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三国钟会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钟会作为司马昭最看中的心腹,钟会为什么会起兵谋反?钟会在历史上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 ,去寻找这位后三国时期, 真正的不世大才 , 钟会出身颍川士族, 是太傅钟繇的幼子, 青州刺史钟毓之幼弟, 少年时聪慧敏捷异常, 钟会五岁时, 钟繇带着他去见蒋济 ,蒋济认为钟会非常人也, 等到钟会长大之后 有才有技艺 ,博学多闻 ,尤其精通玄学 ,弱冠时 ,与名士、玄学代表人物王弼并知名 。
公元249年 ,权臣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 通过高平陵政变, 相继成为曹魏政权的幕后执掌者 ,钟会早年受到司马师欣赏 ,是司马氏的重要幕僚。 根据《世说新语》的记载 ,同为名订公子的钟会, 与司马兄弟很可能 ,在年轻时就有所交往 。
公元254年 ,高贵乡公曹髦即位时, 赐予钟会关内侯的爵位,钟会私下对司马师评价曹髦, 才同陈思, 武类太祖。
公元255年, 母丘俭和文钦在淮南起兵谋反, 当时大将军司马师新割目瘤, 身体还未恢复 ,朝廷大多数人认为 ,让太尉司马孚前去平叛就可以 ,只有傅嘏、钟会力劝司马师亲征, 司马师东征母丘俭时 ,钟会随军主管机密事宜, 卫将军司马昭, 率领大军的后继部队 ,后来 司马师骤亡手许昌 ,司马昭统领大军, 令钟会运筹帷幄。 在此司马氏内部权力仓促交接之时, 朝廷发诏书给尚书傅嘏, 以东南刚刚平定为理由, 让司马昭留在许昌 ,负责内外接应, 由傅嘏率领大军回朝。
魏帝曹髦此举 ,是想夺回司马氏的兵权 ,钟会与傅嘏密谋 ,让傅嘏上表 ,和司马昭一同出发 ,退到洛水之南屯兵驻守, 朝廷不得已,, 拜司马昭为大将军、辅政 以钟会为黄门侍郎 封东武亭侯, 食昌三百户, 司马昭执政后 接连铲除异己, 对魏室的威逼日甚一日, 而钟会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
并因功不断升迁, 作为司马昭的心腹死党 ,钟会在平定淮南诸葛诞之乱中, 立下大功 ,在担任司隶校尉期间 ,钟会插手朝廷大小事务, 和官吏的任免, 凡对司马家不利者必极力除之, 大名士嵇康等人的被杀, 皆出于钟会的谋划 ,他因此也备受士林届的憎恨, 钟会才华横溢 ,机智多谋 ,喜欢玩弄权术, 被时人视为谋圣张良一般的奇才 。
并常常因此而自得, 很像当年的杨修 ,钟毓对弟弟的品性了如指掌, 曾私对司马昭讲: 钟会才智过人, 但喜欢玩弄权术, 我担心他有不臣之心 ,请大将军加以提防 ,笑着回答道 ,若将来钟会果真因此获罪 。我承诺只治钟会一家之罪 ,而不会连累到钟氏一门 ,果然没多久, 钟毓一语成谶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全国之大美不可以图存, 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钟会纵有反意 ,蜀人又岂能相助于他, 至于我军得胜人心思归的更不会追随钟会谋反。
景元年间, 司马昭以蜀汉大将姜维 ,屡屡骚扰边疆, 料想他们国土狭小, 百姓疲意, 财力将尽, 想要派大军伐蜀, 群臣皆以不可行, 唯独钟会说蜀汉可以攻取, 于是 预先与司马昭共同策划谋略, 勘察地形。
公元263年秋, 司马昭以钟会为主帅 ,统领邓艾、诸葛绪等人, 攻伐蜀汉 ,结果当钟会兵困于剑阁劳而无功, 准备撒军之际, 邓艾却率兵偷渡阴平 ,奇袭成都 竟然一举亡蜀 ,当年底 钟会作为主帅 ,因亡蜀之功晋升司徒 ,封万户县侯 ,然而钟会灭蜀后 ,在降将姜维的怂恿下 滋生不臣之心, 图谋割据四川称王, 为实现自己的野心, 钟会与姜维密谋 ,首先诬杀灭蜀头号功臣邓艾, 然后假借郭太后遗命 ,胁迫诸将随其起兵讨伐司马昭, 诸将多是北方人, 因家眷都被扣押在洛阳。
所以都不肯从命, 钟会便将他们囚禁起来, 准备全部处死, 但又担心无人统军 ,故此犹豫不决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 ,部将胡烈之子闻变, 率部众鼓噪各路军士起事 ,杀钟会、姜维 并趁机大略成都 ,他本身便是司马昭的心腹 ,而对于钟会来说 ,身居要职 ,可谓是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在魏国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 他为什么会被姜维三言两语的劝说之下, 就草率的起兵谋反了呢?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 他一生都在算计别人 ,自然也担心别人算计自己 以其被人算计, 不如反了他去 ,早在钟会被司马昭, 任命为西征蜀汉大军的统帅之前, 就有人担心钟会此去必会反叛。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 正是司马昭的原配夫人王元姬 ,司马昭的心腹 ,西曹属邵悌也曾秘密向司马昭进言, 认为钟会孤身一人, 没有人质在朝 ,不适宜担任十万大军的主帅。
