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李颀所作边塞诗,揭露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李颀,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七言歌行尤具特色,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都有往来,诗名颇高。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中国,无论是在哪个朝代都有其特有的文学领域。而诗歌作为我国古典文学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被世人所宠爱,尤其在盛唐时期,诗歌更是达到了不可逾越的境地!大量的诗界才子出现在那个朝代,致使唐诗在整个古典文学领域里都拥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即使文学发展至今日,唐诗依然被当作重点,出现在文化教育领域!

在盛唐,产生无数一流文人,各个身怀绝技,他们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而作为盛唐文人中的一员,李颀是文坛的精英,他是一位视野广阔的诗人,诗歌题材广泛,用文字记录盛唐文化的繁荣。

李颀年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

李颀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其中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多描写军旅生活。此借《从军行》旧题,以古喻今,借汉讽唐,故加一“古”字。本诗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玄宗好大喜功,犹爱拓边,加之边将骄奢,故战争接连不断。李颀以此诗写了边塞征戍生活的艰辛,以讽刺统治者轻启战争。

开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二句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接着“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二句写边塞景象的肃穆和凄凉。夜幕降临,军营中开始巡更,传来敲击铜制刁斗的声音,单调而有几分凄凉,还断断续续传来了琵琶的弹奏,穿插着几声胡雁的哀鸣。

接着“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二句极写塞外荒凉和寒冷。意谓在塞外看到的只有万里野云,不见城郭,连绵的大沙漠上不断地下着雪。

接着“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二句意谓每夜飞过胡地的雁都在哀鸣,当地的胡人都因战争艰苦而落泪,远来的汉族士兵的苦痛也就可想而知。

最后“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四句把军人的伤怨之情推到近乎绝望的境地。边地艰苦,又归家无望,玉门关被阻塞,只能随将帅去拼死战斗,最终是战死或病死,埋骨边地,只有葡萄等作为战利品贡奉朝廷。

《古从军行》主题虽归结于揭露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归结于反战思想,但整篇境界壮阔。诗的前几句看似平淡,但却步步为营,扎扎实实,为的就是写出最后一句的点睛之笔。而诗中叠字的使用更是出神入化,诗人共用了4组叠字,不断加强语气,让全诗充满了张力。所以明代邢昉在《唐风定》评价说:“音调铿锵,风情澹冶,皆真骨独存,以质胜文工,所以高步盛唐,为千秋绝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