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秦统一六国后,占据燕国和赵国北部的全部疆域,如此秦与北部地区就连在一块,边疆的安全就出现了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由于秦之上郡、陇西等边境地区也是时常遭受匈奴袭掠,对关中、对咸阳造成间接性隐患,所以,秦灭六国后,自然就开始重视北部的防御。当时与秦接壤的少数民族,除匈奴最为强大外,还有月氏和东胡,但匈奴单于头曼是一世霸主,雄心勃勃以武力征服月氏和东胡,驱赶至燕山以东和祁连山以西地区,就成为了北方最强的一股势力。当然了,秦国也不是吃素,秦也是通过“武力”统一六国,对于匈奴的入侵,秦国也是全军列阵,以战代守,以击解围。
早在秦未统一六国之前,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无不受到匈奴部落的入侵,边境的安危也就解定了人民百姓的安全,甚至时常处于朝不保夕的状况。除了当时原赵国的将领李牧,能够与匈奴抗击,其他国家几乎无力抵抗,在战略上任何方面都是处于被动消极的情况,直到秦统一六国后,秦王政这才将被动化为主动。
△赵国大将李牧
秦王政于公元前215年,亲自出马巡视边境,对匈奴制定了作战策略:其一:从内地移民充实边境地区,开发边境地区的经济,以增加战争的人力和物资的补充;其二:修筑从内地通往边境的道路,为粮食的运送提供保障;其三:连接秦、赵、燕之长城,使之成为绵亘不断的防护屏障;其四:加紧战争准备,收复失地,彻底战胜匈奴,永保边疆巩固。
秦国采取了秦始皇的战争策略,为战争的需要奠定了基础,作战计划也有了具体的方向。首先,把侵占陇西河套的匈奴,赶到贺兰山脉与狼山山脉以西。其次,将那些侵占赵边境地区的匈奴,驱赶到赵筑长城以北。最后,秦军主攻河套地区,双管齐下,进击河套北部和河套西南地区,渡过黄河,直奔贺兰山方向。
秦始皇215年,蒙恬受命于秦始皇,率领30万大军战于匈奴,蒙恬亲自率主力,迎战匈奴顺利占领河套地区。为何蒙恬出师如此顺利?其一:蒙恬实力毋庸置疑,被誉为号称:“中华第一勇士”匈奴岂能抵挡?其二:秦军突袭,河套地区兵力有限,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因此,秦兵威之猛,对匈奴进行了有效的打击,赶至了北方。至此,秦、赵原边境全部被收复,秦驱逐匈奴之战胜利结束。
△蒙恬率领军队攻打匈奴
秦始皇以绝后患,蒙恬加固长城
“中华第一勇士”在“中华英雄”的带领一下,蒙恬收复了原来被匈奴占领的地区,重新设立了九个原郡,郡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之五原,共设置44个县。秦始皇之所以要这样设立,就是为了巩固后方的领土,以保证地区的正常治安,人民百姓能够过上稳定的生活,让国家走向强大。
△秦设置的郡县
当然了,秦始皇想到的不仅是这些,他想到的是以绝后患,防止匈奴席卷重来,命蒙恬加修长城。于是,就有了蒙恬修筑高阙沿阴山山脉至云中原赵国之长城,并且还有新修的榆中长城,将这一片地段联在一块,经过多年的修筑,这才有了现在所见的“万里长城”。为此,长城在蒙恬的加固之下,秦朝的隐患也得以消除,长城也就逐建成为了秦北一方,绵延巍峨的防御屏障。
总结:
秦驱逐匈奴,采取了由内而外的策略,先将内部打通到边境,道路、物资等,包括内地的人员,如此即可及时预防匈奴的入侵。而蒙恬在抵抗匈奴入侵当中,起到了军队实力上的震慑,加以秦始皇命其修筑修筑长城,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国家的稳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