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释兵权的时候,为何没解除赵光义的权力呢?

众所周知,“皇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想干嘛就干嘛,就如同古语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然而事实上皇帝虽然高高在上,可是有些事并不是真的如同很多人所想的一样想做就做,在秦朝至唐代时期,中国历史是皇帝和世家共治天下,这个时期皇帝是天下主宰,但是此时却又有诸多的世家大族在分享本属于皇帝的权力,这也造就了这一时期的政权的动荡。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时刻都要担心自己的位置什么时候会被手底下的人夺走,到了唐朝之后,隋炀帝和李世民相继对那些世家门阀下手,导致世家门阀元气大伤。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又出来了,这个时候的大唐过分崇尚武力,就出现了很多的武人,由于唐玄宗没有及时发现他们的野心,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虽然在这之后大唐解决了安史之乱,可是之后武人专权而导致的藩镇林立成为了大唐灭亡的导火索。

在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之后,赵匡胤意识到武人专权的危害性,这会导致国家内乱迭生,于是乎便想出了一个方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解除武人专政现象,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赵匡胤当年是从五代乱世过来的,这个时期的乱象堪比魏晋南北朝,后梁太祖朱温荒淫无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将自己儿子的老婆和大臣的老婆可以说是挨个宠幸,最后自己也死于儿子手中。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天纵奇才,以河东之地力挫后梁、契丹,而后唐版图可以说是五代最大的,然而李存勖是政治上的蠢材,在位期间宠幸怜人,导致天下统一大业再度推迟几十年;后晋太祖石敬瑭认贼作父,将幽云十六州割让辽人,导致遗祸千年。

而这些人无一不都是武人,甚至后周太祖郭威也是后汉臣子,在赵匡胤之前,也是一手炮制了“黄袍加身”,而这一幕当年的赵匡胤都是参与者。

这种种现象让赵匡胤意识到武人干政的可怕性,在虽然当年诸如石守信等高级将领帮助他黄袍加身立下了大功,可是假设他们有一天势大了难保不会出现同样的局面。

在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稳定了国内形势之后便召集当时军队的高级将领,明面上是宴请他们,实际上却是解除他们的兵权,在这次宴席,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被夺,只有少数人如曹彬、潘美等人并未剥夺兵权。

而这些人之所以能侥幸逃过一劫,原因就在于他们是那种典型的儒将,行事稳重,并非如同石守信等人一般彪悍,至少这些人赵匡胤自信自己还是压得住他们的。

在解除了诸多武将的兵权之后,赵匡胤在这之后便定下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从此开始读书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而中国封建时代武人专权的现象从这就算是彻底结束了。

在中国,一向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可是在宋朝以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皇帝的权利大部分都被分散了,而自赵匡胤之后,中国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中央集权”。

杯酒释兵权漏掉一人,导致赵匡胤痛失江山

在“杯酒释兵权”的这场宴席之中,赵匡胤解除了当时诸如石守信在内的大部分北宋武将的兵权,从根上解除了五代十国的乱象,但是赵匡胤自己也不会想到“士大夫共治天下”给北宋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宋朝的确没有亡内忧,可是宋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亡于外患的国家,南北宋都是被北方游牧民族击垮的,终宋一朝,武力一直是积贫积弱的,这不得不说是赵匡胤本人没有想到的。

在“杯酒释兵权”之中,赵匡胤也漏掉了一人,而这个人后来也夺走了他的江山,这个人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赵光义很多人以为他是一个文臣,然而事实上在陈桥兵变之中,赵光义本人也参与了“黄袍加身”,后来北宋各个战争,赵光义本人也有参与,所以赵光义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后期也逐步成为为一名武将了。

在赵匡胤顺利登机之后,由于在陈桥兵变之中赵光义的功劳也很大,于是被封了晋王,而且赵光义本人也是他的亲弟弟,所以当时赵匡胤并未把赵光义的兵权给解除,相反而是给了他很大的权力,甚至有传言说当年宋太祖立下金匮之盟答应百年后传位给赵光义,至于是否如此已经是历史悬案了。

公元976年,赵光义奉命入宫,可是就在这一天晚上,一向身体很好的赵匡胤突然离奇离世,只留下了一个烛影斧声的历史悬案,有传言是赵光义害死了赵匡胤,当时赵匡胤的长子已经25岁,而且金匮之盟也只是历史疑案并非真实存在。

然而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假借杜太后遗命顺登基。而赵匡胤的长子不久之后也离奇去世,赵光义弟弟赵廷美也是离奇死亡,当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漏掉了赵光义的兵权,可正是这个人后来夺走了他的江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