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理想之城》,讲述了建筑行业的那些事。这个故事的大背景,就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内,瀛海集团正在酝酿一场大的改革,以跟上时代的脚步。而这场改革的主导者,就是集团董事长赵显坤。
瀛海集团最初创业的时候,手下有八个金刚,他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冲锋陷阵,为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其中就包括汪明宇,汪炀,黄礼林等人。
集团规模做大后,为了巩固地盘,维护市场,成立了若干个天字号子公司,并把除了汪明宇之外的人,都放到子公司里担任一把手。
同时,集团在巩固建筑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开始了多元化的步伐,进一步延展上下游产业链。剧中提到的林小民执掌的房地产公司,就是集团利用建筑优势,扩展产业链资源,开拓房地产市场的一枚重要武器。
这时候,赵显坤再放眼市场,发现市场较之前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以往单一依靠建筑规模发展的道路已经遇到了瓶颈,只有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巩固施工主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才能实现规模扩张,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市场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增加。
建筑行业的发展,不再是以前的单打独斗,更需要强强联合,去拿超大规模项目,优质项目。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对于集团大兵团作战的管理水平,以及投融资水平,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从剧中来看,赢海集团目前做的并不是很好,这也是困扰赵显坤的一个方面。
其次,集团员工包括高层在内的观念转变还不够彻底。
具体来说,都是根据老观念在办事,包括总承包公司和汪明宇对待客户,以及天成和陈思民对待分包商管理。
从群星广场项目中能够看出,客户对于企业的要求在发生变化,汪明宇起初会见刘铁生碰壁,就是因为他没有弄明白客户的核心需求,到底是什么?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树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这也是急需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各个子公司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从剧中我们得知,赢海集团的下属公司来看,首先是总承包不错,其次是房地产公司不错,再往下看,天科发展的不错,天成也在慢慢赶上来,其他的相对较弱,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差了一截。
然而,就在赵显坤派出许峰,对天科进行审计,想掌握他们的真实经营情况时,却遇到了他们的联合对抗。这也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加快这些子公司的发展,让他们能够齐头并进,形成了数个有力的拳头,但是又时刻可以掌控他们,避免他们做大后脱离赢海。
可以说,摆在赵显坤面前的三道难题,时刻在困扰着他。这时候,他需要有个得力的助手,能够完全贯彻他的意志,在集团内大刀阔斧推行改革,让集团瘦身高效,保持行业的龙头地位。
那么,为什么他选择了苏筱呢?3点原因。
首先,苏筱的工作思路,与他的改革战略,两者不谋而合。
建筑是瀛海集团的主业,也是集团发展的重要基石。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但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专业化能力呢?那就需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此外,集团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标准和要求的统一。苏筱在天成推行的全面预算管理,以及给集团上报的各类报表分析,都在展示着自己的专业化能力,以及对于这个标准推行的执行力和掌控力。
赵显坤是管战略和方向的人,他看到苏筱的这个方向是对的,是和自己一致的,而且通过苏筱在天成的改革,企业规模得到了发展,员工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所以选择她就势在必行。
其次,苏筱作为一个新人根基不深,可以心无旁骛地推行改革。
苏筱进入赢海集团时间不长,而且只在天成一个公司工作过,没有什么根基和人脉,也没有什么利益,所以让她充当改革的急先锋,最合适不过了。一张白纸,能够画出最好的图画。
最后,在苏筱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他们都是喜欢折腾,敢于自己和自己较劲的人。他们喜欢挑战,创新求变,用汪炀的话来说,他们都喜欢动物世界的法则,都知道羚羊跑得慢了,就会进到狮子的肚子里。
另外,他们都有一颗登顶的心。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在驱使着他们,推动改革。
改革能否成功,战略和目标确定后,意志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面对各种阻力,人情,利益羁绊的时候,能否冲破这些激流险滩,就要看改革先锋的意志和魄力了。
而苏筱正是这样的最佳人选,她雷厉风行,公私分明,身上有一股子冲劲,初生牛犊不怕虎,愈挫愈勇,敢冲敢上,绝对是改革的一员猛将。
当然,苏筱身上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一是对于人情世故的理解和阅历还不够深,难免会遇到挫折。二是身上还有着很多理想化的色彩,喜欢直来直去,如何在改革中寻找到一条阻力最小之路,也在考验着她。
不过,她的背后是赵显坤,再加上夏明的帮助,相信这些问题都会逐一化解,而她也会通过改革得到成长,变得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