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无用武之地,是因为宋朝的重文轻武吗?

赵匡胤在建宋时,就颁布了重文轻武的政策。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武将进行了压制,虽然在历史之中,宋朝一直被贴上柔弱不能自理的标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这并不意味着宋朝时期存在的诸多文官都是一无是处的普通书生。在学生的课本当中,经常会出现辛弃疾的诸多诗作,而他也是宋朝之时文武双全的全才。

他作为朝廷深得皇帝重视的文官,在军事战略方面也极具才华,更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但大多数有抱负,有才华之人,都难以得到皇帝的重用,辛弃疾便是如此。

辛弃疾与其他文人相同,遭受了国破家亡的遭遇。在辛弃疾很小的时候,便明白自己生活的国家动荡不已,经常会遭受金人的攻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意识,发誓自己长大之后一定要收复河山稳定局势。

一、辛弃疾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

自从靖康之变发生之后,宋朝的政权就到了濒临破碎的地步。好在关键时刻宋徽宗的第9个儿子赵构南渡,将国都定于河南商丘,建立了又一宋朝政权,史称南宋。

但怎奈赵构这个人没有过多的抱负,他的所思所想就是为了延续自己曾经所享受的荣华富贵。所以在面对外族侵略之时,他采用的一系列政策不过是逃跑而已。

在赵构看来只要能够离开是非之地,便是自己掌握政权生涯当中最大的贡献。但怎奈辛弃疾是一个热血青年,自打他一出生之时,就背负了国恨家仇。

宋朝注重文官,而辛弃疾也凭借着他惊人的天赋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在辛弃疾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替国家伸张正义,收复失地,打败那些肆无忌惮的侵略者。

辛弃疾在22岁的大好年华之时,就亲自带领50名骑兵冲进金军大营,随后在几万人的队伍当中将叛徒捉拿,于是这样一来,辛弃疾的名声就越来越大,而曾经臣服于金兵脚下的士兵,也回归到了宋朝的怀抱当中。

二、辛弃疾的为官之路

诚然,除去赵构之外,南宋时期的其他君王还是非常有政治头脑的。或许是经历了靖康之耻,南宋的统治者清楚的明白,想要在天下占有一席之地,坚决不能做,只知道躲藏的缩头乌龟,只有绝地反攻才能够捍卫主权。

但在某种程度上,南宋统治者还是受到了重文轻武这一制度的深刻影响,所以尽管星期即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再回到南宋之后,也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在辛弃疾最开始做官的十年当中,仅仅是担任一些地位极为卑微的官职,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机会施展自己远大的抱负。

但尽管如此皇帝的冷漠,仍旧没有打消辛弃疾报效国家的念头,他心中一直怀揣着恢复中原统治的热情以及希望,而且这份理想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深深的扎根在辛弃疾的心中。

1194年,宋宁宗继位,他打破常规追封岳飞为王,并削去了秦桧身上的所有官爵,连同秦桧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与其他君王不同的是,宋宁宗是一个敢想敢做之人。

自从他继位之后,便大肆鼓舞臣子讨伐金人,一时之间,宋朝的朝廷之上响彻了兴师北伐之声。1203年辛弃疾64岁,但却被朝廷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的官职。

虽然当时的辛弃疾早已经垂垂老矣,但埋藏在他心中多年的梦想终于得到了施展的机会,为了能够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辛弃疾还写下了名垂千史的六州歌头。

然而当辛弃疾跟随一众将领兴致勃勃来到战场上之后,却发现所谓的北伐之战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在这次对抗开始之前,朝廷也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经验老道的辛弃疾立刻发现了其中的玄机,立刻上朝拜见宋宁宗,极力劝阻宋宁宗能够三思而后行,千万要做好万足的准备。如若轻易率兵出征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诸多不利的后果。

但怎奈宋宁宗一意孤行,执意要按时北伐,结果可想而知,在双方的对抗当中,宋军大败。而这次失败也彻底打消了宋宁宗的一番热血。

为了能够确保手中的荣华富贵,宋宁宗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开始讨好金国,甚至直接效仿宋高宗曾经的所作所为。谁在朝廷之上主张抗金,他就会将谁斩杀。

辛弃疾得知此事之后,内心愤慨不已,每天在家以泪洗面,最后含恨而终。或许对于辛弃疾来说,他一生当中的所有希望都是为了收复中原,而宋朝的皇帝却一个比一个不争气,也致使辛弃疾所有的付出付之东流,最后只能怀揣着苦闷之情,离开人世。

纵观辛弃疾的一生,他一直在主张抗金,并不惜余力的参加抗金活动。但是那宋朝的统治者却个个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虽然辛弃疾有着一腔热血,但却无处施展自己多年来的才华抱负。英雄暮年,壮志未酬,尽管心中的熊熊烈火从未熄灭,但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却彻底寒了忠臣的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