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国的汉中地形险要、资源丰富,且具有控扼陇蜀、左右地区战局的战略价值,故而各个军事集团对该地争夺十分激烈。刘备视汉中为掌中之物,倾尽全力去争,最终以刘备夺取汉中为结果,为这一地区的争夺划上了句号。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政大权由蒋碗、费伟相继执掌,后由姜维接任,直至蜀汉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蒋碗、费伟谨慎小心,稳健保守,军事上采取防御为主,进攻为辅的战略方针,姜维则主张积极备战,采取全力进攻的策略,蜀汉三位最高军事领导人不同的战略方针决定了蜀军在成都、汉中乃至涪县等地来回调动。汉中从北伐的进攻前沿转化为防御前线,后又转变为诱敌深入的决战地,汉中地区军事地位的演变也最终决定了蜀汉政权的灭亡。
一、魏延与姜维不同的军事策略
1、军事冒险或是奇袭致胜
公元228年,诸葛亮首次出师北伐,在汉中召开战前最高军事会议,蜀汉大将魏延提出从子午谷进军十日而攻取长安的军事方案,后称“子午谷之计”或“子午谷奇袭”。魏延的军事方案构思巧妙、设计大胆,战略上足以起到震慑敌人的威慑力,又具备出奇制胜、一战功成的战术价值。
但由于该军事方案本身也存在诸多的漏洞,因此历代学者、前辈先贤从魏延的进军路线、军粮补给、攻守形势、敌我力量对比乃至诸葛亮北伐整体战略、蜀汉国情等多方面,对魏延“子午谷奇谋”进行全方位探讨,褒贬不一,为此争论不休。
诸多学者认为子午谷之策乃是蜀汉大将魏延根据其多年的领兵经验提出的以弱胜强、攻其不备的战术,也是战略规划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奇袭之策。战略速决战通常是实行战略进攻的一方采取的作战原则,其基本条件是:力量的绝对优势;预有准备;极为有利的时机和态势;敌方存在致命的弱点等。
魏延认为曹军存在致命的弱点,即是曹军关中地区的主帅夏侯林乃无名之辈,既缺乏枪林弹雨的战争历练,也不具备领兵拒敌的军事才千。夏侯林乃曹魏勋爵之后,又曾担任侍中尚书一职,镇守长安,必定清楚长安地区及邻近地区魏军的军事部署以及兵力分布,纵然他无用无谋,不知兵法;但不战而逃,丢失长安的重大军事责任恐怕也不是他能担待了的。
古代战争中两军对峙,城下攻防;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烈景象通常是难以避免的。故而孙子曰:“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孙武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方面反映了其高超的军事思想,强调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另一方面也总结出古代战争中作战的真谛,即攻城是最后的选择。因此魏延奇袭长安,“顿兵于坚城之下”,战略上己经处在不利的局面。
2、姜维“敛兵聚谷”的战略得失
古今史家论及蜀汉政权灭亡,多以姜维后期调整蜀汉军事部署,敛兵聚谷”方案以致汉中失守为直接诱因。兴势防御战之后,姜维总结了蜀军对魏作战的得失,提出了“敛兵聚谷”的策略。
“敛兵聚谷”实质是一种积极防御战略,即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强调防御中必须有进攻,攻防结合,灵活运用,不断消耗和歼灭敌人,克敌制胜,这种以攻势行动为特征的防御作战,能从被动中争取主动,给防御增添活力,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
这种战略思想的产生,受当时的政治、军事、地理等条件的制约。三国后期,魏国意图凭借辽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以生存能力强、战争潜力雄厚、回旋余地大等诸多的优势,通过比拼国力,利用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拖垮蜀吴两个小国。
这种消耗战对于仅拥有一州之地的蜀国来说,无异于坐以待毙。冷兵器条件下的古代战争,人数优势往往是作战胜利的最大保障,蜀国灭亡时全国仅“带甲将士十万二千”,蜀魏军力悬殊,蜀国长期面临巨大的危险。
姜维认为“如果双方兵力的对比相差极为悬殊,以致无论怎样限制的自己的目的也不能保证免于毁灭,或者危险可能持续的时间很长,以致最节省地使用兵力也不能达到目的,那么,就应该把力量尽量集中到一次殊死的战斗中去。
“敛兵聚谷”的战略本质即是通过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改变蜀魏两国的军力对比;在大量获得魏军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沉重打击敌人的士气,削弱魏军在战略上的优势和主动,由此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这也是对诸葛亮军事思想的继承及发展。
