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唐代刘方平所作,写尽了女子的心情

刘方平,生卒年、字号、生平事迹均不详,是唐朝天宝年间诗人,擅长山水画、咏物写景诗,艺术性较高。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方平所作的《春怨》吧。

爱情婚姻家庭,应该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活动仪式之重中之重,因为它牵扯到了种族自身的繁殖和文明的延续。作为当事人的男男女女,双方勾心斗角,如此争战千百载,至今仍然没有罢手的架势。无数精彩纷呈的传奇故事,由此流传成书册,遗留下来,供人欣赏,其中感慨之处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时代在发展,女人,你的名字不是弱者。这大概是现如今女性最需要的口号宣传。然而,能够摆脱众多智障行为的女性,其实并没有多少。一个女性内心的坚硬程度,其实与其所掌握的文化多寡并没有多么大的联系。心智的成熟,方才是正道。可惜沧桑,依旧迷惘。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本诗作者刘方平,终身未仕,诗作多写闺情、乡思,虽思想性较差,却极具艺术性。诗人本该有一个完美甜蜜的家庭,可惜出身书香门第的妻子,却作出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情,与寺庙僧人通奸,大肆盘旋在众多情人之间,其无耻性简直丧心病狂,比现代人更为现代。最可悲的地方,还是其因幽会情人而跌死在雪地之中,也算是一种因果报应。

“纱窗日落渐黄昏”。这是第一句,却仿佛一幅静止的油画,在诗人的笔下油然而诞生,摊开在我们的面前。晚风轻拂,窗纱飘扬,透过飞舞的白纱,可以看见日落西山,暮色渐渐地晕染天幕。那一瞬间,整个世界是宁静的,也是肃穆的。心若止水,没有波澜。

这个恬静的氛围,可以理解为诗人费心地营造,也可以当作妙趣天成,毫无机心,妙手偶得。然而,不管怎样,用心或者无意,这种情境的形成,或者说塑造,都并非没有意义的,而是浓墨重彩里潜藏着一番巧妙心思。诗人之所以如此尽心尽力,正是想要让这些自然现象成为一种背景,去衬托自己本该清晰作出的表达或传递。

“金屋无人见泪痕”。首句所有的演绎,都是为了装饰第二句中的金屋,好像种种摆设专门用来凸显“无人见泪痕”。此处无人之意,可能是屋中人已经离开许久,至于具体是因为什么缘故,留下了悬念,最凄惨不过是离开这个使人觉得厌恶的世界。当然,也可能是除了屋中幽居之人外,再也没有其他人往来交际,狭窄的生活圈,充斥苦涩味道。所以,她流下来的泪水,伤心处,无人可以察觉。

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黄昏逐渐成为一种含有丰富意蕴的物象,比如哀愁、幽怨、忧郁,等等。此处的“金屋”,更是引出著名典故“金屋藏娇”的故事,经过时间的冲洗,这个故事本身也被沾染上了诸多情绪,慢慢地变作了惨遭遗弃妇女们的精神替代产物。每一个男女故事的结尾,流下泪水的大多总是女性,所谓的完美大团圆的基石,完全是靠女性的脆弱身体来负担。悲哀无处不在,女人心灵中尤其多。

“寂寞空庭春欲晚”。上面对日落景象的描写,以及“泪痕”的空荡荡地飘落,所有张扬的铺垫,都只是为了牵引着幽居独处时分“寂寞”情感的降临,仿佛那天边胡乱涂抹着的暮色,凄艳而苍凉。此句扣紧题目上的“春”之季节,正是晚春时候,迎合着日落和黄昏时分,在时间和季候上进行着重强调,把妇人的伤春情绪干脆利落地体现出来,酣畅淋漓,尤显情感丰腴。

诗人层层推进,宛如高明的将军布阵,先是精心雕刻幽居处在时间上的“渐黄昏”,引带出无人相知之落落寡欢之形象;进而开始涉及到时令上的“春欲晚”,再次把形象打造得更加丰满,突出其情感上的缺乏。此种“寂寞”的感觉不仅来自于“无人见”时的人为因素,更是来自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压抑性和压迫感,人世和自然两相融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怨望”的最终诞生巢穴。

“梨花满地不开门”。末句延续上一句中的“春欲晚”,专门用具体的自然事物来映衬和陪伴,其中深意格外明显,都是指向屋中幽居之妇人的。同时,也是对晚春景象的详细描写:院门紧闭,庭院寂寂,夜风掠过,梨花缓缓飘落,花瓣肆意翻飞,洒满庭院。何故不开门?少知己,乏知音,红颜空老,所托非人。

此句看似描写寂然孤单独立于庭院之中的梨树落花,暗地里却被当作了一种参照物,去衬托女子“寂寞空庭”的凄凉内心景象。以花衬人,本是古诗中常用之手法,所谓“人比花娇花无色,花在人前亦黯然”,可惜“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再美丽的女子亦有容颜苍老的时候,恰似花儿的飘落,场景同样凄凉而惨淡。

本诗除了语言清逸,准确精炼之外,最为高妙的地方恰是其中的奇特构思,回环往复,层出不穷。诗人为了刻画春怨,好像一个技艺高超的画家,层层着色,重叠渲染,反复勾勒。日落西山,暮色黄昏,是以时间为大幕背景;金屋无人,庭院空寂,把握环境中隐匿的寂寥;梨花满地,重门深掩,重在季节上的描绘。花似人的影子,人如花的伴侣,几番烘托之后,一个美人迟暮的悲凉形象便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诗人写尽了女子的心情,却终究还是没有办法理解得了自己妻子的心思,正是:女人心思别乱猜,猜来猜去丢失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