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到东吴灭亡,这中间发生了哪些事?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灭掉蜀汉后,魏国皇帝曹奂被迫加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不久又升为晋王。
这时的东吴,年仅三十岁的景帝孙休驾崩,儿子们都年纪太小,大臣们拥立了已经成年的乌程侯孙晧为帝。孙晧极其残暴,登基只有三个月就杀掉了拥立的重臣张布和濮阳兴。
曹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传位给儿子司马炎。司马炎继位晋王后,马上模仿当年曹魏代汉的旧例,逼迫魏国最后一位皇帝禅位给自己。司马炎建立晋朝,封曹奂为陈留王。这样,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变成了晋、吴南北对峙的格局。
晋朝派名将羊祜镇守荆州,准备伺机消灭吴国。但吴国此时内政虽然混乱,但边境上还有一位名将,他就是陆逊的儿子陆抗。羊祜在军事上不能占到便宜,就采取了怀柔政策,对陆抗和吴军以诚相待,陆抗也同样回报,两国边境倒是相安无事。
到了东吴凤凰三年,也军事晋泰始十年(274年)的时候,陆抗病亡,羊祜觉得时机已到,立刻上奏司马炎,请求讨伐东吴。可是晋国朝廷没有并没有出兵的打算,羊祜无可奈何,过了四年,也病逝了。
在临终的时候,羊祜向朝廷推荐了杜预。杜预任镇南大将军,来到了荆州前线,他查看了当时的形势,就上奏朝廷,请求出兵灭吴。同时,益州刺史王濬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
但晋朝的皇帝司马炎却犹豫不决,原因是朝中掌权的大臣、皇帝的亲信比如贾充之类的人都贪图安逸,不愿意出兵打仗,但又怕别人立了功劳,所以故意阻挠。好在朝中还有一些有见识的官员,在中书令张华的支持下,司马炎终于下定了决心。
晋咸宁六年(280年),晋朝派二十万大军,兵分六路,从三个方向对吴国发起了进攻。
王濬率领益州的水军,顺流而下,直取江东。早在出兵之前,王濬镇守益州,就大造船只,训练水兵,做好了准备。吴国也得到了消息,但也没有什么办法,建平太守吾彦想了个笨法子,他在长江上拉起了铁链,挂上铁锥,希望能够阻挡晋军。王濬大军到来后,先用几十个大木筏带走了铁锥,又用火烧断了铁链,顺利地通过了这道防御线。
荆州方面,杜预先打败了东吴都督孙歆,拿下了江陵,然后又杀掉了东吴的水军都督陆景,于是荆州的西部地区和交、广等地都望风而降。杜预留下来安抚新降的地区,让王濬继续东下。
王濬、王戎、胡奋合攻夏口、武昌,东吴的江夏太守投降。孙晧派丞相张悌等人领兵三万前来迎战,很快就被消灭了。王濬率领水陆八万大军,杀向建业,孙晧派出的水军将领张象也主动投降,另一路晋军在王浑的带领下也杀向了建业。孙晧向王濬和王浑分别送上了降书,王浑写信给王濬,表示要商量接受投降的事宜,但王濬没有理会,直接杀入了建业城中。
这样,东吴灭亡了,晋统一了天下,三国时代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