言下之意 ,还是担心钟会有造反之心, 但司马昭权衡再三, 最终依然选择钟会出任镇西将军 总览讨伐蜀国的一切事宜 钟会大权在握 ,却心思重重 ,因为他明白, 司马昭这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 ,而作出的无可奈何之举, 自己很有可能成为一只替罪羊, 当时的魏国已经进入到 ,司马师执掌权力的时期, 司马师仅花了四年时间, 就基本上扫除了反对势力, 奠定了以晋代魏的基础, 在淮南平叛中, 司马师意外病故 ,魏帝曹髦不仅在策划企图翻盘的行动 ,就连司马家族内部的权力交接上 ,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关键时刻 ,钟会挺身而出 还顺利让司马昭 ,不仅及时阻止了曹氏重掌朝政 。
但此时的魏国内部 ,接过了兄长司马师手中的所有权力 ,因为这场变故而变得人心不定, 矛盾重重 ,为了转移国人的注意, 在钟会的提议下 ,司马昭决定通过发动一场战争 ,来缓和国内这种紧张的局势 ,但让钟会没有想到的是, 司马昭竟然会选择自己 ,作为西征主帅 ,表面上看 ,这是器重, 实际上无论西征成败 。作为主帅的自己, 都不太可能有好的下场, 败,则难逃其咎 胜,则功高震主 自己知晓了司马家族太多的黑幕 ,看来这一次司马昭要对自己下黑手了, 钟会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曹丕篡汉在先 司马氏篡魏在后 ,凭什么我就不能篡司马而上位 王侯将相, 钟会己心生反意 。
可问题在于, 自己手中的十万大军, 压根儿就不是自己的, 全是忠于司马氏的曹魏精锐 ,要想将他们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他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运作 ,大军刚一开拔, 他就先找个由头把许仪给斩了, 许仪是曹魏名将虎痴许褚之子, 身份地位十分贵重 ,钟会拿他下手 其意就是立威, 众将见之 ,无不凛然 ,大军入蜀之后 ,遂与蜀汉名将姜维, 在剑阁一线形成相持不下的局面 ,钟会的本意, 那就是学习司马懿当年的养寇自重, 为自己赢得足够的时间去培植亲信 。
然而人算终敌不过天算 ,邓艾率领两干人马偷袭成都 ,居然让他得手了, 邓艾率领两千人马偷袭成都, 蜀汉因此宣布投降 ,钟会大惊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彻底打乱了他的阵脚 ,也加快了他准备谋反的脚步, 他一面将自已副将诸葛绪的兵权夺走, 同时上书司马昭, 诬陷邓艾有谋逆之意 ,一面主动拉拢姜维等蜀汉降将, 企图利用蜀汉本土势力来为我所用, 就当时的形势而言, 威震西土 ,又有蜀汉降臣拥戴 ,他便自以为功名盖世, 钟会独统大众 ,他便自以为功名盖世, 不可复为人下, 加猛将锐卒皆在己手 ,已经拥有了和司马昭一较高下的实力 。
但他全然没有想到, 姜维虽降, 其心在蜀不在魏 ,根本和他就不是一路人, 而他手下的十万大军, 早在钟会出征之前 ,司马昭就断言 ,假如钟会谋反, 这些将士十有八九不会选择支持他 ,道理很简单 ,这十万将士的根在魏国 ,都在曹魏政权的控制之下, 他们的亲人, 一旦他们选择跟随钟会造反 ,那么他们每一个人, 都将面临亡家灭族的惨淡。 这或许就是司马昭比钟会高明的地方, 他看懂了人性, 形势估计有误 ,下场自然悲惨 。
钟会造反原因分为三点, 第一 钟会自恃功高盖世, 清除邓艾 ,志向远大, 司马昭兵临成都 有意提防钟会, 钟会被逼无可奈何, 姜维又劝说其谋反 。第二 钟会确有称霸蜀国之心, 做第二个刘备 ,只惋惜钟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葬送了自己, 也葬送了家族 ,那么钟会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 有人认为, 钟会是曹家最后的忠臣 ,也是反对司马氏篡权的忠义之士, 这种说法正确吗?
首先来说 ,这种说法的证据来源, 大多来自于钟会在蜀地自立 ,依据太后诏书讨伐司马昭 ,如果持这种说法, 与他之前的拥立司马昭, 协助击溃诸葛诞, 杀害嵇康所自相矛盾 ,如果要强行解释, 那就是钟会希望铲除, 其他的反对司马氏集团 ,而获取司马氏的信任 ,等待时机而一举消灭司马氏。 这种说法 ,只能让人觉得钟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并且是一个大预言家 能够确信司马氏, 一定会给他这个机会 。所以说, 这种说法成立的可能性 ,其次 钟会的反叛只单单是为了活命 ,另外钟会是彻头彻尾的 ,司马氏集团人物 ,只不过被野心所蒙蔽 。
钟会 作为一个风云人物 ,已经带着他的自立之梦, 飘散在历史长烟之中了, 他是忠臣? 还是奸臣? 或者他只是一个野心家? 也许他并没有恢复曹氏的雄心大志, 也没有自立为王的幻想, 也没有对司马氏最高的忠诚, 但是他确实是那个时代, 能够阻止司马氏最后的可能了。 傅嘏有言, 子志大其量 ,而勋业难为也 ,可不慎哉 。这可能是对钟会最真实的评价了 ,不了解屏幕前的各位 ,怎么看待这位后三国时代, 智勇双全的绝世大才钟会的,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