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不少描绘牡丹的诗作,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福城。”这句诗词很耳熟,这就是刘禹锡写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刘禹锡的眼中,庭院中那开的妖艳的芍药虽然美丽,但是格调实在是不高,其实我不知他是如何看出的?芍药其实和牡丹长得很像,花朵都很硕大,簇拥着黄色细蕊,颜色多样,自远处观,煞是好看。
芍药还有“将离草”之称,在《郑笺》中有说:“其别则送女以芍药,结恩情也。”这里意思是说在古代,男女交往离别时喜赠芍药,以表情意,《诗经》是最早写出芍药象征之意的作品,里面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把芍药里流露的情意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且芍药也是古代雅人吟咏之物,为何在刘禹锡笔下芍药就不如牡丹了呢?
不仅如此,夏日骄阳,莲叶田田,一一风荷在他眼中还是不如牡丹。荷花出淤泥不染,濯清莲不妖,是无数君子喜爱之物,可是在刘禹锡眼中总是显得有几分清冷不如他家牡丹那般热情。后两句他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手了,大笔一挥写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姗姗来迟,犹遮琵琶半遮面。因为我们的刘禹锡既没有写牡丹如何美丽,也没有说它的描写,只是强硬地形容其是真真正正的国色天香,唯有此物盛开时才能引起人群哗然。
这才是大诗人的神奇写法吧,把芍药、荷花具体描写,体态观感都已写尽,但是那又能如何?还是不如他的牡丹,一对比一衬托,牡丹的美马上就出来了。与芍药一样有着妖艳的姿态但却比芍药多几分格调,有着荷花那孤傲的气质,无形中又比荷花多几分热情。那么如此,刘禹锡笔下的牡丹已经完胜,不必再比。
他说芍药不如牡丹有格调,我觉得可以从一个典故来看。跟我们的女皇武则天有关,话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武则天与一众嫔妃、宫女在上苑饮酒赏雪,银装素裹,万籁都静,这时的武则天已经有些微醉。她瞧见白雪中竟然有一簇火红的花束,与白雪交相辉映,清冷感觉,仔细看来,原来是红梅已开。这可把我们的女皇高兴坏了,她不禁又多喝了几杯,醉意更甚。估计众妃嫔觉得一花开太过单调,想让女皇下旨给花神,让其携众花开。女皇自来高傲,觉得既然自己已经是皇帝了,没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于是她当晚便用白娟写了首诗命宫女烧给花神。
诗篇如下: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诗把武则天的那种女皇威严展现的描摹尽致,果然,竖日百花都在上苑开放,萧瑟冬日竟似春朝。女皇满意,但是花丛之中仍有一花含苞未放,细观之竟是牡丹。女皇大怒,命人焚去其枝梗,贬去洛阳。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来年春日,牡丹还是如期开放,较以往,规模美丽更甚,后人称其为焦骨牡丹以此来赞叹牡丹的不屈以及焦骨心刚。
当然故事编改过于夸张,可由此看出牡丹的更深含义倒也是成功,所以我觉得可能在刘禹锡的眼中,芍药那种象征爱情的植物永远无法框住他那种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豪情,唯有牡丹这种典雅不屈的忠骨性子的花才能吸引住他的眼光,牡丹的雍容华贵忠贞不屈最终留住了刘禹锡,于是一花盛开,一人作伴。
前面说到武则天贬谪牡丹的故事,其实也就是人们想突出牡丹的内心不屈,倒也未必我们的女皇是这般无理取闹之人。唐人其实很爱咏牡丹的,周敦颐《爱莲说》不是说过嘛,“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可能跟社会的发展有关吧,盛唐造就李白等狂人,当然也锻造人们广阔的眼界,在他们眼中牡丹这般大小华贵的花卉才符合盛唐的基调,于是文人竞相拿起纸笔书写牡丹,为其描妆为其添色。
牡丹确实好看,花朵硕大使人无法忽略,雍容华贵,嫩绿枝叶环绕那一朵朵娇艳的花,粉、红、白各色颜色应有具有,花瓣包裹着鹅黄细蕊,仿若新生婴孩被父母细心呵护着。清晨,人不拥挤,风不聒噪,花瓣上还沾着晨起的露珠,清新滋味扑面而来,怪不得古人喜欢的呢!而且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我看见的牡丹都是一枝为王,不像其他的花那样,枝干上能簇拥两朵同类,这可能便是它之所以高贵的原因吧,不落窠臼。
当然,唐宋时洛阳的牡丹栽种得最多,开得最好,一度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写《洛阳牡丹记》的欧阳修甚至说“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牡丹在他的眼中才是真真正正的花,牡丹的华贵美丽庄重将其吸引,在洛阳,别人说其他的花都要加个名词来说明,唯有牡丹,一“花”字就能表尽。
所有牡丹乃是诗文常客,王建的《赏牡丹》已经不愿用律诗和绝句来写它,他脱离其字数限制,将牡丹的香、丽、华描写得十分动人,且看: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蓤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金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牡丹不愧是国花等级的花,开场就是香漫国都,身价之高令其他花羞愧无助,香过荷花,红过杜鹃,柔和光泽,妖艳四方。在王建的笔下,牡丹的香气能够用以熏制衣物,其姿态还可被画进宫画,如此牡丹,风流富贵却也难以摆脱花期,春风吹起时,请细看这绝色,不然夏日来临,就要等下个花期了。
还记得曹植的《洛神赋》吗?里面的句子我只记得最美的那几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这是曹植笔下的洛神,美丽的难描其貌,只能借助万物之美来叙述,但在徐凝的笔下,牡丹却可与其媲美,他不禁将笔下的牡丹想象成洛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体态纤细,姿态优美。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唐·徐凝《牡丹》
当然,也有人不满世人如此崇拜牡丹,其实我想悄咪咪地说一句特别主观的话,牡丹确实很美,我自然是亲眼所见,我只是想不通古人的那种过于夸赞,好似其他花再美也难敌牡丹,这我还是觉得过了。
就说王溥《咏牡丹》一诗吧: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他就觉得牡丹只是个花瓶可看没有用,空有一根枝条,啥本事也没有,枣花小小的却能结果实,桑条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好像都比牡丹强。而且最讽刺的是,作者标题加了一个“咏”字,其讽刺之意更甚。还有唐代诗人柳浑的《牡丹》也声明说以千金买牡丹不值当: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其实我觉得可咏可批,只是个人认为喜欢一件事物不要过分夸赞,批判一件事物也不要过分贬低,不然这溶溶春日该如何度过呢?相信牡丹也不愿意自己褒贬不一吧,毕竟它的盛开本意就是为了点缀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