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北京保卫战经过如何?最后是什么结果?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攻打明朝首都北京,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开始的一场首都保卫战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这次土木堡之失败,是明朝对外战争中少见的彻底失败,尤其当时所处的时代不是明末,而是仁宣之治后。所谓大难兴邦,正是土木之变,从新激起了大明的王霸之气,激起了众多将士的报国之志,这才有了之后的北京保卫战。

正统十四年,瓦剌在太师也先的统领下,大举南下,入侵大明边境。毫无经验的英宗朱祁镇,听信王振的谗言,随即决定御驾亲征。

事实上,当时朱祁镇所统领的二十万明军,都是精锐部队,战力并不弱,只不过因为王振的错误指挥,才导致了最后的失败。由于是皇帝亲征,部队也带上了大量文官、幕僚,这次失败让大量中央高级官员丢了性命,甚至导致官员队伍的断层。

史料记载:

“南行未三四里,敌复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贲矢被体如猬。”

二十万明军就在瓦剌的铁蹄下,土崩瓦解,辎重装备等损失殆尽,英宗朱祁镇也成为瓦剌的“座上宾”。虽说明军损失惨重,但好在王振也在乱军中被杀,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二、于谦统筹备战

正统十三年,于谦就升任兵部侍郎,兵部的二把手,三杨曾经很器重于谦,而于谦也因正直和卓尔不群的才能,位居高位。在王振利诱朱祁镇亲征之时,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曾经极力劝阻,但朱祁镇根本听不进去,随即在土木堡惨败。

好在邝埜多了个心眼儿,把于谦留了下来,给明帝国留下了最后的火种,于谦也不负众望,成为那个力挽狂澜的勇士。

国家危亡之际,朱祁钰临时摄政,有人就提出南迁,换言之就是逃跑。事实上,当时有不少大臣有此打算,只不过由于于谦的那一句:

“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这个提议才偃旗息鼓了,随即坚守京城被决定下来。

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新皇帝的任命,国不可一日无君,在群臣和于谦的强烈要求下,朱祁钰勉为其难地答应了,成为了景泰帝。

这个决定意义重大,它可以直接把朱祁镇判定为过期产品,瓦剌也就无法再利用朱祁镇来威胁大明王朝。于是下面一些措施才能有效展开,因为已经迫在眉睫,瓦剌大军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为了国家存亡,所有人都要飞速运转起来。

要想取得胜利,一方面是粮草物资,一方面需要调集军队,最重要的就是要激起军队士气。于谦首先命各地后备军队入京勤王,并要求守卫京城部队抓紧时间招募、操练部队。为了运粮入京,于谦还想到一个好办法,让勤王的部队,在路过通州的时候直接把粮食运到京城,可谓一举二得。

于谦被任命为“提督各营军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短时间内,于谦调集了二十二万各地部队,武器、装备、物资一应俱全。只剩最后那一项,也是最重要一项,于谦要想办法提高作战的士气。

很多将领提出在京城内坚壁清野,理论上来讲,这并非一个坏主意。而于谦果断拒绝了这个建议,因为现在的明军士气低落,土木之变已经把敌人传言成了三头六臂的怪物,如果一退再退,那必定是有死无生。

史料记载:

“都督陶瑾安定门,广宁伯刘安东直门,武进伯硃瑛朝阳门,都督刘聚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阜成门,都指挥李端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崇文门,都指挥汤节宣武门,而谦自与石亨率副总兵范广、武兴陈德胜门外,当也先。”

于谦选择出城迎战,在城外直接面对敌人的马刀,不仅是那些武将,为了激发士气,于谦也披挂整齐,亲自到城外迎战。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人在抱定必死的条件下,才能爆发出惊人的战力,于谦深知此道,于是他发布下一道命令: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这个命令便是有进无退、有死无生,只有杀光眼前的敌人,才有可能活命,撤回会直接被杀。于谦也发布了另一条命令,只要迎敌的军兵出城,城门就马上关闭,想回去根本不可能。将士们对于谦也是钦佩至极,皆愿以死效力。

三、死战不退

也先终于到了京城脚下,因为土木堡明军的不堪一击,他们认定大明的京城也将一触即溃,只是当他们看到严阵以待、军容整齐的明军士兵,他们忐忑了。在仅仅两个月时间,大明竟然再次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这实力可不是一般的强。

瓦剌大军首先在德胜门开始进攻,于谦在此之前就巷子中安排的大量的神机营军兵,等到敌军一到,火枪、砖头、弓箭就招呼上去。瓦剌的先头部队遭遇重创,也先的弟弟孛罗也在乱军中被杀,明军打了开门红。

也先当然不可能就此停手,他继续转向攻击西直门,孙膛率兵继续殊死厮杀,战况空前激烈,双方互相拉锯多次,明军损伤惨重,有后退趋势。此时,石亨的援军赶到,明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击败了这股敌人。

副总兵武兴和都督王敬坚守彰义门,武兴战死,而瓦剌部队也被击溃。明军和瓦剌足足在京城下拉锯了五天,太师也先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如果继续下去,他的部队将损失殆尽,于是也先下令撤退,

于谦继续派兵追击,直接把瓦剌人赶出了长城,这才算是作罢,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明帝国终究还是度过了这场危机,于谦厥功至伟。

此战中,于谦表现出空前的勇气、智慧和威信,他率领着这支“二线部队”,竟然打出了最好成绩,大地为之呐喊、山河为之震撼,于谦无愧为一代民族英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