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解的身世如何?为何能被列入《游侠传》呢?

中国古代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广交人脉,言出必信,行侠仗义,在史书中常载于《游侠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从先秦至汉初,社会动荡,权力更迭,是游侠活跃的鼎盛时期。战国时,平原、孟尝、信陵、春申四公子所养之士多属此类。后有燕之勇士,为太子丹推荐荆轲刺秦的游侠田光;身为鲁人,却以侠闻的义士朱家;再到汉兴以来先后名噪一时的田仲、剧孟,都曾给社会风向甚至中国历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但这类人,大多为无业游民,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所作所为也大都只虑个人所想,时常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韩非子有言:“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将这类人归于五蠹之一,属于社会不安定因素,世人对其的评价也呈两极分化。而文中要讲的郭解,也是汉武帝时代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大游侠,其言行引领一时。

在当时人们心中,仰慕郭解的人敬他行事公正豪迈,厌恶郭解的人恨他残暴野蛮。电视剧《汉武大帝》中,郭解与阴谋造反的淮南王女儿刘陵有染,被塑造成已个不臣之人。那真实的郭解何许人也,究竟是遗祸社会的巨蠹还是伸张不平的豪侠?

要谈郭解,先说他的家世。郭解的外祖母是汉初女相士许负。她曾在楚汉战争时成功预言时为魏王豹侧室的薄姬(汉文帝刘恒的母亲)日后会是天子之母,后又看出绛侯周勃之子周亚夫日后的命运。依靠过人的天赋和能力,许负19岁时便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雌亭候。而郭解的父亲也是汉初志于任侠的豪士,在汉文帝时期因事被逮捕处死。应该说,家世背景是郭解走上游侠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郭解此人,短小精悍,不爱饮酒,从少年时即展现了他性格中阴狠的一面,稍有不如意,便要动手杀人,因此受过他伤害的人很多,仇家也无数。少年郭解,一如某些电影中的古惑仔一样,和朋友不惜性命血报私仇,乃至作奸犯科,行强盗窃贼之事,藏匿亡命之徒。更有甚至,私自铸假钱,掘人坟墓,劣迹斑斑。也所幸他运气不错,遇到无数次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却常常能逃脱。

按理说来,这样一个人,无论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人人喊打的社会渣滓,郭解何能日后成为颇受人敬仰的豪侠?这一切,源于他成年后的转变。

逐渐成年的郭解,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约束自己的言行。班固《汉书》云:

“及郭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但为人更加沉稳的郭解并没因此而磨灭自己的侠气,相反,他行侠仗义,急人所急但不求回报的的任侠之心更加强烈。

慢慢地,豪侠郭解的名望在当地响了起来,许多少年仰慕他,追随他。

某次,郭解姐姐的儿子与人饮酒,那人不善饮酒,数次勉强推脱,但外甥不依不饶,仗着老舅的威风硬要那人饮下,最后甚至掰开嘴强灌。老实人被逼急了,怒而起身,杀了郭解的外甥逃走。

郭解的姐姐事后将儿子的尸体不加埋葬掷于道旁,愤恨道:“我弟郭解还在时,这个人就敢杀了我儿子再大摇大摆离去,实在目中无人!”其想以此举动羞辱激怒郭解。后来杀人者主动找到郭解告以实情,郭解听后说道:“你没有错,错在我家小儿。”遂放走了他。这件事传出去,郭解的名声更响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卖郭解的面子。一次郭解外出,路人都回避以示尊敬,唯独一人,伸直双腿坐那瞅着他。郭解的宾客见如此无礼便想杀了那人,郭解拦着说:“别人对我不敬,那是我的德行问题,他有什么罪过。”颇有一点儒家士人的作风。

郭解的言行影响了一大批仰慕他的少年,少年们学他行侠仗义,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他们也私下瞒着郭解为其报仇,一时好勇斗狠之风甚嚣尘上,这也是郭解为人所诟病的原因,不约束自己的信徒,造成的恶劣影响愈演愈烈,最后甚至葬送了郭解的性命。

谈起郭解的覆灭,不免有些滑稽,令人唏嘘。为何说滑稽呢,因为这件事最直接的原因,还真的不在郭解本人。

此事得从汉武帝说起,汉武帝其人雄才大略,但有一点是很多皇帝的通病,就是追求方士,迷恋长生,对个人生死之事看得很重。武帝年纪轻轻就征募工匠开始修建自己日后的陵寝——茂陵。但当时茂陵地处西陲,略显荒凉,皇帝不想自己死后住的地方冷冷清清的,于是元朔二年夏,武帝“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想把有钱人迁到他的后土去热闹热闹,这就牵扯到了郭解。

