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清代王府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时期的王府到底有多大?什么样的人住的地方能被称为王府?
首先,要清楚在清代哪些爵位的宅邸才可以称作王府!在清代,宗室的爵位共分十二个等级,这十二个等级依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这其中只有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的宅邸才能叫做王府,多罗贝勒以下的宅邸只能叫做府,而这些公侯以下,三品以上官员的宅邸,只能叫做“第”,一般官员的宅邸只能称为“宅”,平常老百姓的家就只能叫做家了。在一些清宫影视剧中,比如新版的《鹿鼎记》中,把鳌拜的宅邸叫做鳌府,另外像什么和府、纪府之类的,这些叫法都是错误的。
清代的封爵制度有两种,第一种叫做:世降一等,意思是子辈的爵位要比父辈的低一等,比如,老子是亲王,儿子就降到郡王,孙子则降到贝勒了。第二种叫做:世袭罔替,意思就是说,第一代不管是封亲王还是郡王,后代中总有一人能承袭第一代的爵位。如果承袭爵位的人犯了罪,那么这个爵位仍然可以由家族中其他的人承袭,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
据统计北京城内共建有40多座王府,这其中“铁帽子王”的府邸最豪华,最气派,清代总共封了十二位“铁帽子王”,其中有八位是开国之初立下赫赫战功封的,分别是:努尔哈赤次子和硕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和硕豫亲王多铎,舒尔哈齐第六子和硕郑亲王济尔哈郎,皇太极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第五子和硕庄亲王硕塞,代善长子多罗克勤郡王岳托,代善第三子萨哈璘的次子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另外四位则是在清代中后期的政治斗争中受封的,分别是:康熙第十三子和硕怡亲王胤祥,道光第六子和硕恭亲王奕祈,道光第七子和硕醇亲王奕譞,乾隆第十七子永璘第六子绵性长子和硕庆亲王奕劻。
清代王府的建筑规模、样式、布局都是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建筑的,如果逾制建造宅邸是要论罪,在所有的王府中铁帽子王的王府无论规模还是样式、布局都是最顶级的,当然也有个例外的,那就是现在的雍和宫,是雍正的潜邸,雍正当皇帝以后直接晋级为宫了。
铁帽子王的规制都差不多,都有五开间的宫门,宫门外有一个非常宽敞的院落,院落两边各有一个供仆人出入的小门,叫做阿斯门,府门外,有灯柱、拴马桩、红漆辖哈木一对。王府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则要严格按照规定,正殿为七间,后殿五间,寝宫两重各五间。
正殿是王府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正殿为绿琉璃瓦,殿前有石栏杆环绕,是王府举行庆典活动的场所,正殿后面建有一座二层殿,二层殿的后面是神殿,神殿分为两部分,西面是祭祀的场所,东边有一部分是王爷结婚的洞房,另外,还有王府的侧院会有一座花园,郑亲王府的花园里面还建有瀑布。
除了铁帽子王府,其他王府的建造形制也差不多,东、西路可以自主决定建筑物,但中路一定要按照规制,主要有府门(又称宫门,亲王府五开间,郡王三开间)、影壁、大殿(又称银安殿)、二府门、神殿、后楼、家庙等。下面来盘点一下京城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王府!
