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战争史上,时常发生屠城的惨烈事件,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发生屠城的行为。屠杀平民,不仅会引起民愤,失去占领区的民心,还可能使战争形势反转。这是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193年秋,曹操的父亲曹嵩来寻曹操,当时曹嵩路经徐州时,被陶谦的手下将领杀害,曹操得知此事后,心中愤怒,于是派兵进攻徐州,以向东南扩展势力。陶谦自知不敌曹操,于是他退守郯县,据城坚守。不久后,曹操军粮尽,于是他撤围回军。等到第二年夏天,曹操再一次征讨徐州,在这一次征伐徐州的过程中,曹操所过之处大肆杀虐,他经过的城池一度“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此番屠杀,曹操杀尽男女数十万人,城中一切生灵都被屠杀殆尽,泗水为之不流,至此徐州数地一片荒芜。除了屠徐州外,曹操还有数次屠城的记载,比如屠柳城,屠宛城等。而同一时间的刘备却从来都没有屠城的记载。曹操曾多次屠城而刘备却没有,是因为刘备仁义吗?
事实上,屠城很多时候都是有一定的军事目的,单纯以杀戮为目的的屠城确实存在,但并不多,毕竟百姓乃是立国之本,仅靠杀戮是无法让政权或者势力成为国家。因此一般的屠城会有不少的原因,比如劝降遭到了拒绝,等到攻破城池后很可能会屠城。不过这种屠城一般不会将人尽数屠杀,而是屠杀坚决抵抗的人,以此来立军威,从而让敌对者知道抵抗和投降的下场是完全不一样的,并以此来鼓励大家不要抵抗,比如后来淮南三叛中,诸葛诞被屠就是这个原因。
除此之外,城池被打下之后却不想占领的,有可能会面临屠城的危险。比如孙权就曾做过类似的事情,毕竟在没有实力长期占据的情况下,侵略者会选择将城池毁掉,不让他人获利,同时也会尽可能的迁走百姓,并将不肯迁移的百姓诛杀,避免这些人成为敌对者的生产力和兵源。最后一种情况就是粮食短缺,当粮食已经短缺到不得不牺牲名声来抢夺百姓的粮食,否则军队就活不下去的时候,百姓受不了压迫自然会反抗,在这种时候就必须杀人以震慑人心,当年董卓手下的李傕和郭汜就曾这么干过。
曹操在徐州确实屠杀了不少人,不过在《陶谦传》的记载中,让泗水为之不流指的是陶谦的败兵,而这段记载在曹操的《武帝纪》中也是十分含糊的,因此可以推断是曹操杀降了。因为杀降也是很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即便是曹操的本纪也不愿过多提及。曹操当时之所以会杀降,主要是因为曹操所带的粮草已经不多了,正因如此,曹操只能靠杀降来度过难关。不过从长期的利益来说,只要是正常进攻城池,自然是希望攻陷城池后要占据这里并进行治理,因此屠城是很不明智的,而且绝大多数的攻城战都带有收取人心的举措,比如吕蒙夺关羽的江陵,曹操平定河北,刘备入川都是如此。
刘备之所以不屠城,是因为刘备所有的军事行为均不满足屠城有收益的条件,在徐州,刘备要收买人心,要长期占据,自然不会屠城;在新野,刘备没办法在刘表的眼皮底下做屠城的事情;而在占据荆州南部四郡后,刘备本是要立威的,然而当时四郡根本没有人抵抗,自然不需要杀人立威。入川时,刘备在雒城遭遇了顽强抵抗,但如果刘备在攻克雒城后屠城,当时刘备军中大部分都是蜀川的军队,此时屠城将给刘备的军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刘备不会屠城。
笔者认为,刘备之所以不屠城,与是否仁义没有什么关系,这只是因为他每次占领城池后,不满足屠城的条件,毕竟屠城对他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