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都,西厂也随着解散。

正德复开

到了宪宗的孙子武宗登基后,大太监刘瑾当权,宦官阵营再一次盛行,正德元年(1506年),西厂复开,由宦官谷大用领导。搞笑的是,西厂与东厂尽管都受刘瑾的指挥,但彼此之间并不是相互合作,只是争名夺利,相互之间揭短。为了更好地改变这类状况,刘瑾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由自己直接统领,其职责与东、西两厂一样,但侦缉的范围更大,乃至包含东西厂和锦衣卫。一时间,锦衣卫、东西厂、内行厂四大间谍组织平存,缇骑四出,天下骚动。正德五年,刘瑾垮台,明武宗宣布撤消西厂和内行厂。西厂做为一个临时产品,就是这样在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