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咏絮才高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咏絮才高,意思是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说的是我国东晋时期的政治家西安有一次在冬天宴请全家,搞了一个大聚会,目的就是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文章,当时正值冬季,外边的雪越下越大,随后谢安来了兴致,就指着外面的飞雪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最后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听见侄子这样的比喻,觉得并不是特别的好,于是接着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就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见侄女这样说之后非常吃惊,于是对侄女大加的赞赏了一番。
东晋时有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名叫谢道韫,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她的父亲是安西将军谢无奕,叔父是当朝宰相谢安,后来她又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也就是后任左将军的王凝之,真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谢道韫品貌倶佳,不仅外貌出众,而且非常好学,擅长诗词,曾潜心研读《诗经》以及东汉郑玄著的《毛诗笔》。
有一年冬日,天气严寒,彤云密布,忽然朔风凜凛,瑞雪霏霏。这天,谢安兴致颇高,便在家中备下宴席,请来侄女谢道韫和侄子谢朗一同饮酒赏雪。他们叔侄三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着诗,正说在兴头上,只见朔风渐消,大雪纷飞,园中草木亭台皆被大雪覆盖,银装素裹,甚是美丽。
谢安为这罕见的美景所触动,雅兴大发,兴奋地对谢道韫和谢朗说:“今日白雪纷纷,不可无诗。我们来咏雪联句,如何?”
谢道韫兴致满满地回答说:“好啊!不如叔叔先吟咏第一句,我们再接下去。”谢安说:“那好,我先说!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也颇有文采,他听完谢安的首句,略一思忖,便接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听完,觉得谢朗接得还不错,便点了点头。
这时,谢道韫忽然想到了春季里飘飞的柳絮,便脱口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完朗声大笑,连连称赞谢道韫接的这一句实在是太妙了,真是敏慧过人,比喻形象而又生动。
谢道韫是东晋时区有名的才女,当年他把雪花比喻成柳絮,其实非常的恰当,我们知道柳絮是很白很轻的,随风一起就会漫天飞舞,可以说就像冬天下雪一样,所以说后来如果女子有才我们就会把它比喻成为咏絮之才。
《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记载: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在一个冬天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跟他的子侄们坐在一起谈论文学。谢安颇有兴致地问他们道:“你们看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侄儿谢朗回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像是在空中撒盐,大概可以这样比方吧?)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撒盐这个比方不太恰当吧,还不如说像柳絮随风飘舞哩!)谢安听了,高兴得大笑起来,对侄女谢道韫的才华赞赏不已。
基于上述故事,后世便有了“咏絮才”之说。今称女子有才,便直说“才女”。“咏絮才”亦可言为“柳絮才”。宋·苏轼《谢人见和雪夜诗》:“渔蓑(suō)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即用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