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虞世南所作,塑造了一个“君子之蝉”的高大形象

唐朝就有三首特别著名的咏蝉诗,被称为“咏蝉三绝”,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虞世南的《蝉》吧。

夏季最活跃的动物莫过于蝉,炎炎夏日的午后总会传来几处蝉声,嘤嘤不停,扰人午休。但若听不到蝉声又会觉得少了夏天的感觉,蝉对我们而言实在是既烦人又不舍。

蝉,雅名蜩,俗称“知了”,在夏、秋季鸣叫,声音响亮,吸树汁为食。它本是一种昆虫,但由于它常居高枝,古人误以为是靠餐风饮露为生;又因它体态娇美,声音连续悠扬,于是人们发挥想象,赋予了它优良的品质。诗人常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并往往托物言志,寄寓自己高洁的情怀。

“咏蝉三绝”,一首是虞世南的《蝉》,一首是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还有一首是李商隐的《蝉》。这三首诗都是托物言志,但写作风格迥异。清人施朴华在《岘佣说诗》中就认为这三首诗中,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是在借“蝉”来诉苦的,李商隐的《蝉》则是借“蝉”来发牢骚的,只有虞世南的《蝉》思想性最高,借蝉表现一种清正刚直的品质,塑造了“君子之蝉”的高大形象。

《蝉》

【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据说,虞世南这首《蝉》来历很不简单,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李世民宴请众多大臣,席间突然诗兴大发,让手下的大臣,每人写一首诗,当时的虞世南想都没有想,看到窗外树上的蝉,于是信手拈来,写下了这么一首经典的作品,而当李世民读到这首诗时,都连连赞叹不已。

这首诗的作者虞世南,字伯施,初唐时期政治家、书法家、诗人。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虞世南是历经南朝陈、隋、唐三朝的传奇人物,被唐太宗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古代关于咏蝉的文学作品很多,但是最早把蝉作为寄托心志的歌咏对象的,应当数这首诗。古人喜欢咏物,唐朝诗人也将咏物诗推向一个顶峰,技法纯熟、气象万千。虞世南的《蝉》,无论从创作时间还是艺术水平来说,都可以称作大唐的第一咏蝉诗了。

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出秋蝉鸣声的远扬。“流响”,指蝉的鸣叫声,着一“流”字,便写尽蝉鸣的流利婉转,悦耳动听。梧桐本为高树,因秋深叶落,枝干更见挺拔峭立,“疏桐”二字且与后面的“秋风”相应,在蝉鸣与梧桐之间,诗人巧妙地用一“出”字,将两者联系起来。这个出字妙在两点:一是点出秋蝉所依的是高桐,居高所在;二是生动地表现了蝉鸣声的响亮远扬。更为下面两句诗作好了铺垫,带动了全诗。

第三、四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则是在前两句的描述基础上来发出诗人自己的议论,为什么蝉声如此高远,不是因为有秋风的传送,而是因为蝉把自己放在了高洁之处。在这里,诗人发出这样的议论,也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人应该加强自我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品行,声名自然会远扬,而不是依靠权势地位来衬托拔高自己,应“饮清露”、“居高”而致远。

这首诗实际是借咏蝉以自咏,是诗人自身人格的生动写照。诗人用蝉低垂着嘴巴吸食晶莹露珠,以喻自己专注攻读典籍,从中汲取养分以加强自身修养;又借蝉清亮婉转叫声从梧桐枝叶间传出,以喻自己言行高尚;三、四句则借蝉栖身高雅,芳声远播,以喻自己其所以受人推崇,并非是由于他人的阿谀吹捧,而是立身净洁、注重道德修养所致。

这首诗将描写和议论融为一体,把自然之景和诗人主观之情冶于一炉,所选题材虽小,其思想却蕴藉深沉,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