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允炆和朱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允炆当初没有逃跑的话,而是坐在皇宫中等着朱棣的话,朱允炆的下场会是什么?朱棣敢不敢动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是明代一大疑案,至今已经600多年,依然没有证据确凿的定论。
《太宗实录》中记载,朱棣攻陷京城后,朱允炆自焚于皇宫中,这是朱棣一脉的明代官方对外的说法。野史认为朱允炆是出家为僧了,流传最广的则是他逃到明代统治不到的海外,朱棣组织庞大的船队让郑和数次下西洋,为的就是搜捕朱允炆。
真相究竟是什么,谁都无法确定。反正朱棣一到南京,朱允炆的踪迹就没了,生死不知。
由此衍生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朱允炆哪都不去,也不自杀,就坐在皇宫大殿中,朱棣敢杀他吗?个人认为,这问题得分两种情形:
一种是有很多人在场,那么朱棣绝不会杀朱允炆。
古代做什么都讲究师出有名,有点理想的山贼土匪都不会二话不说闷头就抢,往往要给自己包装出个替天行道的模样,披上层侠义的外衣,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眼里,这些人说不定还是侠客。
朱棣也不例外,明明是抢侄子的江山,为什么叫“靖难”?因为“靖”指平定,“靖难”代表着平定祸乱。意思是说,他这不是起兵造反,而是侄子身边有奸臣需要铲除,他是遵照朱元璋时期定下的规矩履行藩王的义务,是在帮侄子的忙。
这么一来,朱棣就站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小老百姓一听,哦,这是皇帝和皇叔的家务事,燕王不是叛乱朝廷,那没事了,不必非得帮着朝廷抵御燕军。
甚至很多朝廷官员,对燕王也不是很排斥,带路党多得很,比如给朱棣打开南京城门的南军大将李景隆。尽管在李景隆心中,也清楚朱棣是在挂羊头卖狗肉,但有“靖难”这层遮羞布,背叛起建文帝来也就不那么过意不去了。
可以说朱棣之所以成功得那么快,和他一开始就找准了“市场定位”是很有关系的。假设他直接说朱允炆不是个合格的君主,今天我要推翻他自己当皇帝,受到的阻力会大上许多。
完全能想象,倘若没了“靖难”作为起兵的合法性依据,某些想打酱油、两边不得罪的朝臣,肯定得硬着头皮帮助朱允炆,否则就是对大明不忠。
但这就代表着,朱棣不能伤及朱允炆性命,甚至必须得善待朱允炆。因为他起初对天下人说了,不是谋朝篡位,是靖难,如果下令杀朱允炆,就与之前的人设不符,定然受到来自朝野的非议、指责。
通常得位不正的皇帝,对自己的名声更为在意。
比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上位后,为了表明兵变的合法性,便在史书上大加修饰,给人基本的印象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嫉妒李世民,要千方百计整死这个兄弟兼开国大功臣,所以李世民才不得不“正当防卫”。
所以,朱允炆若是在群臣的簇拥下坐在龙椅上,将自己置于公众视线中,正面对上朱棣,朱棣必不敢动他,最多想办法逼迫他禅位,性命无忧。惋惜朱允炆没想明白这一点。
另一种是只有朱棣的心腹在场,方便搞靖难之役的这帮子人封锁消息,那么朱允炆万无生理。
咱们都了解,所谓的“靖难”,实质上是叛乱的另一种表达。
朱棣所说的奸臣,具体是指朱允炆的亲信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这两人大约读书读傻了,朱允炆才继位就撺掇着他削藩,提出的建议简单而粗暴,引起宗室极大的不满。
按“靖难”的思路,斩杀齐泰、黄子澄之后,朱棣就应该回兵藩地北京,这才是忠君爱国的好藩王。但这可能吗?辛苦一场只为了杀两个大臣?朱棣答应,他手底下的人也不答应。
也就是说,朱棣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夺朱允炆的帝位。在他的角度,一个死去的朱允炆,才是他的好侄儿,弄死朱允炆最适合他的利益。
这种情况下,若是朱棣及其心腹遇上朱允炆,如果能确保杀他不会被外头的朝臣百姓了解,朱棣一定会下手,不会留他过年。
朱棣绝不希望在公开的场合与朱允炆碰面,碰上了,他可就尴尬了。朱允炆一服软,朱棣就不能不和他上演一出叔侄情深,到时还怎么搞?撕破脸皮吧,用心营造的形象没了;维持和平的表象吧,当不上皇帝。
顺着这个思路一扩散,朱允炆的结局令人不寒而栗。他真的是自焚吗?他真的逃走了吗?无论哪一种,都是朱棣所期望的。如此,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上大明皇帝的宝座。
咱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朱棣早已派人潜入皇宫,刺杀朱允炆。为了不让人怀疑到自己身上,又制造出朱允炆还活着,但早已逃出皇宫的假象。至于是出家还是出海,那就看各人想象力了。
虽然自古都有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说法,可仔细一品,会发现这太像欲盖弥彰。假如朱允炆真逃了,一个无兵无权的下野皇帝,值得朱棣这么忌惮?投资这么多钱财,是嫌国库太丰盈吗?
所以,公众场合朱棣不敢杀朱允炆,但私底下没什么不敢的,而且很可能早就杀了,只是不想背负诛杀血亲的罪名,才刻意放出朱允炆还活着的风声。
郑和下西洋,的确就是为了“通好他国、怀柔远人、宣扬国威”,进而表明他这个皇帝当得比朱允炆更好。至于找朱允炆这种说法,不过是朱棣为了从侧面说明自己没杀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