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药性:苦,寒。入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能于湿热大展其用」(《本草思辨录》)。尤善「外治皮毛肌肉湿热之毒」(《本草匯言》),「诸痛痒疮,服之亦大有捷效」(《本草正义》),故为治皮肤瘙痒之要药。又能利湿煺黄,祛风通痹,「为诸黄风痹要药」(《本草纲目》)。

1.治皮肤瘙痒、湿疹湿疮、风疹疥癣

本品苦寒,长于「燥湿清热,外治皮毛肌肉湿热之毒」(《本草匯言》),凡「诸痛痒疮,服之亦大有捷效」(《本草正义》)。为治皮肤瘙痒之要药。用于上述疾病,内服外用均宜。可与苦参、百部、花椒等外搽或外洗患部,如肤疾洗剂(《部颁标准》);或与苦参、土茯苓、地黄等同用,如湿毒清胶囊(《部颁标準》)。

2.治湿热黄疸、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

本品既能「行水道」(《本草备要》),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治黄疸尿赤;又能祛风行痹,通利关节,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故李时珍誉之「为诸黄风痹要药」(《本草纲目》)。治黄疸尿赤可与茵陈、金钱草等同用,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可与秦艽、忍冬藤等同用。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白鲜皮配伍应用

白鲜皮配苦参:白鲜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两药伍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效增强,适用于湿热黄疸,湿疹疥癣,皮肤瘙痒。

白鲜皮配地肤子: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两药伍用,祛风、除湿、止痒之功增强。适用于皮肤湿疹湿疮,风疹瘙痒。

白鲜皮配薏苡仁: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通痹;薏苡仁健脾补中,渗湿除痹。两药伍用,标本兼治,祛风、除湿、通痹功效增强。适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白鲜皮的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病塬微生物、抗内毒素抗炎和免疫抑制、保肝等作用。

1.抗内毒素作用

以动态比浊法鲎试验结果为指标,从白鲜皮中分离得到3个有效成分,其中DPR-2于1、2、4g/m对0.1mg/ml的IPs有明显的中和作用,于81g/ml浓度可显着抑制RAW264.7细胞释放TNFa和IL-6,其机制可能与DPR2可中和内毒素,阻断其与细胞膜受体的结合有关。从白鲜皮中分离得到具有抗LPS作用的生物硷类成分BXPA。体外实验结果显示,BXPA(100~200mg/L)可显着抑制LPS(1001g/L)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TNF-a及1-6;BXPA(40mg/kg)可提高注射热灭活大肠埃希菌(1.3×10CFU/kg)攻击小鼠存活率约40%,可见BXPA在体外能较好地中和LPS并抑制其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对热灭活大肠埃希菌攻击所致脓毒症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2.抗炎作用

白鲜皮具有显着的抗炎作用。于致炎前6、3小时及同时灌服本品水提物100、200mg/kg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显着抑製作用,抑制率为16.6%和24.1%;连续灌服6天对蛋清所致小鼠足爪水肿也有显着抑製作用。白鲜皮水、醇提取物8g/kg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症、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及小鼠滤纸片肉芽肿,还能抑制蛋清性小鼠足肿组织中组胺与5HT的含量。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4.白鲜皮用药禁忌

①本品对循环系统有一定兴奋作用,可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②脾胃虚寒者不宜用。孕妇、儿童慎用。

③最大用量不应超过15g,且不宜久服。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