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千古奇案“狸猫换太子”,由于事涉皇帝身世、后宫嫔妃争斗,本就足够重磅,再加上其中彰显了包拯办案不畏权贵,因而自古以来便广为流传,并相继演化出大量戏曲、文学作品,现代影视作品同样对其多有改编。那么,历史上真的有“狸猫换太子”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真的是该案的幕后主使吗?实际上,历史上虽未发生“狸猫换太子”,但宋仁宗的身世的确极为离奇。
千古奇案“狸猫换太子”,故事可谓极度精彩
“狸猫换太子”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随着广为流传又被写进了明代小说《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镇》,至清代时则又被写入《三侠五义》之中,同时还被改编为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湘剧、潮剧等各种剧种,从而使得该故事广为流传。
虽然该故事版本众多,但其核心内容却大体相同。主要讲述的是宋真宗晚年时,宠妃刘氏和李氏先后怀孕,由于当时郭皇后已经去世,而宋真宗又在两人之间取舍不定,于是便定下了谁先生下皇子,谁便成为皇后、孩子立为太子。
为了争夺正宫之位,刘氏便与宫中纵观都堂郭槐定下了“狸猫换太子”之计,如果李氏先生下皇子,便以狸猫取而代之。后来,李氏果然先生下皇子,刘氏却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皮狸猫,并污蔑李氏生下妖孽。
将皇子换出后,刘氏便命令宫女寇珠将其勒死,但宫女寇珠心中不忍,便将其交给了宦官陈琳,陈琳又将太子装在提盒中,暗中送出皇宫,送至八贤王处抚养。而原本可以成为皇后的李妃,则被盛怒之下的宋真宗打入了冷宫。不久之后,刘氏生下皇子,遂被立为太子,刘妃则顺利成为皇后。
六年之后,刘妃之子病夭,由于宋真宗再无子嗣,于是便将皇兄八贤王之子(当年被换走的太子)接入皇宫,过继至自己膝下,并立为太子。一日,太子在冷宫中与生母李氏相见,母子心生感应,虽未相认,却感亲近。刘氏得知消息后,心惊肉跳之下便命人拷问宫女寇珠,寇珠触阶而死。
寇珠虽然以死守密,但刘皇后已经预感到事情不妙,于是便又在宋真宗面前屡进谗言,以致宋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然而,小太监余忠却甘愿替李妃殉难,太监秦凤则趁机将李妃接出皇宫,并送往陈州躲避,为确保不泄密,秦凤亦自焚而死。李妃虽然得以逃生,但由于孤苦无依,只得在陈州靠乞讨为生。
后来,包拯奉旨前往陈州审理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却无意中得知了“狸猫换太子”的真相,于是便与李妃认作母子,并将其带回开封。此时宋真宗已死,李妃之子赵祯已经做了皇帝,正是宋仁宗。包拯于是又想方设法的将李妃带入宫中,使其与宋仁宗赵祯相认,并道出往日真相。此后,包拯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狸猫换太子”真相,已是太后的刘氏得知阴谋败露,只得自尽而死。
虽说在各种版本的“狸猫换太子”之中,大多未提及刘妃的具体姓名,但结合其中提到的姓氏,以及宋真宗、宋仁宗时期的记载,刘妃显然指的就是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而她无疑就是该案的罪魁祸首。
历史上虽无“狸猫换太子”,但宋仁宗的身世的确离奇
历史上的刘娥虽然出身名门,但自幼便父母双亡,被寄养在母亲娘家,长大后被嫁给了蜀地银匠龚美,并与丈夫一起前往京师谋生。后龚美因生计艰难,便打算将刘娥卖掉,指挥使张耆便将刘娥推荐给了宋太宗第三子、时为韩王的赵恒,并在其继位之后得以入宫。
刘娥由于出身较低,入宫之后并无名分,而当时宋真宗后宫之中已经有了郭皇后和其他嫔妃,然而刘娥名分虽然不高,奈何赵恒对其是真爱,再加上刘娥又不过分争宠,因此日子倒也过的舒心。
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去世,宋真宗本打算立刘娥为后,奈何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重臣皆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坚决反对。宋真宗本想待刘娥生下皇子之后趁机立其为后,奈何刘娥的肚子实在不争气,无奈之下宋真宗便与刘娥定下了“借腹生子”的计策,而借腹的对象,便是被刘娥带回宫中,身为刘娥侍女的李氏。