二、魏蜀战争战略的发展与演变
1、魏蜀两国政局变动时期的战略形势
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过程中病死,蜀军因此撤兵汉中,在撤兵途中魏延不服杨仪的统领,想要争权并发起动乱,虽然很快被平定,但是也影响了蜀汉的军力。在这个背景下蒋琬接替诸葛亮管理蜀汉政务,蜀汉建兴十五年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准备进攻魏国。
蒋琬认为诸葛亮数次出秦川北伐,道路艰险粮草运送困难,很难取得成效,不如顺着汉、沔水从水路往东进攻上庸,这条线路不同于“隆中对”战略,也没有得到蜀汉将领的支持。虽然蒋琬从汉、沔水东进的战略没有得到支持,但是他并未放弃北伐的念头,而是重新构想了一个新战略,这个战略也为之后姜维的北伐奠定了战略决策的基础。
蒋琬正是认为姜维的“练西方风俗”对拉拢羌胡势力有很大作用,认为应该让姜维任凉州刺史,经略凉州,自己则在后方为姜维做后援,可惜的是蒋琬还未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就已经病死。
魏国此时的战略形势与蜀汉则大不相同,从政局对战略形势的影响上来说,魏蜀两国政权的稳定性相差很大,蜀汉的政权、政务交接虽有小波折,但总体平稳,刘禅在位却不多干涉政务,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的权力交接平稳,对国家的影响很小。曹魏在二十年内更换了三位君王,且后两位都是在政权的争夺中或被废或被杀,足可见魏国内政的不稳。
在曹爽集团被司马懿消灭之后,司马氏集团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稳固内部统治上面,因此在魏蜀战场上选择了最稳妥的防守战略,并不主动发起进攻,这些都是政治因素对战争战略的影响。在诸葛亮北伐结束到姜维北伐开始这近二十年中,魏蜀两国的政局变动都很大,而这些不同的政局变动也对魏蜀战争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一直延续到姜维的北伐之中。
2、魏蜀战争的新格局
姜维的北伐虽然最终也同样遭受到了失败,但是可以看到姜维的北伐战略与诸葛亮、蒋琬时期的战略有很大不同,可以说姜维的北伐战略已经发生了演变,既继承了诸葛亮“隆中对”战略中“西和诸戎”、“出秦川”的既定方针,又遵循了蒋琬提出的“联羌胡”战略,并最终发展成以陇西为战略重心的陇西战略。
战略决策的客观性,陇西一地对于蜀汉十分重要,占据陇西既可以更好的发动羌胡势力,也可以直接骚扰魏军边境。因此姜维在北伐过程坚决执行陇西战略,魏蜀战争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局面。
三、魏蜀战争战略的特点
1、魏蜀两国战争战略的共性
魏蜀两国战争战略的第一个共性是其延续性,不仅是在同一统治者时期的延续性,更是不会在更换统治者之后就将之前的战略摒弃不用。在魏国防守诸葛亮、姜维北伐的数十年,实际上都是延续了孙资所提出的这种防守战略。
而孙资所提出的战略又是延续了曹操后期的防守战略:“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仇,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认为有必胜把握才应该主动出战。若无把握,就应该稳固防守,积蓄力量,寻找时机进攻,曹丕时期对蜀国不动兵,对吴国几次表面用兵实际却是镇压青徐豪霸的战略都是来源于曹操后期的防守战略。
汉战略的延续性就更为突出,自诸葛亮确立“隆中对”战略以后,就一直坚决执行“隆中对”联吴、和戎、北伐等一系列战略部署,而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虽有提出自己的战略,也将“隆中对”的联吴、北伐、和戎大方针也延续了下来,维持吴蜀联盟,积极联合陇西羌、胡,并积极北伐。
2、魏蜀两国战争战略的特性
魏蜀两国战争战略也各有自己的特性,魏国的战争战略相对蜀国的战争战略来说,其特性在于魏国政局对战争战略的影响非常大,而蜀国由于政治变动较少,政局对战争战略的影响很小。
蜀汉在魏蜀战争中的战略特性主要在于其战略的演变性,具体来说则是在战略决策和执行上发生了发展和变化,而战略的根本目的没有改变。从赤壁之战到姜维北伐,可以说基本上都在“隆中对”战略的指导之下。然而“隆中对”战略的延续并不代表战略的一成不变。
结语:
魏延与姜维军事战略上的不同策略是魏蜀战争战略的具体化,是当时时代的产物。魏蜀两国为了统一天下所采取的作战战略,两国战略加速了当时的统一进程,也对后世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