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有哪些利弊?为何一直充满争议?

历史上对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一直充满争议。一方认为这个认可了宋真宗的功绩,因为它换来了北宋百年和平;而另一方却认为这是个耻辱条约,因为它放弃了北宋燕云十六州这一抵挡北方突袭的重要战略领地。那究竟这个条约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占尽优势的宋国

认为这个条约是屈辱的那部分人,是因为其中并没有要求辽归还燕云十六州,还要自己赔款。那我们就需要知道,当时的宋和辽依照双方的实力对比,到底宋有没有那个实力开战拿下燕云十六州呢?

契丹族建立了一个国家叫辽,当时的宋为了击败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便请求契丹帮忙。但契丹有条件,于是宋便把当时的便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顺利击败唐后,从此也落入了契丹之手。宋朝第二任皇帝赵匡义虽然很想把失地收复回来,但不幸都惨败。燕云十六州可是宋抵挡北方偷袭的最佳保障,所以从军事战略看这块领土必须要收回来。但辽军先动手了,此次辽军来势汹汹,一路攻打直击都城,于是一些朝臣主张南逃,宋真宗也担心挡不住,南逃的想法就在宋真宗心中就更坚定了。

但也有人反对,那就是宰相寇准,他认为此时不应该退,应该向前拼,最好御驾亲征到澶州督战。宋真宗虽然害怕,但还是信了宰相的话,鼓起勇气去了澶州。战斗力本来就不高的宋军,听说皇帝到了前线,士气大涨。辽军虽来势汹汹,但实际是孤兵深入,身后太多弱点暴露,如果宋军发现,随时会被宋军切断后路。

澶渊之盟

萧太后只看到了辽军的危局,忽视了自己这边的优势,不甘心没有功劳的她,选择了议和。宋真宗他打仗真的不行,根本不想管失地的事。缺少战略眼光的宋真宗,再听到萧太后的议和自然就同意了。在议和中,辽军知道了原来宋真宗是惧怕的,也急于求和,这么来看宋军明明有优势却没有看见。

虽然北宋作战能力没有辽那么优秀,但就像前面分析的那样,辽没办法再当时的情况消灭北宋。而且如果在北宋内部呆太久,万一宋军合围猛烈攻打,辽军被灭完都说不定,更不要说逃走了。于是,澶渊之盟就这么顺利的签订了。盟约的四条内容如下:辽国需归还瀛州、莫州等地;北宋每年给辽国银三十万银绢;宋为兄辽为弟,两国互约为兄弟国;双方边境开放允许经济贸易。

谈判前,宋真宗还对谈判使臣说:只要不割地,契丹就是索取百万钱财,都答应。辽军虽然有优势,但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太好,怕太明显暴露给宋真宗,但辽军又不愿错过这个机会,所以经过几轮讨论后,最终双方制定并同意了澶渊之盟这个条约。所以,澶渊之盟实际上是宋占尽优势而签订的,这怎么看宋都划不来,这难道还不耻辱吗?

优越的辽国实力

再来看看辽国的实力。辽国建立于公元907年,社会里有复杂的民族关系。为了更好管理民族,辽国把官僚体制分成了南、北面官两大系统。北面官负责管理契丹人和掌握军权,南面官负责管理汉人。北南面官都有枢密院和宰相府,自然南枢密院是隶属级别。这整个国家系统与北宋是不差的,可见辽国的政治体系较为完善,民族融合后,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稳定有帮助。

我们可以看到辽国的政治制度很优秀了,而另一个军事制度方面也是令人意外的。辽国虽是民族国家,但和汉唐时期的游牧民族已经完全不同了。辽国的军事制度可以分成这几个部分,首先,负责皇帝安全的宫帐军,属禁卫军;然后,辽国主力的部族军,是正规部队;其次,辽国各地的汉军部队是京州军,属国军。而且辽国还拥有幽州这一个大粮仓,可以说辽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宋军虽长期经历过战火,应该还算有经验。但北宋先天不足,领土内没有养马地,军资储备有所缺陷。加上随着皇帝的更换,兵权的变动,北宋整体战斗力是在慢慢削弱的。虽然赵光义开创了北宋的文治时代,但重文轻武直接导致多次战争失败,尤其在北伐过程中皆惨败。事实证明,北宋皇帝要没有决心,想从辽国手里夺回燕云十六州真的很难。而且如果战争失利,北宋将损失了大量军事物资,这些都只能通过提高赋税来获得。

《澶渊之盟》其中有一条是关于赔款的:宋国每年赔款辽国三十万银绢。宋真宗签订条约后,还沾沾自喜了很久,因为这比一百万可少太多了。但作为宰相寇准朝廷上的对手,发现这是可以借此打压寇准的好时机,于是设计骗宋真宗说这是个耻辱条约。宋真宗听信了谗言,觉得自己真的吃亏了,就真的把寇准贬官了。虽然对当时有很多财富的宋国而言,这些钱财不算什么,但白白拿出去,在普通大宋百姓眼里就是一种耻辱。

从当时的环境看,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对北宋外交来说,的确失败了;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宋能获得的利益远大于失去的。条约中有关于推进经济发展的规定,那就是开放交易,这对于当时商品经济发达的宋朝,真的是锦上添花,在对外交易中,每年从辽国身上就赚了八十万两白银的利润,填补赔款还有大量剩余。而且两国百年都没有战乱,这让边境百姓少吃太多苦,促进了两国的更加稳定的社会,所以这么看澶渊之盟是宋真宗的功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