最大的王府——礼王亲府
在京城流传着一句话“礼亲王府的房,豫亲王府的墙”!礼亲王府以规模大、房子多著称,整个礼亲王府呈长方形,占地宽广,规模雄伟,在清代所有的王府中,礼亲王府是北京城规模最大的王府。
根据《乾隆京城图》的记录,礼亲王府分为中路、东路、西路,整个礼亲王府共有房屋四百八十多间,其中东路有十二进院落,是礼亲王和家人居住的地方,西路有十一进院落,配有花园、阁楼,整个设计可以说非常优美,中路是礼亲王府的主体建筑,有五重房屋,七进院落,有府门、宫门、银安殿,两侧有翼楼、后殿、两侧配殿,另外还有启门、神殿前出轩、后罩楼、两侧转角配房、后罩房等等。
礼亲王府第一代王爷是代善,代善死后他的第七子满达海袭爵为巽亲王,满达海死后,他的长子常阿贷袭爵,顺治时期,顺治追究满达海的罪责,常阿贷降为贝勒,王爵由康郡王杰叔承袭,沿用原封号为康亲王,康亲王杰叔新建了府邸,康熙年间康亲王府大规模扩建,康熙还下旨资助,所以建的非常豪华,比其他王府规模大很多。
乾隆年间,乾隆恢复了礼亲王的封号,康亲王府也随之改为礼亲王府,嘉庆十二年,礼亲王府失火,当时的礼亲王重建了王府。清代结束统治以后,礼亲王府也走向了没落,为了维持生计,先转租后变卖,现在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最完整,王府文化的代表——恭王府
恭王府原本是和珅的府邸,叫做“和第”,前半部分是一片雄伟壮观的府邸,后半部分是一片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达到六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整齐,做工精良,楼阁交错,可以说是仅次于紫禁城的宫殿,府后面萃锦园依山傍水,古树参天。
乾隆驾崩后,嘉庆迫不及待的处置了和珅,赐死和珅以后,将“和第”一分为二,其中将西半部赐给了他的弟弟庆郡王永璘,东半部则留给了乾隆的十公主和驸马丰绅殷德居住。道光三年,十公主去世以后,整个府邸全部归到庆郡王名下。后来由庆郡王的孙子奕劻居住,同治年间,恭亲王奕祈协助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有功,慈禧便将这座宅邸也给了奕祈,从此这座宅邸变成了恭亲王府。
清代灭亡之后,几经变迁,历经沧桑,遭到了一些破坏,但建制还算完整,现在是北京有名的旅游景点,有着“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恭王府里有个“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在北京流传着一句话:“到故宫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到恭王府一定要沾沾福气”,这个福字本来是康熙为了祖母孝庄皇太后祈福所写,孝庄皇太后过六十大寿的时候,身体却出现了问题,久治不愈,康熙听从了大臣的建议,用了史书上请福延寿的办法,于是写了这个“福”字,并加盖了印玺。之后不知是药物的作用还是福的作用,孝庄皇太后的病见好了,这件事变从宫中传到了民间。
后来康熙让人把这个福字刻在石碑上,放在紫禁城中,成了大清的国宝,乾隆年间却神秘的失踪了,后来,出现在了“和第”,也就是恭王府。恭王府有三绝,第一绝是西洋门,第二绝是大戏楼,第三绝便是天下第一福。
院墙最高的——豫王府
“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礼王府以规模大著称,而豫王府以院墙高出名。豫王府的院墙要比其他王府高出三尺。豫王府的门前还有一对儿独特的“卧狮”。
北京王府花园之最——郑王府
在北京所有的王府花园中,郑王府的“惠园”规模最大最壮观,园中“引池叠石,饶有幽致”,园后为雏凤楼,楼前有水池,后面有几丈高的瀑布,在百米开外就能听见瀑布的声音,郑王府规模大,好景多,所以郑王府有着“北京王府花园之最”的称号。
被改建为寺庙的——怡亲王府
怡亲王胤祥是康熙第十三子,由于《雍正王朝》的热播,为人们所熟知,他是雍正最信任和重用的兄弟,也是雍正特许唯一不用忌讳的兄弟,雍正登基以后,立马加封他我怡亲王,是大清的十二位铁帽子王之一。
那么怡亲王府为何被改建为寺庙呢?其实,这是胤祥曾经的愿望,胤祥去世以后,雍正为了表达他对胤祥的深厚感情,完成了他生前的愿望,将胤祥居住过的怡亲王府改为贤良寺,并另赐新地建怡亲王府。
这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王府,另外再加上宋庆龄故居醇亲王府,多尔衮的睿亲王府等等,但留存下来的已经不多了,可以说,这些王府是历史的见证,从清代入关到灭亡,再到现在留存的王府,它们见证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