本来,郭解父亲早亡,家里素来贫穷,完全达不到迁徙标准,但管事官员胆子小,不敢把他排除在外。时大将军卫青给郭解求情说他家不富裕,不属于迁徙的对象,却被汉武帝反怼一口:“解布衣,权至使将军,此其家不贫。”意思就是你一个大将军都能替他说话,还说他家贫?我们不知道郭解是真的能和大将军攀上点关系,还是卫青一时公正为他说话,史书未载不敢乱言,但在皇帝这里,这点不好的印象算是留下了。

好吧,迁就迁了,但郭解,还有他的追随者们一点也不低调。郭解出徙的那一天,众人夹道相送,礼物盈千上万。轵县有个叫杨季主的,他的儿子任县掾,怕场面太大控制不住便劝隔相送的众人,哪知道,郭解哥哥的儿子直接砍了杨县掾的脑袋。

进到关中之后,郭解也不消停,关中豪杰都来与他结交,而另一边,郭解的追随者们又杀了杨季主,还把杨季主来告状的家人杀在宫墙之下,嚣张至极,恶劣至极。

以武帝的性格,怎么可能容许天子脚下存在这么一个号召力和威信力如此之强,甚至大将军卫青都为他说话,而且如此胆大妄为之人?于是乎,逮捕郭解的旨意传了下去。

文书下达,郭解闻风而逃,但他和他的粉丝的作死行径依旧没有停下来。

逃亡期间,路上常有粉丝仰慕他的行为私自放他出关,而他一路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留宿一地便把自己的事迹告诉当地主人。很久之后追捕的官员费尽千辛万苦才终于逮到了他,可一审问,发现他犯下的那些罪要么是在大赦之前,要么确实是“不良粉丝”们干的好事,他的确多不知情,一时竟难以定罪。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武帝似乎也没什么绝佳的好办法,要杀郭解呢,好像证据确实不太够,而把他关着呢,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放过他呢,更不是汉武大帝的作风,值此踌躇两难之际,郭解的好粉丝们又送来神助攻。

还是轵县,还是那个地方,因为杨季主父子的事,当地人对郭解的改观都变差了。有个儒生,和众人谈起郭解时说道:“郭解一味作奸犯科,就不是个好人,朝廷为什么不将他定罪呢?” 郭解家的宾客听到这句话,便暗杀了这个儒生,还割下了他的舌头。

这又是一场性质极其恶劣的凶杀案,审讯官们拿着这个案子来提问郭解,要他说出凶手。其实也算郭解躺枪,他还在被关押着哪知道谁又犯事了,但人命关天,出了事总得有人担责,况且这件事根源在你。时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

“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不知,此罪甚于解知杀之,当大逆不道。”

你的粉丝在不经你授意的情况下就敢杀人,这不是更严重吗?于是,郭解被灭族。

一代游侠郭解,就这样在他和粉丝接二连三的作死行径下殒命。

郭解死后,“自是之后,侠者极众,而无足数者……曷足道哉。”在班固看来,郭解之后,后来的所谓侠者都不足言说了,无非是些“盗跖而居民间者耳。”

说回郭解,太史公司马迁曾评价他道:“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扦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言辞之中多有肯定之意。

但我个人认为,虽然以现代的价值观评价古代人物有失偏颇,但无论哪朝哪代,上层统治者莫不知以人为核心,下层的平民百姓也当懂得爱人敬人,凭此来看,郭解的评价不应偏向正面。

郭解作为一地名人,固然有慷慨相助,行侠仗义的正直之举,但他视人命如同鸡犬牲畜,以个人威望带动不法行为,眼无官府与法度,为非作歹,说到底,也还是自居高位去俯瞰苍苍黎民罢了。

至于他的仰慕者行为更甚于他,常因一句话取人性命,最终给他们的“偶像”带来灭族的后果,不免令人忍俊不禁。对于这种行为,我想说的是,社会自有社会的法制,任何打着偶像旗号,美其名曰为维护偶像的恶劣行为自然要受到监督与惩治。郭解因不约束自己的粉丝造成严重后果,说冤也不冤。现代社会之公众人物自当引以为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