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司马懿的长子,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三国历史人物。司马师有一个儿子的情况下,为何在去世之后会传位给弟弟司马昭?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的司马师,可以用“阴险毒辣,沉着坚强,雄才大略”十二个字来说明,如果说周瑜、诸葛亮是三国前期的最强豪杰,那么司马师就是三国中期的最强枭雄。
《晋书》记载:司马师“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短短数字,勾勒出一个浊世翩翩佳公子形象,才华横溢,雅有风彩,人亦风流,但这只是表面形象,司马师手段却令人不寒而栗。
司马师原配叫夏侯徽,夏侯尚之女,而夏侯尚是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堂侄,与曹操渊源很深。但在公元234年,曹睿在位时,25岁的司马师却毒杀了夏侯徽。根据《晋书》记载,夏侯徽知道司马师不是曹魏的忠臣,司马师也对出身夏侯家族的妻子非常顾忌,于是就毒杀了夏侯徽。
但细思之下却让人不寒而栗,234年时诸葛亮病死五丈原,魏国领兵对抗的是司马懿,此时曹睿对司马懿与司马氏有防范但总体还是重用,为何司马师却杀了夏侯徽?或许,这时司马师就已经阴谋颠覆曹魏江山,让夏侯徽获悉之后,迫不得已而杀之。234年,离高平陵之变还有15年,这时司马师就已布局,足见此人深谋远虑,但毒杀妻子又显得手段狠辣。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前夕,司马懿将计划告诉司马师与司马昭后,司马昭担心的整晚都睡不着,而司马师却像平常一样安睡。次日清晨,司马师亲自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以至司马懿都感慨“我的这个儿子,竟然这么厉害”。
这里有一个疑问,司马懿政变的三千死士从何而来,为何曹魏上下毫无察觉?原因很简单,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高平陵之变时一朝而集,以至众人莫知所出。因此,司马师应该是很早就阴谋颠覆曹魏江山,谋算之远,古今罕见。大功告成后,司马师因功被封为长平乡侯,食邑千户。不久,司马师被加封为卫将军。
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皇室残余力量还很强大,而这时司马懿已经71岁,并没有足够精力应付残局,司马氏又如何彻底控制曹魏,进而建立晋朝的呢?其实,关键就在于司马师。
251年,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师接掌司马氏,此后曹魏发生多次将领起兵反叛司马师,均为司马师领兵平叛。在这一过程之中,司马师不仅要稳定政局,确保司马氏大权,还要平定叛乱,没有足够能力根本办不到,且只要一次失败,司马氏江山可能就岌岌可危,就会面临更多叛乱。因此,司马师才是晋朝的关键奠基人。
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反司马氏,司马师率军平叛,但在平叛过程中,文钦之子文鸯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有瘤疾,经常流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这一年,司马师痛死于许昌,终年四十八岁,算是英年早逝。
但奇怪的是,司马师有一个儿子叫司马攸,为何在他死后,却没有传位司马攸,而是传位司马昭呢?
司马师与夏侯徽育有五女,没有一个儿子,而司马昭有多个儿子,于是就将其中的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在古代社会,过继子与亲子一样,都拥有继承权,法理上承认的传承关系,比如汉宣帝刘病已,就是过继给汉昭帝为孙,这样才能代表正统传承。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就代表他是司马师之子,逢年过节要给司马师烧香烧纸。
251年,太尉王凌起兵叛乱时,司马师还带司马攸一起去平叛,“从征王凌,封长乐亭侯”,因此司马师非常喜爱司马攸,应该是将他作为传承人培养的,但为何司马师最终却没有传位司马攸?
司马师没有传位司马攸,其实还是为了司马氏家族。
司马师去世时,司马攸才十岁,尽管此时司马攸亲贤好施、文采惊人,才能和威望都超越哥哥司马炎,但毕竟年纪太小,根本掌控不了魏国复杂的局面,因此司马师才传位司马昭。说到底,司马师死的突然,如果再坚持十余年,等到司马攸能够掌控局面时,估计就不会传位司马昭,也不会有晋武帝司马炎了。
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大玩笑,司马师英年早逝,导致司马攸皇位落空,却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灾难。司马炎在位时,司马攸对匈奴人刘渊行为举止感到警觉,对司马炎直言“陛下如果不除掉刘渊,臣恐怕并州不能够长久安宁了”,可惜司马炎拒绝了。结果在304年,刘渊建汉(史称汉赵、前赵)开启了五胡乱华的惨剧,308年还攻占了西晋首都洛阳,并灭亡了西晋。
灭吴之后,司马炎健康状况恶化,而太子司马衷与各皇子都很软弱,朝中很多大臣希望由司马攸继位,但司马攸非常讨厌荀勖和冯紞等谗臣,于是在谗臣与贾充(太子妃贾南风之父)努力之下,借故以正太子名位为由要将司马攸调回封国,随后司马炎将司马攸调回齐国,第二年司马攸气恨发病,呕血而死,时年三十六岁。
明朝大儒王夫之评价一针见血,“西晋之亡,亡于齐王攸之见疑而废以死也。攸而存,杨氏不得以擅国,贾氏不得以逞奸,八王不得以生乱。故举朝争之,争晋存亡之介也。”如果司马炎传位司马攸,或许中国会避免五胡乱华的惨剧,历史将会大大不同。
可惜,时也运也命也,司马攸两次错失皇位,不仅改变了自身命运,更可能改写了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