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她对李世民用情很深,生病后只求早死,早日与驾崩的唐太宗团聚。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出现了杜甫和礼拜天这样冠绝古今的诗人。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女诗人也非常有名,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词。
除了一些文人墨客,隋唐时期的女子也是非常有学识的,她们小的时候就会上私塾学知识,长大之后更是不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从唐太宗的后宫中便可以看出端倪。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曾经发动了宣武门之变,不仅果断地杀死了太子李建成,还把齐王李元吉斩落马下。李世民继位后年号为贞观,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外抵御强敌,内以文治天下,进而开创了大唐的“贞观之治”。
一、唐太宗徐惠妃
提到李世民的后宫,大家一定会想到武则天,唐太宗对武则天甚是宠爱,但是在武则天之前和唐太宗伉俪情深的是长孙皇后。而除了武则天和长孙皇后外,还有一个宫中嫔妃和唐太宗感情深厚,这个妃子就是徐惠妃。
徐惠出身在一个名门望族,她自己更是出了名的才女,全家人包括她的父母,弟弟,妹妹都是远近闻名的才子。徐惠四岁的时候就能熟读《论语》,八岁的时候更是能熟练写诗,从小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头脑。
小的时候随手写下的古诗就成了广为流传的名句,更是因为一首《拟小山篇》让她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女,唐太宗便是被她的才华所吸引。除此之外,徐惠有很多篇传世的作品,为后人反复诵读。
唐太宗被徐惠的才华所折服,所以把徐惠召进了宫中,封她为才人。徐惠进宫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识,而是利用宫中的便利条件,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熟读各类书籍,这也让徐惠的眼界越来越宽。
徐惠写诗的本领也有所增进,不仅才思泉涌,诗文更是栩栩如生。这样的才华让徐惠备受唐太宗的喜爱,就连徐惠的父亲也被唐太宗破格提了官职。
因为徐惠的才学,唐太宗把徐惠妃比左右一个长孙。获得唐太宗宠爱的徐惠逐渐晋升,从才人一路升到了惠妃。
二、劝谏唐太宗
李世民还是王爷的时候,长孙皇后就跟在他身边了。李世民在得天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册封皇后,因而长孙皇后的地位无人能比。李世民刚当皇上的时候政局不稳,长孙皇后帮他笼络朝臣,解决一些李世民不方便出面解决的事情,不仅母仪天下还非常贤惠。
李世民和徐惠妃虽然不想和长孙皇后那样伉俪情深,但是他们能够达到精神上的共鸣,两个人互相欣赏互相爱慕,虽然没有那么热烈的爱情,但是却是灵魂上的伴侣。
李世民在徐惠这里总能体会到,在别的地方体会不到的感觉。徐惠有一首诗特别出名,是写给唐太宗的,名字是《进太宗》。这首诗本来是记录了两个人之间的趣事,结果却在后世流传甚广。
这首诗主要是说:我在宫中做好准备等你来找我,你却不来,现在我对你不满意了,你这个时候来找我了,而我却不想见你了。唐太宗听到这首诗以后,更加觉得徐惠是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女子了。
徐惠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不仅在诗词歌赋上很有才华,对于政事也有独到的见解,有的时候能给予唐太宗很大的帮助。徐惠经常上疏进奏,帮助唐太宗梳理朝堂之事。因为徐惠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唐太宗意见,所以唐太宗也非常需要徐惠。
唐太宗想要大修土木,扩大宫殿的时候,徐惠就会出来即使制止,并且用唐太宗能够接受的方式提醒他不要过度奢靡,要以天下百姓为己任。在徐惠的帮助下,唐太宗确实少反了很多错误。
三、与唐太宗感情深厚
徐惠妃性格特别清冷,她身上的才女气质让她养成了不争不抢的性格。这样的她非常让唐太宗喜欢,也让唐太宗非常放心。徐惠妃对诗书的热情也让她和唐太宗一直都有许多共同话题可以聊。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有才华的女子,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逝世了。唐太宗是在贞观二十三年驾崩的,唐太宗的死对徐惠打击很大。徐惠一直走不出唐太宗死去的阴影,而且因为对唐太宗思念过度,导致心思淤结,不久之后就病倒了。
生病后的徐惠妃并没有努力治病,而是一心想追随唐太宗而去。她不仅不配合吃药,还希望能早点死去。就这样在唐太宗驾崩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徐惠妃就病逝了她死后被追封为贤妃。唐太宗和徐惠妃感情深厚,所以徐惠妃死后也破例将她葬进了唐太宗的皇陵中。
徐惠从小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女,她进宫多年后还能保持当初的那份纯真是最为可贵的。她在后宫中不争不抢,只想和唐太宗琴瑟和鸣,对于钩心斗角之事从不放在心上,这样一个才女那么早就离世确实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四、总结
徐惠妃是唐朝有名的贤妃,不仅才华横溢更是在政事上面给予了唐太宗很多的建议,尤其在唐太宗晚年想要东征西讨时,徐贤妃及时出面制止了他,这无疑是对百姓造福的一件事。
徐惠妃在死后和唐太宗一起葬在了皇陵,是除长孙皇后以外唯一一个有此殊荣之人,能看出唐太宗在位时期对她确实非常宠爱。
有才华的女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后宫嫔妃都在钩心斗角争宠之时,徐贤妃就像一股清流温暖了唐太宗。而且徐贤妃对唐太宗的倾慕之情非常之深,深到要随唐太宗而去。唐太宗有像长孙皇后和徐贤妃这样的妃子,也是他开创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