不久后,李氏果然怀孕,并最终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生下皇子,宋真宗则对外声称此子为刘氏所生,取名赵受益(即宋仁宗赵祯),并趁机将刘娥晋封为德妃,而李氏则只被封为崇阳县君。赵祯虽为李氏所生,但却从未真正养育过一天,而是一直由刘娥和宋真宗的另外一位宠妃杨淑妃共同养育,刘娥也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被晋封为皇后。
宋真宗晚年身体状况极差,刘娥由此开始逐渐参与朝政,而寇准、周怀正、李迪等人对此却极为不满,并暗中策划“太子监国”事件,结果双方矛盾爆发,史称“天禧党争”。此事最终以寇准一党的失败告终,刘娥至此开始真正掌控朝政。
宋仁宗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由于宋真宗留下“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的遗诏,再加上赵祯此时不过年仅十二岁,因此刘娥得以垂帘听政。或许是为了补偿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刘娥后来晋封其为顺容,虽防止意外将其迁往真宗永定陵守陵,但也命人访其亲属,并将其弟李用和补为三班奉职。
刘娥去世之后生母案爆发,虽真相大白但也引发朝野震动
刘娥虽然垂帘听政掌控朝政,也曾有殿中丞方仲弓等劝其效仿武则天称帝,但她却最终克制住了自己的野心,当然这其中也有重臣反对的原因。不过,总体来说,刘娥在瓦解宰相丁谓的篡权之举,维护皇权稳固和朝政运转方面做出的贡献,不可被磨灭。
既然刘娥并无越轨之举,为何会遭到“狸猫换太子”之案的污蔑呢?其实这件案子并非空穴来风,而这件案子的源头,便是刘娥与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八贤王”原型)之间的矛盾。
赵元俨自幼便深受宋太宗赵光义的宠爱,史称“太宗特爱之”,而且这位赵元俨其实也曾有染指皇位的想法。在宋真宗病重之际,皇宫内的局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赵元俨于是便以探病为由住进宫中,而且似乎并无离宫的打算,要知道宋朝宫廷是严禁出阁男子留宿宫中的,赵元俨此举显然有争夺皇位之心,要知道赵光义当年就是因为及时赶到宫内,才得以顺利继位的。
虽然赵元俨最终还是退出了皇宫,宋仁宗赵祯继位之后,赵元俨因担心刘娥会对自己不利,因而以“阳狂病”为由不再轻易露面。不过,赵元俨对于刘娥,可以说是即惧又恨,只是由于刘娥执掌大权,赵元俨不敢有所表现罢了。
明道元年(1032年),李顺容病重,刘娥晋封李氏为宸妃,册封当日李宸妃逝世,享年四十六岁。次年三月,刘娥去世,对赵祯有养育之恩的杨淑妃便将“刘太后并非其生母,其生母另有他人”这个重磅消息告诉了他,而赵元俨的“病”也突然就好了,还跑去告诉宋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
宋仁宗赵祯听说后,悲痛之下数日未曾上朝,并下诏书自责,尊李宸妃为皇太后,谥号庄懿。宋仁宗又去洪福院祭告李宸妃,换棺材的时候亲自哭着看了母亲的仪容,结果发现李宸妃的尸身以水银浸泡,容貌如生、衣着华丽,并没有被人暗害的症状,于是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后,仁宗在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哭着说:“自今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了!”
不过,赵仁宗还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再加上刘娥去世后自己即将亲政,于是便趁机将宰相吕夷简、枢密使张耆、枢密副使夏竦、参知政事陈尧佐、礼部尚书晏殊等刘太后垂帘期间任命的朝廷重臣,全部贬出京城,一个也没有留下,并重新任命了一批刘太后时代不得志的官员,朝中重臣几乎全部重新洗牌。
与此同时,因宋仁宗对生母李宸妃抱有歉意,因而对李氏族人也多有照顾,这其中就有因喜好吟诗、才思敏捷而深受宋仁宗喜爱的李玮,也就是李宸妃的侄子。嘉祐二年(1057),晋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并将其许配给了李玮,而李玮之后更是官至平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师,赠开府仪同三司。