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唐代刘眘虚所作,诗人寻访隐居者而作

刘眘虚,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在当时负有盛名,为后世留下许多优美诗歌,《全唐诗》中收录了15首。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昚虚所作的《阙题》吧。

诗和远方,是当代人的向往。那些藏在诗词里安宁、温暖的生活,一直让读者念念不忘。那些诗词描述的诗情画意,更让人心驰神往。

说到“诗情画意”,很多都会想起唐代山水诗人王维,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对王维的评价)。可是,在《唐诗三百首》中,除了王维之外,还有一位超级冷门的诗人,他写了一首五言律诗,一共八句,全是如诗如画的句子,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的“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成流传千古的名句。这首如诗如画的精彩唐诗就是刘眘虚的《阙题》。

刘眘虚曾经活跃在盛唐诗坛之中,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精选盛唐二十四位名诗人作品234首,其中刘眘虚作品有11首。清代蘅塘退士编辑的《唐诗三百首》共收录全唐77位著名诗人诗歌310首,其中就有刘眘虚的作品《阙题》。由此可见,刘眘虚诗歌在璀璨的唐诗中,也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据资料显示,刘昚虚在盛唐时代,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经和李白、杜甫、王昌龄这样的大诗人齐名,而且和孟浩然的交情也非常的深。他八岁就能写文章,还曾经给皇帝上书,受过皇帝的接见,被拜为童子郎,那可是享受俸禄,有政治待遇的头衔,比现在的少年大学生厉害多了。

但是,刘昚虚成年之后却非常非常的恬淡,不爱慕荣华富贵,专门喜欢结交和尚道士一类的世外高人,官也只做到县令就英年早逝了。所以留下来的诗只有十多首,后世知道的人很少,但是就在这十多首残存的诗里,就有这首《阙题》诗,什么是阙题诗啊?就是连题目都丢掉的诗,可是即使连题目都丢掉没有了,却一直被广为传颂。

《阙题》

唐·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首诗大约是诗人寻访隐居者而作。全诗以“春”字为主线,句句写景,即景生情。隐者所居是一座深山中的别墅,诗一开头就给我们一个高雅清虚的印象。

首联“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二句,写诗人初进山时所见的景象。入山而“白云尽”,寻春而“青溪长”,就是说通向隐者别墅的道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山势的峭拔;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诗意,颇多相似之处。进而又说,在距离别墅不远处,有一条伴随着山路而清澈的溪水。因为青溪与山路相陪伴,故知路长溪也长。一个“春”字,点明季节,唤出了春花春草。“长”字双关,既说溪水悠长,又指春色悠长。

颔联“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二句,作者认为,如果能够时时看到落花从水里流过来,时时闻到落花的香气,就会时时感到春天的长在。用一“远”字,跟“青溪长”呼应,既是从远处流来,也是流向远处,见得山区春意之深。从这里,反映出作者幽闲的心情,他没有从落花流水里感叹春天的消逝,反而从中感到春天的长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作者喜爱山中景色,不仅桃花盛开是可爱的,就是落花流水也觉得可爱,反映他喜爱山区的心情。

颈联“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描写朋友隐居的别墅。只见门前高树掩映,空无一人,一条道路直通山里。“闲”字是专对山下而言,表现主人与尘世的隔绝。其实门并不闲,从门前道路看,主人经常步入深山,进出频繁,他是一位爱与山林、自然独处的隐士。这一句把上面优美的山景与主人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诗人跨进门去,看到满院的杨柳,一间读书堂深深地隐没在柳树之中。看样子主人还是一位爱好读书的人,大概经常在堂前静坐,凝神观书吧。他能看什么书呢? 当然不会是策论、兵书之类,也许是《庄子》,或者是陶渊明的诗集吧?在深山中翻阅这类著作,真是太有意味了。整个住所的气氛与山间的环境溶成了一体。

尾联“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描写别墅光与影。映,是名词,阳光的意思,如“山岗有余映,岩阿增重阴”,“交柯溪易阴,反景澄余映”等。幽映,隐约的日光。每,是“每当”的意思。白日,就是白天的意思。清辉,指太阳光透过柳树,在衣服留下的影子。这两句是说,这里每天都有太阳透过树叶照下来,可以见到阳光但又荫凉,置身其中感觉都很舒服,心情很舒畅,很适合人的清修与读书。全诗行文至此戛然而止,似意犹未尽,又留下思索的空间,更添韵味。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因而这首诗余韵萦绕,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